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15条记录
扇形试验设计在检测农作物种植密度的应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检验扇形试验设计用于检测农作物种植密度的可行性,确定蚕豆新品种‘通蚕鲜8号’在重庆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应用扇形试验设计方法,经2年重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扇形试验设计检验蚕豆种植密度是可行的。‘通蚕鲜8号’在重庆最佳种植密度范围在86805~106110株/hm2内,其中种植密度为93615株/hm2时产量达最高水平。

关键词: 扇形 试验设计 农作物 密度 蚕豆

大中型水利工程影响下区域耕地社会稳定价值变化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重庆南川金佛山水利工程、渝北观音洞水利工程、长寿龙门桥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数据,采用替代法、影子价格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大中型水利工程建成后区域耕地社会稳定价值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以农业灌溉为主要供水功能的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社会稳定价值发生增加,南川区和渝北区分别增加26 203万、4 306万元;以城市及工业供水为主要功能的水利工程所在区域社会稳定价值减少,长寿区耕地社会稳定价值减少322万元.新增灌溉农地面积越大,灌溉效益越高,区域耕地社会稳定价值增加越多.耕地社会稳定价值作为耕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工程项目社会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进行社会评价,进而促进水利工程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关键词: 水利工程 耕地 社会稳定价值 替代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新梢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茶新梢为对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新梢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茶新梢初始荧光值(Fo)、最大荧光值(Fm)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而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电子传递速率(ETR)日均值低于对照。随着生境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强,光抑制加剧,非光化学能量耗散增加,Fo呈现下降趋势,Fm、Fv/Fm、qN呈现先降低,在中午12:00-14:00达到最低值,后持续上升的趋势,证明不是光合机构的破坏,而是防御过剩光能伤害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关键词: 茶新梢 植物生长调节剂 荧光参数 日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硒处理对糯玉米籽粒硒含量及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喷施和拌种等方式对糯玉米进行硒处理,通过籽粒中硒含量及其营养物质含量、蒸煮品质、穗部性状、产量等分析,表明不同浓度、不同方式硒处理均可显著提高糯玉米籽粒的硒含量;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可溶性糖均有增加趋势;各处理间的穗部性状和蒸煮品质没有较大差异,田间产量随硒处理浓度增加而略有增加。结果说明一定浓度的硒处理不会影响糯玉米的品质,还具有一定的增产效应。

关键词: 糯玉米 品质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象与谷蠹的产卵及其幼虫期发育竞争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30℃、相对湿度75%条件下研究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与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的产卵及其幼虫期发育竞争情况,并对产卵竞争下子代种群动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饲养条件下玉米象的产卵及其幼虫期发育竞争显著,而混合饲养下谷蠹的产卵及其幼虫期发育竞争不显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象混合饲养子代最大种群数量显著小于单独饲养,而谷蠹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产卵竞争 发育竞争 玉米象 谷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的茶尺蠖地理种群增长差异性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来源于6个省份的茶尺蠖种群发育和繁殖情况,研究不同茶尺蠖地理种群增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的卵和幼虫发育历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成虫寿命和产卵量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蛹的发育历期和幼虫存活率差异不明显.种群增长指数显示,在各种群中,以武汉种群增长指数最大,繁殖一代后种群数量约增加123倍,信阳和长沙种群增长指数最小约为80,而杭州、南昌、福州种群增长指数居中,介于80~123之间.

关键词: 茶尺蠖 地理种群 发育 繁殖 生命表 种群增长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BnADC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nADC。BnADC全长为2 649bp,包含344bp的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226bp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和2 079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75.1kD的蛋白质。5'-UTR中含有12bp的uORF(Upstream open readingframe),编码MIRE 4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比对表明,BnADC蛋白与其他植物ADC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与芥菜的同源性高达9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BnADC与芥菜、拟南芥的ADC亲缘关系较近。在获得全长cDNA的基础上,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T30a(+)-BnADC,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菌株BL21(DE3),SDS-PAGE检测到一个约81.1kD的融合蛋白被E.coil表达,且融合蛋白主要存在于菌体沉淀中。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精氨酸脱羧酶基因 同源克隆 RACE 原核表达

重庆市梁平县水稻氮、磷、钾肥料施用效应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重庆市梁平县24个乡镇,36个试验点进行了水稻"3414"施肥试验,研究分析了梁平县水稻的氮磷钾施肥技术,建立数字回归方程,寻找水稻的最佳施肥模式,为实现梁平县水稻生产的高产高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低肥力土壤上N、P、K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顺序为N>K>P,在中、高肥力的土壤上表现为N>P>K;NP、NK、PK对水稻产量的交互效应均表现为正交互效应;在试验区低肥力土壤中,试验区水稻的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4~0.6∶0.4~0.6;在中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6∶0.6;在高肥力土壤中,其最佳施肥配比为N∶P2O5∶K2O=1∶0~0.6∶0~0.6。

关键词: 水稻 肥料效应 最佳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患子组培过程中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的培养基配方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大量元素和植物激素对无患子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的影响并优化培养基组成,试验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大量元素、BA和NAA对无患子茎段培养的影响,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A在无患子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中起主要作用,其次为MS大量元素,NAA无明显作用。全量MS和2.0 mg·L-1的BA最适于无患子茎段上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再分化以及芽苗的增殖和伸长;MS大量元素含量降低、BA和NAA浓度增加均不利于无患子离体培养物的生长,这在愈伤组织的再分化上表现尤为显著。无患子茎段培养的最适培养基是MS+BA 2.0 mg·L-1+NAA 0.01 mg·L-1,本试验中MS+BA 2.0 mg·L-1+NAA 0.05 mg·L-1即2号培养基为最佳组合。

关键词: 无患子 大量元素 激素 愈伤组织 增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查尔酮合酶蛋白表达技术、结构、活性和进化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查尔酮合酶(CHS)是类黄酮途径的首步关键酶,参与合成所有类黄酮和异黄酮物质,参与决定多种植物重要性状。NCBI已有2917条CHS序列登录和释放。单个物种基因组中的CHS普遍由基因家族编码,通过基因加倍而产生。CHS蛋白的表达技术目前均是基于大肠杆菌的原核表达,多采用Novagen公司的pET载体系统,最通行参数为37℃条件下1 mmol/L IPTG诱导3h,表达蛋白普遍采用His-Tag进行亲和纯化,采用质谱或免疫分析技术进行身份检测,通过对生化反应底物和产物的HPLC检测可以精确分析酶活。苜蓿等植物的CHS蛋白已完成X射线晶体衍射研究,获得了三维结构和活性位点构象的初步解析,并与植物Ⅲ型PKS超家族中的其它酶类进行了比较。CHS蛋白的催化活性中心含有一个Cys-His-Asn三联体,另外CoA结合通道和内部的起始/延伸/环化腔关系到CHS蛋白的底物特异性及聚酮化合物链延伸的长度。植物Ⅲ型PKS超家族中,其它酶的结构骨架和催化方式与CHS相似,但活性位点残基的变化可能会造成活性中心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底物特异性、催化能力和产物种类的显著变化,是蛋白水平进化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查尔酮合酶(CHS) 植物Ⅲ型PKS超家族 原核表达 结构 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