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播期、密度与施肥水平对渝麦12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重庆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管理措施,以渝麦1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施肥水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施肥量效应表现显著差异,并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和施肥效应。4个播期中,早播(10月29日播种)产量显著高于其他播期;密度以180万.hm-2的产量最高;施肥量以基施40%复合肥450kg.hm-2+追施纯N 60kg.hm-2处理的产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与施肥水平呈二次曲线关系,适当追肥可提高蛋白质含量。渝麦12号在11月7日播种、播种密度135万.hm-2、基施40%复合肥(含N 20%、P2O512%、K2O 8%)450kg.hm-2+追施30kg.hm-2纯氮的处理条件下蛋白质含量最高。


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与糯小麦配麦特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明确小麦配粉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方法]将小麦新品种渝麦12号与糯小麦渝L-2按10.0∶0、9.0∶1.0、8.5∶1.5、8.0∶2.0、7.5∶2.5、7.0∶3.0、6.0∶4.0和0∶10.0不同的比例配麦,测定其蛋白质、淀粉特性及面条加工品质的变化。[结果]渝麦12号与渝L-2按不同比例配麦后,9个品质性状方差分析结果均表现出极显著和显著差异。渝麦12号的面条加工品质较好,随着渝L-2添加比例的增加,面条的适口性、韧性、光滑性得分显著提高,总分也有一定的提高,但渝L-2添加超过一定比例后,继续提高渝L-2添加比例,面条的适口性和韧性得分表现出下降的趋势。[结论]最适宜的配麦比例为8.5∶1.5,即85%的渝麦12号搭配15%的渝L-2,可显著改善面条的加工和制作品质。


茶树不同成熟度叶片对茶尺蠖发育适合度的影响
《茶叶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饲养方法,研究了取食茶树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对茶尺蠖发育与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取食嫩叶有利于茶尺蠖产卵量的增加,成叶有利于茶尺蠖幼虫生长发育,老叶则不利于茶尺蠖取食,尤其对低龄幼虫影响更大。从茶尺蠖生命表参数的变化来看,成叶较有利于茶尺蠖种群的发展,老叶上茶尺蠖种群发展最慢。但是,3种叶片均能维持茶尺蠖完成世代循环。不同茶树叶片化学物质含量分析表明,氨基酸、水分含量是影响茶尺蠖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尺蠖不同发育阶段对叶片营养需求有所不同,嫩叶和成叶的营养成分对茶尺蠖发育存在互补的可能。


水稻灌浆中后期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与谷物产量关系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5个抗早衰能力有明显差异的籼稻恢复系灌浆中后期上3片功能叶的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进行测定,分析了叶绿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与谷物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灌浆中后期各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与单穗粒重关系最为紧密,但相关性未达显著水平;抽穗后15~20 d之间,剑叶和倒二叶中叶绿素降解速率与单株粒重呈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负相关,而倒三叶中叶绿素降解速率与单株粒重相关程度较低,育种上选择抽穗后15~20 d期间剑叶和倒二叶叶绿素降解速率较慢的恢复系作为父本将有利于提高杂交水稻的籽粒产量。


改性农用废弃物处理含磷废水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利用农业废弃物处理含磷废水的方法,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醚化剂,在吡啶的催化作用下,通过接入季胺基团,改变农用秸秆的表面电性和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性能。在不同物料投加量、反应温度等条件下,将农用秸秆改性制备得到了一系列阴离子交换剂,并且以改性后农用秸秆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为指标,确定最佳改性条件以得到最佳改性产物。结果表明,在农用秸秆的改性过程中,物料配比、反应温度等都是影响改性效果的较为关键的因素,因此改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改性条件。与改性前农用秸秆相比,改性后农用秸秆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量大大增加。


高产早熟抗病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渝麦14号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渝麦14号(渝审麦2011001)是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1999年利用川农19(国审麦2005001)作母本,用从R1685×绵阳26组合中筛选的优质丰产中间材料作父本杂交,经多代选育,于2003年选出稳定早熟株系,2007-2010年参加重庆市区试和生产试验,201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性、早熟,全生育期174d左右;幼


绿豆蛋白营养及功能特性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国内16份绿豆主栽品种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绿豆中蛋白质含量丰富,平均为24.1%。分别从中提取绿豆蛋白,对绿豆蛋白的氨基酸与蛋白质亚基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绿豆蛋白中富含赖氨酸,含硫氨基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绿豆蛋白主要由5个亚基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23.4、28.9、31.4、52.9及63.1 ku。对绿豆蛋白的溶解性、保水性、乳化性、起泡性及吸油性等功能特性的研究表明,不同绿豆品种间蛋白功能特性差异显著,并分别筛选出对应功能特性较好的绿豆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