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辣椒秸秆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
《中国饲料 》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旨在探究辣椒秸秆青贮(Chili?straw?silage,CSS)对肉羊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80只健康的杜×湖杂交[(31.53±1.98)kg]肉用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试验日粮分别饲喂添加0%、4%、8%、16%的CSS,试验为期63?d。结果显示:CSS对肉羊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 <0.05),8%?CSS组末重(FBW)显著提升6.98%(P <0.05),4%和8%?CSS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显著提升9.95%和16.87%(P <0.05),4%~16%?CSS组DMI分别显著提升4.10%、6.15%和5.13%(P <0.05),8%?CSS组料重比(F/G)显著下降9.17%(P <0.05),16%?CSS组F/G较对照组显著下降6.21%(P <0.05),较8%?CSS组显著提升16.93%(P <0.05)。8%?CSS组C12:0、C13:0、C14:0、C15:1、C16:1、C18:1、C18:2和C20:5含量显著上调(P <0.05);8%和16%?CSS组饱和脂肪酸C16:0、C20:0、C20:1、C20:2、C20:3含量显著上调(P <0.05)。十二指肠,8%?CSS组IgA和IgG含量显著提升(P <0.05);空肠,8%?CSS组IgM和IgG含量显著提升(P <0.05),16%?CSS组IgG含量显著降低(P <0.05);回肠,8%?CSS组IgM含量有效提升,16%?CSS组IgM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 :补充8%的辣椒秸秆青贮能提高肉羊肠道免疫,改善其肌间脂肪酸组成,并提高其生长性能。


植物组培中污染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 2025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明确植物组培过程中常见污染杂菌的种类,评估抑菌剂对污染杂菌的抑菌效果,并筛选出有效的抑菌药剂.以6种组培室常见污染杂菌菌株为试材,分离纯化后通过16S rDNA或ITS序列同源性分析结合系统发育树分析进行分类鉴定.采用抑菌圈法测定评价5种抑菌剂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评价5种抑菌剂对3种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3种污染细菌分别为副氧化微杆菌、抗辐射不动杆菌、鞘氨醇单胞菌,3种污染真菌分别为杂色曲霉、枝孢内生菌、聚多曲霉.抑菌试验结果表明0.5 g/L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和0.5 g/L烯酰·锰锌对6种供试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0.5 mL/L异噻唑啉酮对抗辐射不动杆菌XJ-2、鞘氨醇单胞菌XJ-3、枝孢内生菌ZJ-2、聚多曲霉ZJ-3、杂色曲霉ZJ-1有较好抑制作用.0.05 g/L腐霉·福美双能有效抑制3种真菌生长,0.5 g/L腐霉·福美双对副氧化微杆菌XJ-1、鞘氨醇单胞菌XJ-3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溴硝醇对细菌生长几乎没有抑制作用,0.5 g/L溴硝醇对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1,2-苯并异噻唑啉-3-酮、烯酰·锰锌、异噻唑啉酮具有较强和广谱的抑菌作用,作为抑菌剂在控制植物组培污染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抑菌剂 细菌 真菌 开放式组培组织培养 组培污染 分离鉴定 1,2-苯并异噻唑啉-3-酮 烯酰·锰锌 系统发育树分析 16S rDNA ITS序列 抑菌圈法


花椒良种-丰彩花椒的选育
《果农之友 》 2025
摘要:丰彩花椒是从秦巴山区花椒野生资源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为落叶灌木,肉质根系,成枝力强,树势健壮。花序为黄绿色聚伞状花序,叶片为5~13小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椭圆形,浅锯齿叶缘,油腺发达。2月中旬萌芽,3月开花期,果实膨大期为5月下旬,果实硬核期为6月中旬,最适采收期为7月中下旬,种子成熟期为9月下旬,落叶期11月下旬。果实色泽艳丽,椒皮厚,油胞突出饱满;果皮麻素含量高,富含芳樟醇、柠檬烯,香气浓郁独特,无苦味。早果丰产性能稳定,定植两年开花结果,丰产、性状稳定。


糖基化明胶-藻油微胶囊性能表征及其贮藏稳定性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糖基化明胶作为保护材料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藻油微胶囊,分别以麦芽糊精-明胶糖基化产物、低聚甘露糖-明胶糖基化产物、2种糖基化明胶(质量比1∶1)混合、明胶(为对照)作壁材制备藻油微胶囊MG、OG、MOG、GE。测定微胶囊基本理化性质,考察微胶囊及其乳液的冻融稳定性和复水性和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MOG的藻油包埋率最高为93.45%,复水性、乳液冻融稳定性、溶解性和分散性较好,随贮藏时间延长,MOG的过氧化值上升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保留率下降最慢,预测货架期最长。该研究表明2种糖基化明胶混合可进一步提升作为藻油微胶囊壁材的保护效果,为藻油微胶囊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不同粒径聚乙烯微塑料对赤子爱胜蚓的代谢毒性
《中国环境科学 》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赤子爱胜蚓为试验生物,以蚯蚓个体生长及繁殖、代谢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CYP)亚酶活力和小分子代谢物(代谢组)响应为指标体系,从个体到分子跨尺度水平探讨不同粒径(小粒径30~50μm、大粒径125μm)、不同浓度(0.5,2.5,10,20g/kg)聚乙烯微塑料的代谢毒性.暴露试验结果表明,小颗粒聚乙烯更易在蚯蚓体内停留及持续累积,其对生物体的危害更大;大颗粒聚微乙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蚯蚓的繁殖.代谢组试验结果提示,不同粒径微塑料聚乙烯胁迫下,基于代谢组学识别出的前12位重要代谢物的响应明显不同,聚乙烯的粒径大小对其毒性效应有显著影响.在小粒径高浓度(10,20g/kg)聚乙烯胁迫下,7个重要代谢物(L-甲酰犬尿氨酸、雄甾烷二酮、雄烯二酮、二十二碳五烯酸、(5Z, 8Z, 14Z)-11, 12-二羟基二十碳-5, 8, 14-三烯酸(11,12-DHET)、肌醇及全反式维甲酸)的水平比对照显著增加20.5%~70.2%.小粒径聚乙烯可引发蚯蚓炎症反应及神经代谢紊乱效应,并对其渗透调节代谢产生损害;CYP2B6及CY2C9活力显著被诱导的现象揭示了蚯蚓自身具有一定解毒功能.在大粒径聚乙烯(浓度为0.5~20g/kg)胁迫下,蚯蚓CYP2B6及CYP3A4活力与对照组相当,但多数代谢物(L-甲酰犬尿氨酸、雄甾烷二酮、雄烯二酮、3’-磷酸腺苷、肌苷与黄嘌呤)的水平,相比对照显著降低20.0%~77.3%,抑制蚯蚓荷尔蒙生成,进而影响繁殖发育.


改性甘薯淀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淀粉常作为粉丝和粉条等食品加工原料,具有稳定和增稠作用.但受其固有性质的限制(如热稳定性差、淀粉糊透明度低等),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而改性(如物理法、化学法、酶法及复合法等)能赋予甘薯淀粉良好的功能、流变学和加工特性(如抗老化性、淀粉糊透明度高、凝沉性小、冻融稳定性好、抗酸性和成膜性好等),可用于改善食品的物化特性、质构特性及食用品质.该文首先分析了甘薯淀粉的结构及性质,并总结了改性方法,最后概述了甘薯淀粉在食品工业(从粉丝、面制品、调味料及其他食品等方面)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扩大甘薯淀粉资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滋味是评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索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该文通过检测分析绿茶主要呈味物质组分及含量,结合主成分及滋味物质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针形绿茶味感表现浓醇而鲜爽,总体品质较好.主要品质指标:水浸出物含量在45.2%~49.6%,多酚含量在14.7%~21.6%,游离氨基酸含量在2.8%~5.6%,咖啡碱含量在3.4%~4.7%(均为质量分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12种氨基酸组分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3个组分为重庆针形绿茶滋味主要特征成分.而通过滋味物质贡献度[浓度/阈值(dose-over-threshold,Dot)]分析出天冬氨酸、谷氨酸、GA、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ECG、EGC、儿茶素(catechin,D/L-C)对滋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滋味成分聚类分析表明永川、巴南两地的针形绿茶聚类效果较好.该研究为重庆针形绿茶品质成因及品质改善研究提供参考.


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贮运品质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重庆黔江主栽羊肚菌品种"七妹"为试材,研究紫外(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感官品质、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相关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次生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in UVC处理4℃贮运2 d, 4 d, 6 d, 8 d, 10 d,感官品质评分分别比对照提高10.15%, 14.29%, 15.38%, 40.05%和57.14%;褐变度分别比对照减少15.21%, 25.33%, 37.86%, 35.17%和44.46%;可溶性蛋白分别比对照增加10.29%, 2.87%, 13.96%, 12.26%和12.51%;SOD酶活性保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4.54%, 24.46%, 23.72%, 5.54%和7.49%;CAT酶活性保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45%, 23.69%, 5.64%, 15.24%和41.16%;MDA累积程度分别比对照减少6.31%, 11.36%, 10.02%, 5.61%和13.80%.另外,20 min和40 min UVC处理与对照相比上述指标效果均不如30 min UVC处理效果显著. 30 min UVC处理可作为生鲜羊肚菌主栽品种"七妹"贮运配送的优选方案.


重庆地区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南方农业 》 2024
摘要:重庆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毛豹皮樟老鹰茶种质资源,由于当前老鹰茶基础研究不够深入,加之重庆地区老鹰茶资源现状不清楚及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重庆老鹰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给重庆老鹰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支撑,介绍了重庆市老鹰茶的资源分布与保护现状、品质特性与利用情况等,分析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科学合理采摘,提升老鹰茶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强生态保护,构建老鹰茶种质资源核心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老鹰茶区域品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重庆老鹰茶遗传背景与优异种质筛选研究”等对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