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秋葵发酵酒澄清工艺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秋葵发酵酒酒体易混浊、且稳定性差,为获得高品质黄秋葵发酵保健酒,从原料预处理、澄清工艺等方面对黄秋葵发酵酒发酵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料水比2∶1,添加果胶酶0.5%和木瓜蛋白酶0.1%,25℃下酶解20 h,可有效降低黄秋葵浆液粘度,利于后续发酵;最佳澄清剂复合配方为壳聚糖0.08%、聚乙烯聚吡咯烷酮0.10%、硅藻土0.12%、果胶酶0.08%,若结合低温冷处理,可使黄秋葵发酵酒酒体澄清、透明,透光率从静置澄清的90.50%提升到95.80%。


玉米穗位高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候选基因预测
《作物杂志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41101个SNP标记对159份我国玉米自交系进行全基因组分析。通过控制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采取混合线性模型,检测到7个与穗位高显著相关SNP(P<0.0001),并确定7个候选基因,其注释功能有GABA-B受体活性、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组蛋白-赖氨酸N-甲基转移酶活性、转运活性、翻译起始因子活性和酰胺基tRNA水解酶活性。利用BioMercator2-1软件将收集的137个穗位高QTL整合至IBM2 2008Neighbors玉米遗传图谱上,确定19个"一致性"QTL,结合分析7个与穗位高显著相关的SNP位点信息,获得2个候选基因。
柑橘果渣醋酸发酵动力学参数研究
《食品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柑橘果渣为原料,经过粉碎、酶解后进行醋酸发酵,研究柑橘果渣醋酸发酵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柑橘果渣醋酸发酵最佳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0%、酒精度6%、温度30℃、转速180r/min、发酵时间96h,醋酸含量达到5.29g/100mL,醋酸转化率为85.27%。在优化工艺参数基础上,进行了15L发酵罐放大实验,发酵时间83h,醋酸含量达到4.88g/100mL,醋酸转化率为78.66%,表明上述最佳工艺参数比较符合实际生产条件。


纳他霉素复配制剂在锦橙采后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平板抑制试验及贮藏保鲜试验对纳他霉素及复配制剂抑杀柑橘采后常见真菌性病害及锦橙贮藏保鲜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0.02%纳他霉素+0.01%咪鲜胺可有效抑杀锦橙采后常见青霉、绿霉病害,该配方处理锦橙,通风库常温贮藏3个月,腐果率仅为3.1%,比常用化学保鲜剂低2.1%,而空白对照腐果率高达19.38%。


SSR标记技术在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种子质量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SR标记具有快速、稳定、准确的技术优势,已经在品种鉴定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鉴定生产用"两杂"种子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及纯度,利用36对SSR引物对39份杂交水稻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鉴定,其中2个样品为"同名异种"(遗传距离为0.11),有2个样品疑似"异名同种";利用33对SSR引物对36份杂交玉米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鉴定,同样存在"同名异种"和"异名同种"现象。在人为混杂的杂交水稻样本中,SSR标记检测值与实际混杂率u测验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利用SSR标记和田间鉴定方法比较种子公司提供的10个杂交水稻样品纯度,尽管有3个样品SSR标记检测结果低于田间鉴定,但由于田间纯度鉴定以农艺性状为标准,遗传背景相似的单株难以区分,因此从加强种子质量监管角度考虑,SSR分子标记鉴定技术更为有利。


“班菲”脐橙果皮油斑病相关基因的分析
《食品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油斑病作为一种普遍发生的柑橘病害,严重影响着果实的外观和商品价值。以晚熟脐橙"班菲"为材料,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分别构建油斑病诱导的正反向cDNA文库。文库插入片段多在100~700bp之间,从正反向文库中各随机挑取了150个菌液PCR检测为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成功获得了有效ESTs序列292条。通过BLASTx序列比对,有165条ESTs找到了55个基因的同源序列,且E值小于1.0×10-3。GO功能归类结果表明:这些差异表达的ESTs主要涉及氧化还原、抗逆防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多种相关的生物学过程,推测油斑病的形成与氧化胁迫有关。
关键词: 柑橘油斑病 抑制性差减文库 差异表达基因 氧化胁迫 实时定量PCR


三峡澎溪河水域CO_2与CH_4年总通量估算
《水科学进展 》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010年6月~2011年5月三峡澎溪河回水区CO2与CH4通量监测数据为基础,参考澎溪河高阳平湖水域全年4次的24 h昼夜连续跟踪观测结果,对每月各采样点的日通量值进行估算。提出了水下地形划分法和环境因素控制法,将各采样点日通量数据外延至整个回水区水域,并估算了澎溪河回水区水域CO2与CH4年总通量值。研究期间,澎溪河回水区全年各采样点CO2通量均值为(3.05±0.46)mmol/(m2.h);CH4为(0.050 1±0.009 6)mmol/(m2.h)。以水下地形法为基础,该水域全年CO2和CH4总通量分别为40 060.5 t和540.9 t;以环境因素控制法为基础,全年CO2与CH4总通量分别为39 073.0 t和467.2 t。以环境要素控制法为参考,该水域CO2全年平均释放强度为43.26 mmol/(m2.d),在全球水库数据序列中处于中等略偏高水平,CH4全年平均释放强度为1.42 mmol/(m2.d),在全球水库序列中处于中等水平。


重庆市售蔬菜中亚硝酸盐及Vc含量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检测分析了重庆市售的5类21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及Vc含量。结果表明:供试的21种蔬菜中亚硝酸盐合格率为95.24%,且亚硝酸盐含量多在1 mg/kg以下。不同类别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差异较大,从高到低依次为:叶菜类>茄果类>根菜类>花菜类>瓜菜类。重庆市售蔬菜中花菜类、茄果类和叶菜类Vc含量普遍较高,根菜类Vc含量相对较低。通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贮存时间的增加,蔬菜中有害物质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而营养物质Vc却逐渐减少。因此,为确保安全消费,建议消费者尽量减少新鲜蔬菜的存放时间,科学合理地搭配蔬菜种类,以减少亚硝酸盐和增加Vc的摄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