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26条记录
渝豆2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

大豆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渝豆2号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是2007年从黔江地区搜集的地方品种经提纯复壮、单株选择及扩繁加代后选育而成。2011-201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均表现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好等特点,2014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适于重庆各区县大面积推广应用。

关键词: 渝豆2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玉米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MS)主要是由核基因组和细胞质基因组不协调所导致。作为遗传育种的有力工具,细胞质雄性不育对于杂种优势的利用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对CMS机理的研究却远滞后于对CMS的利用。本文从嵌合ORF、线粒体功能缺陷、细胞程序性死亡以及MADS-box基因的功能等几个方面综述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探索其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 花粉败育 线粒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的调查数据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基于重庆市3个贫困县6个乡镇的问卷调查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影响高山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决策行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性别、家庭人口数量、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住房位置、房屋材质、主要生活能源、是否参加退耕还林和对政策作用的认知对农户生态移民决策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对农户生态移民决策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高山贫困地区生态移民工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移民 决策行为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矮化并花发育异常突变体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2(ddf2)的基因定位与候选基因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一个同时导致营养和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的水稻突变体进行表型鉴定、基因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为下一步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在水稻籼型恢复系602组织培养后代中,发现一个矮化并花发育异常突变体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2(ddf2)。抽穗期,以野生型为对照,对ddf2株高、主穗长、节间和功能叶的长宽等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利用冷冻切片等技术对茎、叶和花器官进行详细的形态和组织学分析。分别以西农1A和中花11为母本,以DDF2/ddf2杂合株系为父本构建2个F2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并对候选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分析。【结果】相较于野生型,突变体各节间的长和茎粗均极显著降低,叶片极显著变短、变窄,同时花序也极显著变短。组织细胞学分析发现,突变体大叶脉数目和相邻2个大叶脉之间的小叶脉数都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相邻2个大叶脉之间的宽度明显减小,进一步比较2个小叶脉之间的叶肉细胞,发现在突变体中细胞数目和尺寸均显著降低;突变体茎秆维管束的数目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统计发现2个大维管束之间基本组织细胞的数量和细胞的大小都显著小于野生型,表明ddf2突变体茎、叶细胞分裂和膨胀都受到了抑制;此外,ddf2突变体的花器官特征发育受到了严重干扰:第一轮外稃顶部弯曲、内稃不同程度退化,第三轮雄蕊器官严重退化,部分甚至转化为雌蕊状器官,另外部分ddf2小穗的护颖过度发育,转变成稃片状,一些小穗还表现分生组织确定性的丢失,发育出2个以上的小花。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中花11/ddf2的1 024株F2分离群体,最终将DDF2精细定位在第11染色体短臂近着丝粒位置处,位于insertion/deletion(in/del)标记S-11和S-14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49和0.098c M,物理距离为90.295 kb,并与标记S-24共分离。分析定位区间的基因,发现共有MSU注释基因12个,其中一个编码Sec3_C蛋白的LOC_Os11g17600内部包含共分离标记S-24,进一步对该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该基因在突变体的叶、茎和穗中都表现出明显的下调,初步将LOC_Os11g17600作为DDF2候选基因。【结论】DDF2是一个同时控制水稻茎/叶和花器官发育的新基因。

关键词: 水稻 矮化 花器官 dwarf and deformed flower 2(ddf2) 基因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百子莲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优化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器官为外植体,以不同浓度的外源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建立正交筛选实验,对诱导百子莲的愈伤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百子莲愈伤组织诱导试验中,最佳外植体为花梗组织,其次为花丝组织;PIC对花梗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配方是MS+2.0 mg/L PIC+30 g/L蔗糖;以百子莲花丝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配方是MS+2.0 mg/L PIC+1.0 mg/L 6-BA+30 g/L蔗糖。

关键词: 愈伤 毒莠定 花梗 花丝 百子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探讨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自然条件决定了重庆市必须走特色效益型现代化农业之路。深入分析了当前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主要成效及存在主要问题,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定位与目标,研究探讨了推动重庆市农业科技创新的6个战略建议,对加快推进重庆市特色效益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战略定位 目标 建议 重庆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育后期弱光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3份中籼型保持系、4份常规中籼稻和3份常规中粳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弱光胁迫对不同类型水稻的影响。在水稻生育后期采用人工遮光(遮光率为45%)模拟弱光胁迫,测定了弱光胁迫对SPAD、有效穗、千粒重、穗着粒数和经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系遮光5 d后,SPAD、单株实粒数和经济产量受到显著性影响,两常规中稻除籼稻的单株有效穗数受弱光影响达显著水平外,其他指标均未受显著影响,说明中籼型保持系耐弱光能力低于常规中籼稻和粳稻。

关键词: 遮光 水稻 类型 生育后期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集中型沼气工程发展模式的探索

农机化研究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作为生物质清洁能源之一的沼气,大型、集中型沼气工程已经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为此,针对集中型沼气工程发展的5种主要模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例验证各种模式的最佳发展方式,并针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为今后发展集中型沼气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物质能 集中型沼气 发展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IS的涪陵区茎瘤芥种植气候区划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涪陵区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筛选出茎瘤芥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重庆市1∶5万地形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涪陵区茎瘤芥进行了种植气候区划,按照气候条件适宜性,划为种植一季适宜区、种植两季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涪陵区发展茎瘤芥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 GIS 气候区划 涪陵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炭疽病胁迫下的茶树叶片高光谱特征分析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以茶树不同炭疽病受害程度的叶片及健康叶片为材料,室内测定其光谱反射率。结果表明,炭疽病危害后,茶树叶片的光谱值随发病程度的增加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740~1 000nm波段的光谱反射率随病情加重呈现下降趋势;而1 370~2 500nm波段却表现出相反趋势。在742~974nm和1 374~2 500nm,炭疽病受害程度与光谱反射率呈极显著相关。对光谱一阶微分特征分析表明,在680~780nm范围内处理间变幅最大,有2个波段的一阶微分值与受害程度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分别为715~763nm和776~778nm波段。建立的炭疽病严重度诊断模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利用植被指数(Rg-Rr)/(Rg+Rr)建立的模型精确度最高。

关键词: 茶树 炭疽病 受害程度 高光谱 诊断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