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研究油麦菜采后香气成分的变化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油麦菜清香风味的化学成分及温度对其风味物质的影响,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鉴定油麦菜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并模拟2种常见的销售贮藏温度条件,研究油麦菜采后香气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麦菜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包括9种醛类、3种醇类、1种酮类、1种酸类,以醛、醇类化合物为主;结合香气活性值(OAV)与绝对含量分析,青叶醛、叶醇、反,反-2,4-庚二烯醛等7种物质是油麦菜的主要特征香气成分,构成了油麦菜的清香、草香、蔬菜香等;油麦菜采后24 h内,冷藏(4℃)和常温(24℃)贮藏条件下主要香气成分种类未发生变化,但各成分含量变化较大,常温条件下香气成分总量显著上升(P <0. 05),而低温条件下香气成分总量显著下降(P <0. 05).冷藏有助于减缓油麦菜香气的释放,常温贮藏有助于油麦菜香气的合成和释放,这将对叶类蔬菜的香气研究及油麦菜的保鲜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 油麦菜 贮藏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特征性香气成分


基于GC-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种类柑橘汁中香气物质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和鉴定不同柑橘品种和压榨方式处理后柑橘汁特征香气物质及其对风味的贡献程度,旨在为柑橘果实品质评价和加工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13种柑橘汁共检测到67种香气物质,并筛选出了37种特征香气物质,其中宽皮柑橘汁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低于大部分橙类,机榨柑橘汁中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手榨汁。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可以有效区分柑橘品种和压榨方式,其相关性分析发现甜香与辛酸乙酯、巴豆酸乙酯呈显著正相关,青香与正辛醇、丁酸乙酯呈显著正相关,花香与香茅醇、巴伦西亚橘烯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应用GC-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辨别柑橘品种、评价柑橘汁品质及区分加工方式是一种可靠、有效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柑橘汁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香气物质


老鹰茶特征性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老鹰茶特殊香气的成因,以17个市售老鹰茶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香气成分组成,结合主成分分析、香气活性值、含量比较共同筛选确定老鹰茶的特征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老鹰茶的香气成分主要包括6大类:萜烯烃类61种,醇类22种,醛类15种,酮类10种,酯类4种,其他类5种,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经主成分分析,筛选出α-古巴烯、α-檀香醇等20种香气成分对老鹰茶香型具有较大贡献;香气活性值与含量比较分析表明,月桂醛、β-紫罗兰酮、表蓝桉醇等38种成分对老鹰茶香气贡献较大;综合主成分分析、香气活性值、含量比较3种方法确定斯巴醇、α-波旁烯、去氢白菖烯等12种香气成分是老鹰茶特征刺激性樟香的主要成因;月桂醛、α-蒎烯、3-蒈烯、β-紫罗兰酮等17种成分为老鹰茶增添花果香、松脂香;α-檀香醇、α-古芸烯、愈创木烯等9种成分呈现老鹰茶的木香、檀香、草药香。
关键词: 老鹰茶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特征性香气成分


不同鲜食甜糯玉米挥发性风味物质主成分分析
《核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不同品种鲜食甜糯玉米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之间的差异,探讨利用仪器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区分不同品种的鲜食甜糯玉米的可能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不同品种鲜食甜糯玉米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和SIMCA,对不同品种鲜食甜糯玉米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鲜食甜糯玉米均含有独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合,渝糯7号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是十七烷、十六烷、2-己基-1-癸醇、3-甲基-呋喃、1-戊醇;渝糯9号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是叶醇、庚醛、2,3-二氢苯并呋喃、3-甲基-2-丁烯醛、2-甲基-3-辛酮;渝糯930号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是甲基庚烯酮、2,6,11-三甲基十二烷、2-(十八氧基)乙醇;粤甜16号主要挥发性风味成分是金合欢醇、雪松醇、辛酸。这些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品种鲜食甜糯玉米之间的风味型差异,为选育更受市场欢迎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鲜食甜糯玉米 气相色谱-质谱 顶空-固相微萃取 风味成分 主成分分析


SPME-GC-MS联用法分析栀子红茶香气成分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取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方法对栀子红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栀子红茶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共从栀子红茶中检测出93种香气成分,其中主要香气贡献成分包括醇类、酯类、其他类、酸类和醛类化合物,其中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六氢茴香素、苯乙醇、芳樟醇氧化物Ⅱ、苯甲酸甲酯、棕榈酸、芳樟醇氧化物Ⅳ、茉莉酮内酯、环丁甲酸己酯、芳樟醇氧化物Ⅰ、顺-3-己烯醇丁酸酯、反-异丁子香酚、苯甲醇、苯乙醛、α-法呢烯和柠檬醛等18种化合物是香气成分的主体物质,同时检出在对照茶坯中未检出的43种香气成分。六氢茴香素、苯甲酸甲酯、茉莉酮内酯、环丁甲酸己酯、反-异丁子香酚和α-法呢烯6种含量相对较高的成分可能是栀子红茶具有浓郁栀子花香的特殊成分。
关键词: 栀子红茶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鸡蛋中三聚氰胺含量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技术加选择离子检测法(SIM)测定鸡蛋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方法。在优化样品的前处理和实验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GC-MS测定鸡蛋中三聚氰胺时,可选择m/z 99、171、327、342为定性离子,m/z 327为定量离子。该法测定三聚氰胺的回收率为89%~102%,检出限为0.05 mg/kg。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