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品质(模糊匹配)
80条记录
采收期对青贮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青贮玉米品种渝青玉3号为研究对象,分5个采收期研究了不同采收期对青贮玉米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期对青贮玉米品质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影响。随着采收期推迟,干重一直增加,鲜重不断降低,秸秆中ADF和NDF含量不断增加,粗蛋白含量和IVODM不断降低,粗脂肪含量先升高后下降,籽粒中粗蛋白和赖氨酸含量呈下降趋势,粗淀粉含量呈上升趋势,粗脂肪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研究显示,授粉后27~34 d是最佳采收时期。

关键词: 青贮玉米 采收期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肥效应模型对山银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适宜山银花高产优质种植中的氮磷钾最佳施肥效应模型,本文以山银花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设计的氮磷钾3因子施肥试验,对试验材料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建立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模型与山银花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施肥措施中N2P2K2处理的产量和品质最佳,不施或者少施肥均导致产量和品质不同程度下降。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磷钾肥的提高,药用有效成分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相互作用都存在一个值域,低于这个值域时氮、磷肥,氮、钾肥间都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高于这个值域时则都表现为拮抗作用。模型优化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山银花产量和花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含量及累积量等因素,山银花大田试验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26.78~35.42 g/株,磷肥施用量为16.46~24.37 g/株,钾肥用施量为32.57~46.62 g/株。

关键词: 山银花 施肥效应模型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技术在针形绿名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杀青和干燥是针形绿名茶加工中的关键工序,将微波技术应用于茶叶杀青和干燥有利于提高其品质。为了提高针形绿名茶品质,本文对比研究了微波杀青、滚筒杀青、汽-热组合杀青和汽-热-微波组合等4种杀青方式、微波干燥和传统烘干等2种干燥方式、以及微波和常规2种加工工艺对针形绿名茶品质(感官品质和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杀青方式来看,以汽-热-微波组合杀青效果最好,微波杀青比其它3种杀青方式更有利于提高针形绿名茶外形色泽和叶底,会有损于其香气和滋味,但微波与汽-热组合后杀青能提升针形绿名茶的感官品质;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C和叶绿素等主要内含成份保留量以微波杀青针形绿名茶为最高。从干燥方式来看,微波干燥比常规干燥更有利于改善针形绿名茶外形色泽、汤色和叶底,但有损于其香气和滋味,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维C和水浸出物等主要内含成分含量均以微波干燥针形绿名茶为最高。从加工工艺来看,采用微波加工工艺更有利于改善针形绿名外形色泽、滋味和叶底,但有损于其香气和汤色;微波加工工艺针形绿名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总量、碳水化合物和水浸出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常规加工工艺针形绿名茶。因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微波技术加工针形绿名茶能明显提高其商品价值和饮用品质

关键词: 微波技术 针形绿名茶 杀青方式 干燥方式 加工工艺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硒处理对糯玉米籽粒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喷施和拌种等方式对糯玉米进行硒处理,通过籽粒中硒含量及其营养物质含量、蒸煮品质、穗部性状、产量等分析,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方式硒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糯玉米籽粒的硒含量;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均有增加趋势;各处理间的穗部性状和蒸煮品质没有较大差异,田间产量随硒处理浓度增加而略有增加。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硒处理不会影响糯玉米的品质,还具有一定的增产效应。

关键词: 糯玉米 品质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对两个夏橙品种贮藏保鲜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测定一定时期内夏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被不同试剂处理后的贮藏保鲜效果,以奥林达和蜜奈果实为材料,对经不同处理后入库(8℃)贮藏的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贮藏31 d后,用果蜡处理能够提高贮藏后夏橙果实的亮度,减少果实失水,改善果实风味,其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药剂处理。其中奥林达以20 g/L邻苯酚钠(SOPP)和50 mg/L 2,4-D浸果5 min,用真绿色柑橘保鲜剂600倍稀释液浸果1 min,然后手工涂WATER WAX处理效果最佳;蜜奈以20 g/L SOPP和50 mg/L 2,4-D浸果5 min,用真绿色柑橘保鲜剂600倍稀释液浸果1 min,然后手工涂FMC890处理效果最佳。

关键词: 夏橙[Citrus sinensis(L.)Osbeck] 贮藏 保鲜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套袋处理对尤力克柠檬果实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8种纸袋对尤力克柠檬进行套袋处理,以不套袋为对照,研究了不同纸袋类型对柠檬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可提高果实亮度,改善外观品质,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因不同类型果袋影响不一。选用外黄内黑纸袋进行套袋的柠檬亮度、黄色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大于对照,差异显著;但总酸含量低于对照。

关键词: 柠檬 套袋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营养水平对福鼎大白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6种氮营养水平对福鼎大白茶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营养水平能有效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其中茶叶产量增产幅度为5%~18.81%,年施纯氮肥225 kg/hm2处理下茶鲜叶产量最高,发芽密度及百芽重较对照有明显提高;氨基酸增幅为4.40%~6.33%;茶多酚含量降低,平均降幅为1.60%;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茶新梢酚氨比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年施纯氮肥225 kg/hm2处理下酚氨比值最低,仅为8.81。

关键词: 氮素营养水平 福鼎大白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尤力克和菲诺47柠檬果实生长及品质变化动态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2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尤力克和菲诺47两个柠檬品种的果实生长及品质发育动态,为科学评价两个品种的果实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目前我国主栽柠檬品种尤力克和国外引进良种菲诺47为试材,研究两个柠檬品种果实生长动态、果实总糖、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柠檬酸含量及柠檬酸合成酶(CS)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两个品种的果实纵、横径增长量均表现为先快速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品种间无明显差异;两个品种的果实品质指标变化动态基本一致,除维生素C含量无明显差异外,菲诺47的可滴定酸、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果实发育后期至成熟期均高于尤力克;两种柠檬酸代谢关键酶CS和PEPC与两个品种的柠橡酸含量变化有较强的正相关性,当柠檬酸含量达到最大值时,两种酶的活性也最大。【结论】菲诺47的果实综合品质优于尤力克,是柠檬换代候选优良品种。

关键词: 柠檬 果实 生长 品质 变化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海拔高度间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差异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双11号、中油821和油研10号3个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品种为材料,比较分析同一地区不同海拔条件对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因素、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株高、分枝高度、一级分枝、二级分枝、主序无效果数、籽粒蛋白质含量减小;主序无效果率、千粒重、籽粒含油量逐渐增加;有效角果数、果粒数、产量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品质指标的变异分析表明,芥酸和硫甙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 海拔 甘蓝型油菜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密度与施肥水平对渝麦1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重庆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管理措施,以渝麦1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施肥量效应表现显著差异,并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和施肥效应。4个播期中,早播(10月29日播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播期;密度以180万.hm-2的产量最高;施肥量以基施40%复合肥450kg.hm-2+追施纯N 6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与施肥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适当追肥可提高蛋白质含量。渝麦12号在11月7日播种、播种密度135万.hm-2、基施40%复合肥(含N 20%、P2O512%、K2O 8%)450kg.hm-2+追施30kg.hm-2纯氮的处理条件下蛋白质含量最高。

关键词: 小麦 渝麦12号 播期 密度 施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