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晓庆 1 ; 盛忠雷 1 ; 彭萍 1 ; 郭萧 1 ; 胡翔 1 ; 林强 1 ;
作者机构: 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尺蠖;地理种群;发育;繁殖;生命表;种群增长指数
期刊名称: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0-5471
年卷期: 2013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68-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来源于6个省份的茶尺蠖种群发育和繁殖情况,研究不同茶尺蠖地理种群增长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的卵和幼虫发育历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成虫寿命和产卵量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蛹的发育历期和幼虫存活率差异不明显.种群增长指数显示,在各种群中,以武汉种群增长指数最大,繁殖一代后种群数量约增加123倍,信阳和长沙种群增长指数最小约为80,而杭州、南昌、福州种群增长指数居中,介于80~123之间.
- 相关文献
[1]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适合度差异研究. 王晓庆,盛忠雷,彭萍,郭萧,胡翔,林强. 2013
[2]食物对四个茶尺蠖地理种群发育和生殖的影响. 林强,郑吉澍,李平,高冬梅,郭萧,韩霜. 2015
[3]冷驯化对茶尺蠖抗寒性生理指标的影响. 段小凤,王晓庆,李品武,田景涛,彭萍,陈世春. 2015
[4]茶尺蠖对不同品系EoNPV敏感性的地理差异研究. 王晓庆,彭萍,胡翔,段小凤,林强. 2013
[5]EoNPV不同品系的致病力及增效作用的研究. 王晓庆,冉烈,彭萍,胡翔. 2015
[6]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对茶尺蠖发育适合度的影响. 郭萧,王晓庆,彭萍,林强,胡翔,盛忠雷,邬秀红. 2012
[7]20%氯虫苯甲酰胺防治茶尺蠖药效试验. 彭萍,王晓庆,邓敏,黄尚俊,邬秀红,侯渝嘉. 2010
[8]基于COI基因解析我国茶网蝽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陈世春,江宏燕,廖姝然,陈亭旭,王晓庆. 2023
[9]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11个假眼小绿叶蝉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 陈世春,王晓庆,彭萍,胡翔,段小凤,林强. 2015
[10]一种值得推荐的园林绿化树种——棱角山矾. 秦海英,李英. 2007
[11]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Q 2 A海南再生稻繁殖技术初探. 杨勋毅,王楚桃,李贤勇,刘希忠. 2008
[12]霍山石斛快繁技术筛选研究. 唐永群,蒋晓英,王静,李经勇. 2009
[13]试论甘改州核桃良种化问题. 甘霖,吴正琴. 1999
[14]老鹰茶生产加工技术简介. 陈善敏,杨娟,袁林颖,王杰,邬秀宏. 2024
[15]不同粒径聚乙烯微塑料对赤子爱胜蚓的代谢毒性. 杨晓霞,张雪梅,舒晓,谢蔓莉,孟霞,张伟,杨俊英,龚久平,李必全.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曙厉蝽和益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江宏燕;陈世春;廖姝然;陈亭旭;王晓庆
关键词:曙厉蝽;益蝽;线粒体基因组;益蝽亚科;系统发育
-
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对小地老虎的捕食行为
作者:高冬梅;皇甫佳一;郭萧
关键词:蚂蚁;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致死率;捕食行为序列;天敌昆虫
-
几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比较
作者:江宏燕;陈世春;陈亭旭;廖姝然;王晓庆
关键词:茶园;茶小绿叶蝉;双丙环虫酯;田间药效
-
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迁飞扩散行为
作者:高冬梅;皇甫佳一;郭萧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迁飞;HYSPLIT模型;分布型;茶树
-
沼液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驱杀活性及对围食膜的影响
作者:皇甫佳一;况觅;李平;高冬梅;彭翎凌;郭萧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沼液;铵态氮;驱杀作用;围食膜
-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
作者:皇甫佳一;李平;高冬梅;郭萧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效应;非靶标毒性;捕食能力;搜寻能力
-
云南乌蒙山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作者:付毫;黄钊;徐正会;吴兴平;郭萧;陈龙官;张新民
关键词:蚂蚁;乌蒙山自然保护区;动物地理;分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