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品质(模糊匹配)
80条记录
重庆地区玉米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综合评价重庆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并筛选特异种质资源,为重庆地区玉米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优异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来自重庆不同区域的123个玉米地方品种的16个农艺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进行两年(2017—2018)田间测定,计算其Shanon-Weaver多样性指数,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玉米地方品种间的性状及其多样性指数差异,筛选出特异地方品种资源,并对重庆玉米地方品种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16个农艺性状中,除穗行数、百粒重和茎粗外,其他13个性状两年的多样性指数均≥2.00,其中单株穗干重两年的多样性指数均最高(2.10和2.11),穗行数两年的多样性指数均最低(1.30和1.29).大巴山脉和大娄山脉玉米地方品种的生育日数和主茎叶片数均显著低于武陵山区和中西部丘陵地区地方品种(P<0.05),说明大巴山脉和大娄山脉的早熟地方品种比例高于武陵山区和中西部丘陵地区.武陵山区玉米地方品种的生育日数、主茎叶片数、雄穗一级分枝数、雄穗长、株高、穗位高、上位穗上叶叶长、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均高于其他3个区域,表明武陵山区分布的玉米地方品种植株较高大、雄穗发达、营养生长旺盛.大巴山脉、武陵山区和大娄山脉玉米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除穗行数外)多样性指数为1.64~2.06,其中以1.76~2.06居多,尤其是大巴山脉玉米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大于1.90,表明3个区域玉米地方品种的多样性较高,但中西部丘陵地区玉米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多样性指数为0.68~1.55,表明该地区多样性较低.共筛选出41个特异品种,其中早熟品种16个,长穗型品种5个,大穗型品种1个,雄穗多分枝型品种19个.重庆玉米地方品种的蛋白质、油分和淀粉含量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在2.0以上;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0.49%,95.93%的品种达食用玉米标准;油分含量平均为5.18%,59.35%的品种达高油标准;淀粉含量平均为71.41%,35.78%的品种达高淀粉标准.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6个主成分因子(PC1~PC6)已包含11个农艺性状和3个品质性状,累计贡献率达76.1%,表明这些性状可作为重庆玉米地方品种鉴定与评价的主要指标.以遗传距离20为阈值,可将123份重庆玉米地方品种分为五大类群,各类群性状具有类似的特征,大部分种质的聚类结果与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Ⅰ类群可用于选育食用玉米,Ⅲ类群可用于选育青贮玉米,Ⅴ类群可用于选育饲用玉米.[结论]重庆玉米地方品种在农艺和品质性状方面差异较明显,蕴藏着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在优质、早熟和单株产量方面存在部分可供育种和生产利用的资源.

关键词: 玉米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品质 重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苯并噻重氮结合不同包装材料对金针菇贮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金针菇为原料,研究抗性材料苯并噻重氮结合不同包装材料处理对金针菇贮藏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并噻重氮(acibenzolar-S-methyl,ASM)结合不同包装材料处理能有效降低金针菇呼吸强度、抑制丙二醛的产生、减轻失重率、保留VC,并维持固有色泽;能提高金针菇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金针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同时能降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减少酶促褐变。最后,实验得到0. 75 mmol/L ASM与PE膜无孔包装结合对保持金针菇贮藏品质效果最优,为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数据参考。

关键词: 金针菇 包装材料 品质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品质及青枯病抗性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铁木砧、RS112、蒜芥茄、茄砧21号、茄砧31号为砧木,以渝茄5号为接穗,研究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品质及青枯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供试砧木与接穗亲和力均较强.RS112和蒜芥茄作砧木对嫁接植株生长有较好的促进效果,RS112作砧木能够改善果实品质.5个供试砧木均高抗青枯病,RS112和铁木砧作砧木可以推迟青枯病发病时间、显著降低病情指数、有效防控青枯病,蒜芥茄、茄砧31号和茄砧21号作砧木对青枯病则表现为高感或感病.综合评价,RS112是嫁接茄子抗病、增产、优质的优选砧木.

关键词: 茄子 砧木 嫁接 生长 品质 青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橙汁杀菌技术研究进展

南方农业 2018

摘要:近年来,橙汁消费量日益增大,橙汁产业发展前景良好。杀菌是橙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环节。简述几种主要的橙汁杀菌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传统热力杀菌、超高压杀菌、高压脉冲电场杀菌、超声波杀菌、微波杀菌和辐照杀菌对橙汁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橙汁 杀菌技术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富硒茶园茶叶硒含量、养分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富硒茶产区提供高效优质安全的施肥措施,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肥配施磷、钾肥(O1-O6),单施有机肥(O7、O8),尿素配施磷、钾肥(U1-U6),单施尿素(U7、U8)对富硒茶园茶叶硒含量、养分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施肥处理明显提高了春、夏季茶叶中有机硒的含量,且春茶有机硒含量高于夏茶,有机肥配施处理茶叶中有机硒含量高,两季茶叶均为O6处理提高最明显,含量分别为0.158 mg/kg和0.116 mg/kg,比常规施肥处理提升了62.12%和67.32%。氮、磷、钾含量总体表现为春茶>夏茶,O6处理春茶氮、磷、钾含量最高,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增加了22.34%、59.18%和17.36%。有机肥配施处理对富硒茶园春茶品质、不同施肥处理对夏茶品质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茶叶酚氨比整体表现为春茶低,夏茶高,O6处理春茶酚氨比最小,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15.60%。回归分析表明,春季磷肥施用量对春茶有机硒含量有显著影响,春、夏季氮肥施用量对夏茶有机硒含量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施肥 养分 品质 茶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工夫红茶发酵工序条件初报

中国茶叶加工 2018

摘要:通过比较不同发酵温度对红茶发酵叶象及品质的影响,以及研究发酵过程中色泽与品质的变化,探索出适宜重庆工夫红茶的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蜀永1号加工的重庆工夫红茶,发酵温度在30℃、发酵3 h条件下,发酵程度适宜,品质表现最好。发酵过程中,发酵叶色泽L、b值随着发酵的进行呈不断降低的趋势,而a值则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茶多酚、氨基酸含量不断下降,咖啡碱、可溶性糖、水浸出物含量波动,至成茶有所降低;茶黄素、茶褐素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茶红素则呈波浪型变化趋势。

关键词: 工夫红茶 发酵工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因素对绿茶酒品质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18

摘要:2016年7月,以采用烘青绿茶做原料酿制的绿茶酒为基酒进行调配,研究母液质量分数、糖添加量和酒精度三种因素作用下,绿茶酒茶多酚、总酸、茶氨酸、儿茶素和咖啡碱的含量变化。结果:随着母液添加量的增加,茶酒中茶多酚含量升高,A_3B_1C_3处理的茶多酚含量最高,为305.16 mg·kg~(-1);儿茶素含量在母液质量分数为2.0 g·L~(-1)(A_3)最高,为0.250 mg·m L~(-1);酒精度数越高,茶酒中的茶氨酸含量也越高。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降低了茶酒中的咖啡碱含量;母液添加量低、酒精度高的A_1B_2C_3处理咖啡碱含量最低,仅为0.33 mg·m L~(-1)。

关键词: 绿茶酒 品质 母液质量分数 糖添加量 酒精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变温变频理条工艺对针形茶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探索针形茶变温变频理条工艺与机制,为实现针形茶自动化理条提供依据。比较不同的变温变频理条方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针形茶变温变频理条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采用"高-高-中"方式理条的茶样感官品质得分最高(93分),香气尚鲜栗香、滋味尚鲜醇、叶底绿明亮,干茶、茶汤、叶底的-a*值分别高达0.47、5.07、3.33;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总叶绿素含量较高,分别为28.65%、2.64%、3.78%和3.68 mg/g。在固定温度与频率情况下,理条前期,水分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叶温、热容量、焓迅速升高,3 min时分别高达64.4℃、4.88 k J/(kg/℃)、173 k J/kg;中期,水分质量分数逐步减少,叶温逐渐上升,热容量保持稳定,焓迅速降低;后期,水分质量分数下降较快,叶温升高缓慢,热容量及焓降低,理条结束时焓最低,为147 k J/kg;熵变不断减少且大于零,说明理条过程不可逆,平均失水率为2.78%/min。理条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不同阶段其作用表现不同:理条前期以升温为主;中期以失水、升温为主;后期以失水为主,升温为辅。采取前期高温高频、后期适当降温降频的理条方式有利于形成针形茶色绿、鲜醇的品质

关键词: 针形茶 变温变频 理条工艺 品质 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大五星枇杷果实营养品质分析

南方农业 2018

摘要:以重庆大五星枇杷为研究对象,与外调大五星枇杷对比,分析枇杷鲜果的营养成分及品质特性。结果表明,重庆地产大五星枇杷外形优,香气足,钙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但其糖酸比仅为8.76,与外调枇杷的48.91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口感偏酸,在今后的大五星枇杷引种栽培中应注意降低酸含量,增强重庆地产枇杷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大五星枇杷 营养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碱洗茶鲜叶对绿茶加工品质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17

摘要:试验比较了3个碱洗浓度洗茶鲜叶后对茶叶内含成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洗浓度的增加,鲜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均呈增加的趋势,氨基酸、水浸出物分别呈先降后增、先增后降的趋势;成茶中,氨基酸含量呈增加,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呈减少,茶多酚、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呈先增后降、先降后增的趋势。色泽上,碱洗处理对鲜叶叶绿素a、b含量有所影响,但对鲜叶总叶绿素含量影响不显著,对成茶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有所影响。感官品质上,碱洗鲜叶后对各审评因子的影响有所趋势,其中,碱洗浓度变化对干茶色泽影响不大,对茶叶滋味中涩味有所减缓,但香气中栗香逐渐减弱,叶底逐渐由绿变黄,综合得分对照最高。

关键词: 茶鲜叶 碱洗 绿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