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15条记录
光照强度对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育性的影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具有低温不育、高温可育特性的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C412S和C404S为材料,以其回交转育亲本、育性正常的C412和C404为对照,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了光照强度对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日温8℃/夜温6℃),C412S和C404S在不同光照强度(160μmol/m2.s和300μmol/m.2s)下自交结实率都为0,表现为完全不育。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日温18℃/夜温14℃),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到开花期的光照处理,C412S在160μmol/m.2s弱光照下的自交结实率仅为5.4%,表现为高不育,在300μmol/m2.s较强光照下的自交结实率高达65.0%,表现为高度可育;而另一不育系C404S在2种光照强度下的自交结实率分别为69.9%和73.2%,都达到了高度可育水平。表明光照强度对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的雄性育性表达具有重要影响,但不同材料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程度有所差异。

关键词: 小麦 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性 光照强度 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对连作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棉区普遍实行秸秆还田,棉田土壤酶活性受到连作障碍的负面效应与长期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正面效应的双重影响;通过定点微区实验,对比秸秆还田和未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研究连作条件下秸秆还田与否对棉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实行秸秆还田后,土壤脲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先降后升,连作不超过10 a,土壤脲酶活性呈现下降趋势,超过10 a逐渐上升;实行秸秆还田后蔗糖酶活性在R5和R10处理较R1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降幅分别为48.4%和44.8%,连作10 a后蔗糖酶活性增强,土壤状况趋于好转;过氧化氢酶活性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短期连作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低,过氧化氢分解受阻,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连作年限超过10 a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解毒能力较强,加快分解过氧化氢,有利于减轻过氧化氢的毒害作用;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持续上升,其中R5、R10、R15和R20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比R1增加了4.8%、7.9%、19%和29.6%。

关键词: 棉花连作 秸秆还田 土壤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砾石对土壤水分入渗(扩散)的影响研究

土壤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砾石(>2 mm的碎石)广泛存在于世界的部分土壤中。近几年来,随着山地土壤的开发与利用,砾石对土壤物理和侵蚀过程的影响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不同砾石具有不同持水性,砾石含量、大小和形状以及存在位置对土壤入渗有不同影响。

关键词: 砾石 土壤水 垂直入渗 水平扩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DH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利用西南核心材料及其以它们组建基础材料诱导选育出的DH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玉米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参数和GCA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6个性状的基因效应中主要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较小;单株产量GCA与行粒数、穗长、结实长和穗粗4个性状的GC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行数相关不显著,本试验材料中DH系09Y1035、10Y1026、09Y1027、10Y1028和10Y1031、09Y1032、09Y1016、09Y1019、09Y1029、09Y1018共10个自交系GCA综合性状较优,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通径分析表明:行粒数、穗长、穗粗GCA对单株产量GCA有较大的直接作用,是影响单株产量GCA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玉米 DH系 配合力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理过程模糊神经推理的虚拟植物

重庆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生理过程推理系统的植物生长模型。该模型基于机器学习理论,从测量的数据中自动学习拟合植物器官生长函数,提取植物生长规律。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源库器官根据其生长函数响应虚拟环境,并进行生产、分配、利用同化物。同时器官功能部分的变化反馈到结构部分,对表示植物结构信息的L文法字符串进行修改。当生长环境变化时,模型自动调整生长函数的参数和L文法,在环境中进行优化选择,最终形成适应当前虚拟环境的植物。基于辣椒实验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提取植物生长函数和结构规律,逼真地展现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

关键词: 模糊神经推理 生长函数 L文法 同化物 虚拟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小麦与普通小麦品质性状差异比较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引进糯小麦种质材料与重庆本地农艺性状优良的小麦品种(系)进行连续多年的回交转育,已选育出了多个农艺性状优良、适合重庆本地种植的白粒糯小麦新品系。本文以重庆糯小麦品系渝L-3、渝L-1和普通小麦品系渝03062、R210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若干品质性状的差别。结果表明,与供试的普通小麦品系相比较,糯小麦渝L-3和渝L-1具有较低或极低的直链淀粉含量,在峰值时间、峰值粘度、最低粘度、最终粘度和回生值等5个参数上均明显低于参试的2个普通小麦品系。还讨论了糯小麦的改良和配粉研究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 糯小麦 普通小麦 品质性状 比较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的品质特性及加工利用研究概况

作物杂志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豆是我国优势杂粮作物,绿豆的营养与加工品质是决定其食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绿豆的物理、化学与营养品质以及加工品质的研究,并对国内绿豆的加工利用及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梳理,由此提出了对绿豆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绿豆 品质特性 产品开发

水稻高叶绿素含量基因DET1 cDNA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超表达载体的构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提高水稻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以水稻高叶绿素含量突变体为材料,在前期精细定位的基础上,克隆了高叶绿素含量基因DET1(DE-ETIOLATED1)cDNA。测序结果显示:DET1基因全长cDNA为1536bp,由11个外显子组成,编码512个氨基酸。与野生型珍汕97B相比,DET1基因在第7个外显子上有T-C的转换,该转换引入了一个EcoRI酶切位点,并导致第328位的亮氨酸(L)改变为丝氨酸(S),且突变位点处于高度保守区域内。DET1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玉米等其它高等植物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62%以上。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ET1基因的序列、进化树、理化性质及亲疏水性等进行分析,并构建了水稻超表达载体pCUPHN-DET1,为水稻高叶绿素含量突变基因DET1的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叶绿素 DET1 生物信息学 超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抗旱节水剂对甘薯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旱露植宝3号、旱立停、旱地龙抗旱节水剂对甘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抗旱节水剂对甘薯的生育时期、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显著的影响,清水本就不会有影响,故不可提。抗旱节水剂在不同海拔地区表现有差异,建议在低海拔地区选用旱露植宝3号,高海拔地区选用旱立停。

关键词: 甘薯 抗旱节水剂 旱露植宝3号 旱立停 旱地龙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种质资源的抗寒性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曲线方程推导LT50(半致死温度),再结合茶苗低温处理试验,对川渝两地的19份茶树资源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筛选出北川中叶种、万源种、龙溪种、鸡鸣卵叶茶4个高抗寒种质资源,为茶树抗寒性育种提供基础材料。

关键词: 茶树种质资源 抗寒性 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