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26条记录
经济管理类专业优质实验课程内涵与标准构建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建设优质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是提升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的质量的突破口,立足经济管理专业学科特征和市场对经济管理人才的要求,探索优质实验课程标准、构建科学的实验课程体系,对提升目前的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优质经济管理专业实验课程需要在效果、效益以及效率等3个层面体现优质的性质,结合该标准,设计出具体的一级、二级评价指标,对实验课程进行评价和自查,按照"八步循环法"循序渐进推进优质经济管理实验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 优质实验课程 经济管理专业 标准 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干燥方法对茶树菇干制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干制茶树菇是延长其保质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适宜的干燥方法是提高其干制品质的重要保障。本试验以市售干制茶树菇为对照,应用热风干燥(60℃)、真空干燥(70℃)和远红外干燥(70℃)等3种方法干制茶树菇,研究这3种干燥方法对茶树菇复水比、外观品质和游离氨基酸等干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干燥方法对茶树菇干制样品的复水比、外观品质、色泽和游离氨基酸等干制品质影响较大。其中,茶树菇干制样品复水比(Rf)大小依次来源于远红外干燥(70℃)、热风干燥(60℃)、对照1#、对照2#和真空干燥(70℃);干制样品及其复水后的外观品质优劣依次来源于远红外干燥(70℃)、热风干燥(60℃)、真空干燥(70℃)、对照1#和对照2#;远红外干燥(70℃)、热风干燥(60℃)干制样品色泽明显优于真空干燥(70℃)、对照1#和对照2#,不同干燥方法所得茶树菇干制样品之间的色差、亮度和黄色差异极显著,红色差异显著;干制样品中的17种游离氨基酸总量(AA)、7种必需氨基酸总量、EAA/AA比值、呈鲜味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总量大小依次来源于真空干燥(70℃)、热风干燥(60℃)、远红外干燥(70℃)、对照1#和对照2#。因此,以上3种干燥方法对茶树菇样品的复水比、外观品质、色泽和游离氨基酸等干制品质的影响差异明显,可为茶树菇干制食品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茶树菇 干燥方法 干制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测算与提升

农机化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在构思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测算方法及测算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生态价值的基础上,解析地块尺度耕地生态价值特征,识别耕地生态价值影响机理,构建促进耕地生态价值提升的综合措施体系。结果表明:耕地地块的复种指数、生物产量越高,其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能力越强;3个村水田、旱地地块生态价值均受到耕地质量指数和复种指数两个因子的显著正影响作用,具有价值提升空间。耕地生态价值提升应从加强土地整治工程的规划与实施、合理调整农户的耕作制度行为和物质投入行为、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和大力推行生态农业4个方面综合践行。

关键词: 耕地资源 生态价值 价值提升 地块尺度 丘陵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肥效应模型对山银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适宜山银花高产优质种植中的氮磷钾最佳施肥效应模型,本文以山银花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设计的氮磷钾3因子施肥试验,对试验材料的产量和品质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建立了氮磷钾肥配施效应模型与山银花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在不同施肥措施中N2P2K2处理的产量和品质最佳,不施或者少施肥均导致产量和品质不同程度下降。单因子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施氮磷钾肥的提高,药用有效成分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双因素交互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相互作用都存在一个值域,低于这个值域时氮、磷肥,氮、钾肥间都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高于这个值域时则都表现为拮抗作用。模型优化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山银花产量和花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含量及累积量等因素,山银花大田试验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26.78~35.42 g/株,磷肥施用量为16.46~24.37 g/株,钾肥用施量为32.57~46.62 g/株。

关键词: 山银花 施肥效应模型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渝香203在重庆低海拔高产栽培的适宜田间配置方式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优质水稻新品种渝香203在重庆低海拔高产栽培的适宜田间配置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田间配置方式对水稻茎蘖消长、干物质生产与分配、中后期叶面积指数及剑叶SPAD值、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扩行稀植的方法不仅有利于茎蘖的发生和有效茎蘖数的提高,还有利于增加水稻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高产水稻群体齐穗期的地上部干质量为成熟期穗干质量的1.5倍左右,齐穗期主茎5片叶表现为"2>3≥1≥4>5"的叶长排序。推荐的田间配置方式为26.6 cm×33.3 cm或23.3cm×33.3 cm,种植密度为7500~8570穴/666.7 m2,每穴栽插2粒谷苗。

关键词: 重庆低海拔地区 水稻 渝香203 田间配置方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市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畜牧业已经成为全球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通过开展重庆市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及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畜牧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受畜牧养殖量影响;牛是重庆市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中的关键排放源,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贡献最大,其次是猪;农户散养反刍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量比规模化饲养的排放量高。通过提高畜牧业养殖规模化率、减少反刍动物肠道发酵甲烷排放、合理利用畜禽粪便以及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吸收等方法可有效减少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排放 畜牧业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质杂种优势群划分及主要性状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类群测验种、自育自交系及美国种质共24份,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供试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并对主要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用UPGMA方法,以产量特殊配合力为距离,把17个自交系分为6类,分类结果与自交系的亲缘关系基本一致,群间特殊配合力大于群内特殊配合力。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穗长、穗粗、结实长、结实性、行粒数、粒深、单穗轴重、单穗重、千粒重和出籽率共10个性状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位高和单穗轴粗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单穗粒重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单穗重>结实性>出籽率>穗长>粒深>千粒重>行粒数>穗粗>单穗轴重。其中,单穗重、结实性、出籽率、穗长和粒深对单穗粒重的直接作用为正向效应,千粒重、行粒数、穗粗和单穗轴重对单穗粒重的直接作用为负向效应。

关键词: 玉米种质 杂种优势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缓释肥在渝单8号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根据缓释肥释放养分的特点,结合玉米精简栽培技术,探索重庆地区市面上不同种类的缓释肥与玉米产量及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缓释肥处理增产效果都好于常规施肥,增产幅度为7.62%~15.67%,效果最好的为沃夫特(6 763.5 kg/hm2),比常规施肥增产15.67%,汉枫虽然产量也高,但属于纯氮型缓释肥,生产中需要研究添加合理的磷、钾配比。结合单位面积生产边际效益来看,施用缓释肥是理想选择。

关键词: 春玉米 渝单8号 缓释肥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3个区县W.默科特果实品质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源于重庆3个区县(江津、长寿、开县)不同果园W.默科特果实品质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固酸比、亮度、色泽颜色),初步评价了3个不同区县W.默科特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开县地区样地果园W.默科特果实转色期和成熟期明显早于江津地区和长寿地区,并且果实品质明显优于长寿地区和江津地区的样地果园。

关键词: 3个区县 W.默科特果实 品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培养料中重金属元素对平菇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平菇为试验材料,通过在培养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Cu、Pb、Cd、As、Hg元素,研究5种重金属元素对平菇长势和产量的影响,不同潮次平菇重金属累积规律及其对平菇质量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元素对平菇的长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As5除外),但同时严重影响平菇的质量安全;平菇出菇后培养料中Cu、Pb、As含量大于出菇前培养料中的含量,Cd、Hg含量小于等于出菇前的含量;第一、二、三潮菇Cu、Pb、Cd、As、Hg含量均随培养料中添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平菇对5种重金属的富集强弱为:Pb

关键词: 平菇 重金属 产量 质量 生物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