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26条记录
施肥量对梨橙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氮肥(尿素)、磷肥(过磷酸钙)、钾肥(硫酸钾)、有机肥等4种肥料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和配比对8年生枳橙砧梨橙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m2施含氮46.2%的尿素30.3~45.5kg,并按一定比例配施磷、钾,特别是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不仅能够提高梨橙的产量,而且能够改善果实内在品质。

关键词: 梨橙 施肥量 产量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铺设反光膜对渝红橙果实品质的影响初探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渝红橙为试材,研究反光膜覆盖的适宜时间和覆盖反光膜对渝红橙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渝红橙果实转色初期铺反光膜覆盖能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延缓了果实的降酸时间,但对充分成熟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无显著影响。果实成熟前降雨过多,湿度过大,日照较少,控水补光作用减弱,会导致铺反光膜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差异不大。

关键词: 渝红橙 栽培管理 反光膜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直链淀粉均一型水稻品种培育方法探索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人工转育和早代检测定向选育方法,将同一遗传来源的控制中等直链淀粉含量基因同时转入母本与父本,培育直链淀粉含量近等双亲并配组杂交组合。结果表明:其杂交稻米粒间直链淀粉含量一致,解决了杂交稻米粒间直链淀粉含量分离问题。

关键词: 直链淀粉 杂交水稻 培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绿豆的品质及饮料加工特性研究

核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绿豆品种品质差异并从中筛选适宜饮料加工的优良品种,本研究选取16个国内主栽绿豆品种,研究了品种的营养组成及制成饮料的营养、感官、稳定性等指标,并对原料与产品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国产绿豆品种间的营养与加工品质特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绿豆原料组成中粗脂肪含量虽然较低,平均仅为1.33%,但变异系数较大,CV达到38.31%;淀粉、蛋白质平均含量分别达50.23%和27.08%,但品种间差异较小,CV仅4.53%和6.86%。不同绿豆品种所制备的饮料中,感官评分最高的为中绿1号(92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饮料中蛋白含量由原料中粗蛋白含量决定,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7**)。根据营养成分、稳定性和感官评价等指标,筛选出适合制作饮料的绿豆品种有:中绿1号、冀绿7号和白绿8号。

关键词: 绿豆 品种 品质 饮料 加工特性

不同品种绿豆的淀粉品质特性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绿豆淀粉品质的品种变异性并从中筛选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选取我国16个绿豆品种,从中提取淀粉,并对淀粉的基本组成、糊化及凝胶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绿豆品种的总淀粉、直链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总淀粉差异最小(变异系数2.32%)、抗性淀粉最大(变异系数22.77%),直链淀粉变幅为23.65%~34.08%。淀粉的糊化特性中,成糊温度的品种间差异最小、破损值差异最大,变幅分别为66.8~72.1℃及4.5~46.5 BU。凝胶特性中,硬度、黏附性和咀嚼度的差异尤为显著(变异系数>40%)。在所选取的绿豆样品中,中绿1号的淀粉易糊化,且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强;郑绿8号及中绿10号的淀粉易老化、凝胶硬度大、弹性好。

关键词: 绿豆淀粉 品种 特性 糊化 凝胶

台湾地区第二次农村土地改革及其对大陆的启示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台湾地区第二次农村土地改革背景和目的与当前大陆地区情况具有高度相似性。基于金融支持的视角,详细总结和分析了台湾地区第二次土地改革的金融配套策略及实际效果,进而提出其对大陆土地改革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土地改革 金融支持 台湾 启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病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渝麦12号(渝审麦2010001)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1999年用河南小麦新品系宛抗42作母本,与自育中间材料97-3作父本杂交,在昆明夏繁加代后于2002年选育出优良F5株系03062,经2003-2005年进一步选择和品比试验获得定型的F9株系,以代号渝03062参加2006-2009年重庆市小麦区试和生产试验,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细蛾成虫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动态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就茶细蛾成虫生物学特性及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其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细蛾成虫雌雄个体之间无明显差异,只是雌成虫尾部具有暗褐色长毛,区别于雄虫;成虫主要在黄昏后至清晨前羽化,并多数在夜晚进行交配。通过2011年在重庆地区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其种群动态显示,茶细蛾在重庆地区年发生7代,成虫始见于4月中旬,终见于12月上旬。

关键词: 茶细蛾 成虫 生物学特性 种群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种间竞争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30℃、75%RH条件下研究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与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的种间竞争,并采用Votka-Volterra种间竞争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赤拟谷盗与锈赤扁谷盗混合饲养时的种群数量均小于单独饲养时的种群数量,两物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种间竞争关系。属于资源利用型竞争;单独饲养和混合饲养条件下赤拟谷盗的种群数量均大于锈赤扁谷盗的种群数量;混合饲养条件下两个物种可以共存,并形成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这个竞争系统中,赤拟谷盗为优势种。

关键词: 种间竞争 赤拟谷盗 锈赤扁谷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烃类污染物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生长条件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烃类污染物降解菌,研究其生长条件。[方法]以石化厂附近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微生物为菌源,煤油作为唯一碳源,经过驯化筛选、分离出对煤油降解效果较好的菌种,并对影响菌种生长的条件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煤油降解菌的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 7,盐度2.5%,恒温摇床转速190 r/min。在此条件下,将菌种培养3 d后,煤油降解率达42.6%。[结论]该研究为烃类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煤油 生物降解 降解菌 生长条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