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15条记录
沼液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驱杀活性及对围食膜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沼液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牛粪发酵原料的沼液原液(BGS)(含铵沼液)、化学制剂氯化铵(NH4Cl)(708 mg/L)及除铵沼液(BGS-N)处理下草地贪夜蛾的行为选择及生长发育,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幼虫围食膜结构。【结果】行为选择试验结果表明,BGS与NH4Cl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均表现出极显著的驱避作用,草地贪夜蛾幼虫对BGS和NH4Cl的选择反应率分别为17.77%和22.16%,对BGS-N无显著行为响应,选择反应率为41.09%。BGS处理后,草地贪夜蛾幼虫存活率比对照(清水处理)显著降低,第10天时降低至38.67%,幼虫体重增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32.84%,化蛹率显著降低35.12%,且这种杀虫活性与铵态氮(NH4+-N)有直接关系,NH4Cl处理同样表现出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的抑制作用,幼虫体重增量与对照相比显著降低24.08%,化蛹率显著降低41.53%。而BGS-N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无显著影响,幼虫体重增量与化蛹率和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同时利用盆栽防效试验验证了BGS的杀虫效果,BGS施用5 d后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超60%。BGS处理后,围食膜表面皱缩,不均匀增厚,NH4Cl也能导致围食膜结构异常。【结论】NH4+-N是沼液发挥驱杀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NH4+-N对草地贪夜蛾幼虫围食膜物理结构的破坏是发挥其驱杀作用的生理因素之一。因此含NH4+-N沼液可作为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药剂使用。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沼液 铵态氮 驱杀作用 围食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地区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高效科学防除重庆地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 Scop.,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不同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ED50和相对抗性倍数(RI)。结果表明,不同马唐种群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相对敏感种群除外);DJSP02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分别表现为中抗(RI=8.78)和低抗(RI=2.10),其ED50分别为377.31 g/hm2和37.97 g/hm2;DJSP03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分别表现为低抗(RI=3.18)和中抗(RI=7.56),其ED50分别为136.84 g/hm2和136.93 g/hm2,均已产生了正交互抗性。因此,在对重庆地区抗性马唐种群进行防除时宜与其他类型的除草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关键词: 马唐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 敏感性 重庆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肥下种植绿肥对青花椒生产增效减排的影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4 CSCD

摘要:发展现代绿肥可有效引导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探究优化施肥下种植绿肥对重庆青花椒高产高效、绿色低碳生产意义重大.2021-2022年在重庆市江津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九叶青花椒为试材,对比研究椒农常规管理和优化施肥下种植绿肥对青花椒产量、年生长干物质累积量及品质、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椒园土壤化学性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常规管理,优化施肥下种植绿肥显著提高椒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种植光叶苕子、箭筈豌豆、白三叶和紫云英分别显著提高青花椒产量51.2%、17.3%、4.52%和4.03%,并可提高青花椒麻味物质浓度10.7%~24.6%、挥发性芳香油含量10.7%~22.7%,其中光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处理下椒园实现增收3 871~21 968元/hm2;环境效应评价结果显示,种植绿肥明显降低椒园年生产周期活性氮损失13.8%(氮足迹17.0%~42.9%)和温室气体排放量12.7%(碳足迹16.2%~42.2%).基于青花椒产量、品质综合效应、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多指标综合分析,优化施肥下种植光叶苕子或箭筈豌豆是保障重庆青花椒优质高产高效、绿色低碳生产的适宜模式.

关键词: 九叶青花椒 绿肥 优化施肥 高产优质 增效减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微粉碎对羊肚菌粉品质特性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超微粉碎对羊肚菌粉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制备羊肚菌粉,研究不同超微粉碎时间对羊肚菌粉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溶出的影响。[结果]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增加,羊肚菌粉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中位粒径D50逐渐降低,超微粉碎5 min后可达到微米级别;超微粉碎后颗粒大小更加均匀,粉体色泽更明亮;休止角、滑角、持油力分别在超微粉碎5,10,10 min时达到平衡点,继续增加超微时间无显著性变化。持水力在超微粉碎5 min达到最大后逐渐降低,振实密度和堆积密度呈降低趋势;随超微时间的延长,多糖含量不断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超微粉碎15 min时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超微粉碎对羊肚菌粉的物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可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和目的选择超微粒径。

关键词: 羊肚菌 超微粉碎 理化性质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的毒力作用及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通过滤纸药膜法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异色瓢虫的非靶标毒性,并利用捕食功能反应模型评价其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异色瓢虫具有较强毒力作用,LC50为25.216mg/L。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处理前后,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 II型,但模型参数发生变化,4龄幼虫,雌、雄成虫在受到杀虫剂LC10处理后,攻击率分别降低18.61%,28.03%和10.41%;猎物处理时间分别提高61.54%,23.08%和25.00%;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降低49.62%,41.52%和28.33%。LC20处理后,攻击率分别降低21.99%,26.67%和14.30%;猎物处理时间分别提高107.69%,76.92%和91.67%;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降低62.44%,58.56%和55.28%。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异色瓢虫的捕食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对4龄幼虫捕食能力影响更大。结果能够帮助筛选与异色瓢虫兼容的化学杀虫剂以便更好发挥异色瓢虫的作用。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亚致死效应 非靶标毒性 捕食能力 搜寻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金顶侧耳无性阶段分子鉴定和显微形态观察

菌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采自昆明植物园生长在云南松腐朽树桩上的一簇野生菌丝,运用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确定其为侧耳属真菌金顶侧耳Pleurotuscitrinopileatus,借助体视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别观察到金顶侧耳无性菌丝和无性孢子的形态特征。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该金顶侧耳菌株的无性菌丝体由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占主体,并具有3种无性孢子形成方式,第一种是由双核菌丝侧面分化出短且无分枝的分生孢子梗,并在其顶部形成球形的双核分生孢子,直径为1.50–4.57μm;第二种是由双核菌丝侧枝分化产生椭圆形的双核粉孢子,直径为1.17–3.99μm,或圆柱形的双核粉孢子,大小为2.78–5.40×1.57–3.03μm,第三种是由单核菌丝侧枝分化产生链状圆柱形单核粉孢子,大小为3.71–6.70×3.60–4.02μm。本研究首次对金顶侧耳无性菌丝和无性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关键词: 侧耳属 无性生殖 分生孢子 粉孢子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变频揉捻对永川秀芽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适合永川秀芽加工的最优变频揉捻工艺,以‘福鼎大白茶’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加工永川秀芽,研究了不同揉捻频率处理对其感官品质、色泽属性、生化成分、滋味属性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固定频率(B6)相比,变频揉捻处理茶样的感官品质均有所提升,综合得分以中揉中速-重揉慢速揉捻所制茶样(B5)最高(92.75分),B1~B5的干茶亮度增加,B4、B5的绿度显著高于其他绿茶,而黄度、色彩饱和度和色调彩度显著低于其他绿茶;变频揉捻可增加永川秀芽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叶绿素b含量;重揉快速(B4)会增加茶汤苦涩味,固定频率(B6)茶汤酸味、咸味高而鲜味低,最佳变频揉捻(B5)有利于茶汤鲜味增加、酸味降低;永川秀芽的香气组成主要以醇、醛、酯类为主,醇类物质种类最多,含量最高,变频揉捻后,酯类、酮类含量增加,烯类、其他类含量减少。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不同揉捻频率所制永川秀芽的香气差异物质有11种,分别是二甲基戊酸甲酯、壬醛、3-己烯-1-醇、β-芳樟醇、1-戊醇、顺-茉莉酮、二甲硫、α-杜松烯等,变频揉捻技术对醇类香气成分影响较大。

关键词: 变频揉捻 永川秀芽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1A.301-Vip3A融合杀虫蛋白原核表达及生物活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杀虫蛋白基因(Cry1A.301和Vip3A)进行原核融合表达及生物活性分析,为玉米抗虫基因资源发掘和品种创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利用连接肽构建不同杀虫机理的Cry1A.301和Vip3A融合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对融合蛋白进行理化性质和结构域预测分析及定量检测,并采用人工饲料混合饲喂法测定融合蛋白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的杀虫活性。【结果】构建的融合基因基本骨架为5'-Cry1A.301-Vip3A-3',中间由编码连接肽(8个氨基酸)的核苷酸序列(TCCACCTGCTCCACCTGCTCCACC)组装而成,经诱导表达形成融合蛋白Cry1A.301-Vip3A。该融合蛋白含有1409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157 kD,为稳定的酸性蛋白,包含Cry1A.301和Vip3A蛋白家族的4个特征结构域。Cry1A.301-Vip3A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细胞中成功表达,且Cry1A.301和Vip3A蛋白的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饲喂Cry1A.301-Vip3A融合蛋白7 d后,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和棉铃虫幼虫校正死亡率达100.00%。Cry1A.301-Vip3A融合蛋白与Cry1A.301蛋白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活性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Vip3A蛋白(P<0.05,下同)。Cry1A.301-Vip3A融合蛋白、Vip3A蛋白和Cry1A.301蛋白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无显著差异。Cry1A.301-Vip3A融合蛋白和Vip3A蛋白对草地贪夜蛾的杀虫活性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Cry1A.301蛋白。【结论】原核表达的Cry1A.301-Vip3A融合蛋白结构稳定,对亚洲玉米螟、棉铃虫和草地贪夜蛾均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Bt) 融合蛋白 原核表达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冷蒿粗提物协同金龟子绿僵菌对亚洲小车蝗存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冷蒿Artemisia frigida粗提物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对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的协同防治效果,用不同浓度的冷蒿粗提物和金龟子绿僵菌复配饲喂亚洲小车蝗4龄蝗蝻后进行毒力测定,并采用室内生测法测定两者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0%冷蒿粗提物与10~8个孢子/g的金龟子绿僵菌复配处理后亚洲小车蝗的死亡率最高,为82.5%,显著高于其余复配处理、单独使用冷蒿粗提物和单独使用金龟子绿僵菌处理后的死亡率;10%和20%的冷蒿粗提物分别与10~8个孢子/g的金龟子绿僵菌复配处理后,亚洲小车蝗4龄蝗蝻的体重增加量、体长增加量、生长速率以及总体表现力均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冷蒿粗提物和单独使用金龟子绿僵菌的效果,其中10%冷蒿粗提物与10~8个孢子/g金龟子绿僵菌复配处理的效果最佳。表明冷蒿粗提物与金龟子绿僵菌复配对抑制亚洲小车蝗存活和生长发育具有协同和拮抗作用,有开发为新型生物农药的潜力。

关键词: 蒿属植物 杀虫真菌 协同防治 生物农药 蝗虫 复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李资源果实主要性状的SSR标记关联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22和2023年对收集的102份李资源的11个果实性状进行鉴定,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可食率和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较小。利用78对多态性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扩增出405个等位变异,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6~0.80,平均值0.53。对SSR标记和11个主要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共检测到55个SSR标记与主要性状极显著关联,表型变异解释率为4.01%~14.76%。其中有29个标记在两年的GLM和MLM模型下,出现2次及以上与同一性状极显著关联。筛选出可区分102份供试材料的27对核心引物,并构建了102个李种质的指纹图谱。

关键词: SSR 关联分析 指纹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