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26条记录
绿豆淀粉性质和糊化特性研究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收集2011年国内绿豆主产区20个绿豆样品,分析其淀粉性质和糊化特性组成差异,探讨淀粉性质与糊化特性相关性。结果表明,绿豆淀粉性质中,慢速消化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的品种差异最大(31.68%和38.13%),总淀粉含量的品种差异最小(7.29%)。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幅分别为37.48%~47.63%和10.41%~15.84%。绿豆糊化特性中,糊化温度变异系数最小(2.28%),破损值的品种差异最大(55.89%)。河南安绿09-2和北京中绿5号具有较好的加工适宜性。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与部分糊化特征指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抗性淀粉含量与黏度特征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绿豆 淀粉性质 糊化特性 品种 相关性

4种甘蓝根肿病分级标准的应用评价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肿病是甘蓝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但目前国内对其危害程度仍没有统一分级标准。本文依据室内接种试验和田间调查自拟了一个分级标准,并参考国内常用的陶伟林、司军、王恩彦提出的3种分级标准。应用这4种分级标准分别对田间随机抽取的150株甘蓝进行分级,调查分析了4种分级方法的病情指数差异,比较分析了4种分级标准不同级数与地上部分鲜重、结球鲜重之间相关系数大小差异,计算了4个标准中最高级数未结球株数占未结球总株数的比率。结果表明,作者自拟分级标准所获得病情指数大小居中,能较好地评估病害发生情况。地上部鲜重和结球鲜重与作者自拟标准级数相关性均为最大,表明作者自拟标准在4种分级标准中最为合理,应用结球鲜重大小变化来反应病害严重度更为科学。作者自拟标准的未结球情况集中发生在分级级数9级,所占未结球比率最大,比其它3种方法更能反映出生产实际状况。综上所述,作者自拟标准总体上优于其它3种方法,具有较高参考应用价值。

关键词: 甘蓝 根肿病 分级标准 应用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压管道输水波涌多孔灌溉软管设计与模拟

农机化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目前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灌溉区域的经济状况、管理运行情况和水资源供应等条件,给出了低压管道输水波涌多孔软管灌溉系统的设计,并应用软件建立该系统的多孔软管模型,在模拟条件下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灌溉系统配水均匀性方面,该多孔软管能够较好的满足要求。

关键词: 低压管道输水 波涌灌溉 多孔软管 数值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峡库区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模式

湖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三峡库区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利用现状的调研,总结了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利用方式,分析了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危害。提出了适合三峡库区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状况的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以解决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有效缓解三峡库区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场 粪污 资源化利用模式 三峡库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利用效率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基于地块尺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丘陵山区耕地地块利用效率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田、旱地地块的平均综合技术效率水平均低于0.8,耕地利用效率整体不高,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复种指数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较高,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块其效率水平相对较高;耕地地块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低主要是由纯技术效率低决定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的关键在于提高纯技术效率;劳动力、资本、耕地投入方面存在冗余,需加快调整农业人力资源配置、农业投入结构和土地资源配置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 耕地资源 数据包络分析(DEA) 利用效率 地块尺度 丘陵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抗虫玉米研究及应用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Bt是转基因抗虫玉米育种应用的主要外源基因,包含编码杀虫晶体蛋白(ICPs)的Cry类和Cyt类基因,以及编码营养期杀虫蛋白(Vip)的vip类基因。迄今已有40余种转Bt基因玉米事件被26个国家批准进入商业化种植或饲料食品加工。目前,Bt基因研发仍在进行,并逐步向分离克隆和改造新基因以及构建高效表达载体方向发展。转Bt基因育种工程逐渐扩大靶标昆虫抗性范围,并向复合性状抗虫玉米发展。转化技术亦向高效化和安全化发展。综述了Bt基因作用机理、转Bt基因玉米研发及应用,拟为我国转Bt基因抗虫玉米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Bt基因 玉米螟 转化体 商业化应用

三峡库区水稻高温热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温热害是三峡库区水稻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从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生物学角度出发,筛选影响气象的主要因子(日最高气温、日平均气温、空气相对湿度等),建立水稻高温热害累积危害指数,结合天气预报,在动态监测水稻高温热害危害的同时,发布水稻的高温热害累积危害指数预警,对水稻防御高温热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水稻 高温热害 预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地区水稻高产栽培的适宜田间配置方式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重庆地区水稻高产栽培的适宜田间配置方式,以渝香203和Ⅱ优838为材料研究了田间配置方式对水稻茎蘖消长、干物质生产、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扩行稀植的方法不仅有利于茎蘖的发生和有效茎蘖数的提高,还有利于增加水稻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对于高产水稻群体,齐穗期的地上部干质量为成熟期穗干质量的1.5倍左右,齐穗期主茎5片叶表现为"2>3≥1≥4>5"的叶长排序。推荐的田间配置方式为26.6 cm×33.3 cm或23.3 cm×33.3 cm,种植密度为7500~8570穴/666.7 m2,每穴栽插2苗。

关键词: 重庆地区 水稻 田间配置方式 干物质生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重庆种业发展的思考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种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与评价,就种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根据国家种业发展趋势,从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营销措施方面提出了加快种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种业 现状 发展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激素配比对‘渝茶1号’继代增殖生长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渝茶1号继代培养苗为试验材料,采用MS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配比的6-BA、NAA、IBA、GA3,观察其对继代苗增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6-BA/NAA浓度比值在7.5~15之间时,苗生长势较好,NAA浓度处于0.1~0.5 mg/L。GA3的添加对增殖和生长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且隔代使用效果较好。总体来说,MS+1.5 mg/L 6-BA+0.1 mg/L NAA+0.2 mg/L GA3(隔代)处理的继代苗生长势最好,增殖系数达到3.56,叶深绿、茎粗、节间较长、愈伤较少。

关键词: 植物激素 渝茶1号 继代 增殖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