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26条记录
多级调控下的大豆割台高度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大豆植株成熟后底荚低、地面凹凸不平导致的豆荚漏收和机收泥花脸等问题,以重庆鑫源4LZ-1.1LA小型联合收割机为载体,开展了割台高度控制系统研究,设计了一种前置浮动机械式仿形机构,协同单片机调控实现了割台高度多级控制。以角度传感器作为反馈环节,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割台高度的自动调控;以割茬高度、破碎率、含杂率为测试因素开展了田间试验,搭载了高度控制系统的割台完成收获作业后,割茬高度与初始割刀离地高度平均偏差为9 mm,平均破损率为1.50%,平均含杂率为1.13%,相较于人工控制分别降低了10 mm、1.18%、0.53%。试验结果表明:割台高度控制系统运行稳定,为大豆低损收获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小型联合收割机 大豆割台 仿形机构 高度控制 多级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蚕豆种质资源抗赤斑病鉴定与评价

植物保护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蚕豆赤斑病是世界上蚕豆生产区的重要病害,我国蚕豆赤斑病主要危害东南沿海及长江流域蚕豆产区,常造成严重产量损失。本研究对146个蚕豆种质资源连续3年进行了抗赤斑病田间自然发病鉴定和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田间鉴定结果表明,146个参试材料中有抗病(R)材料8个,分别是‘TC-1’‘YC-1’‘YC-2’‘YC-3’‘YC-4’‘通180501’‘通蚕鲜8号’和‘通20606’,中抗(MR)材料49个,感病(S)材料77个,高感(HS)材料12个。离体接种鉴定结果表明,146个参试材料中有中抗(MR)材料28个,感病(S)材料80个,高感(HS)材料38个。综合田间自然发病和离体叶片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现为中抗及以上水平的材料有24个,可以这些材料为基础开展蚕豆抗赤斑病育种。

关键词: 蚕豆 赤斑病 田间鉴定 人工接种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曙厉蝽和益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生物技术通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曙厉蝽(Eocanthecona concinna)和益蝽(Picromerus lewisi)是农林业害虫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资源,为了解其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与差异,探究益蝽亚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对两种蝽类天敌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定及分析。【方法】通过测序后拼接、校正、注释获得两种蝽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利用最大似然法构建了基于益蝽亚科昆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rotein-coding gene, PCG)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结果】曙厉蝽和益蝽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分别为18 740 bp(GenBank登录号:OR979468)和17 181 bp(GenBank登录号:OR972558),均包括13个PCG、2个核糖体RNA基因(rRNA)、22个转运RNA基因(tRNA)和1个控制区,基因排列与典型的蝽科昆虫相同。曙厉蝽和益蝽线粒体基因组控制区均位于rrnS和trnI之间,长度分别为3 862和2 438 bp,结构差异较大,均包含了不同长度的随机复制区域。对比益蝽亚科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和PCG序列的相似度,结果显示同属之间相似度较高,益蝽不同样本PCG序列的相似度超过98%。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益蝽属(Picromerus)的昆虫聚为一支,曙厉蝽、叉角曙厉蝽(E. furcellata)、黑曙厉蝽(E. thomsoni)(GenBank登录号:OP920755)聚为一支,曙厉蝽属与益蝽属的亲缘关系最近,两个属与疣蝽属(Cazira)亲缘关系较远。【结论】明确了两种蝽类天敌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构建了益蝽亚科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与传统分类学鉴定结果一致。

关键词: 曙厉蝽 益蝽 线粒体基因组 益蝽亚科 系统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LAF-Seq技术的辣椒抗炭疽病QTL定位分析及SSR分子标记开发

南方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利用SLAF-Seq技术对辣椒抗炭疽病QTL进行定位分析,开发与炭疽病抗性QT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辣椒抗炭疽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抗病材料PPTC26-3-1-1-1-1-1和感病材料1287为亲本构建F2代群体,并采用SLAF-Seq技术进行分子标记开发,构建高密图遗传连锁图谱。结合表型数据,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辣椒果实转色期的炭疽病抗性进行QTL分析。利用Microsatellite(MISA)在定位区间识别SSR位点。【结果】从亲本和子代样品共获得423351627条Reads,其中,来自PPTC26-3-1-1-1-1-1和1287分别为8130516和6621396条,F2代群体120个子代样品的平均Reads数量为34049987个。构建包含4671个SNP分子标记、分布于12个连锁群、总图距为1567.53 c M、平均图距为0.34 c M的辣椒高密度遗传图谱,检测到1个炭疽病抗性相关的QTL(Ca R10.1),位于10号连锁群上187930592~189766111 bp物理区间内。共有23个基因定位在关联区域内,根据基因功能注释,其中1个基因编码假定晚疫病抗性蛋白同源物R1B-23异构体X2,1个基因编码PPR蛋白,可能与辣椒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相关。在关联到的QTL区间内开发出SSR分子标记T482,在F2代群体中的验证结果显示,T482引物在F2代群体单株中扩增结果与表型鉴定结果一致。F2代群体抗病和中抗单株中有53株具有抗病亲本的条带,有25株同时具有抗病亲本和感病亲本的条带;F2代群体感病单株中,有42株具有感病亲本的条带。【结论】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将辣椒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定位于10号连锁群,在关联区间开发出SSR分子标记T482,可初步鉴别辣椒果实转色期炭疽病抗性,同时结合针刺接种法鉴定,可提高鉴定的准确率。

关键词: 辣椒 SLAF-Seq 遗传图谱 炭疽病 QTL SSR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秸秆青贮对肉羊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文章旨在探究辣椒秸秆青贮(Chili?straw?silage,CSS)对肉羊生长性能、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肠道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将80只健康的杜×湖杂交[(31.53±1.98)kg]肉用公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试验日粮分别饲喂添加0%、4%、8%、16%的CSS,试验为期63?d。结果显示:CSS对肉羊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 <0.05),8%?CSS组末重(FBW)显著提升6.98%(P <0.05),4%和8%?CSS组平均日增重(ADG)分别显著提升9.95%和16.87%(P <0.05),4%~16%?CSS组DMI分别显著提升4.10%、6.15%和5.13%(P <0.05),8%?CSS组料重比(F/G)显著下降9.17%(P <0.05),16%?CSS组F/G较对照组显著下降6.21%(P <0.05),较8%?CSS组显著提升16.93%(P <0.05)。8%?CSS组C12:0、C13:0、C14:0、C15:1、C16:1、C18:1、C18:2和C20:5含量显著上调(P <0.05);8%和16%?CSS组饱和脂肪酸C16:0、C20:0、C20:1、C20:2、C20:3含量显著上调(P <0.05)。十二指肠,8%?CSS组IgA和IgG含量显著提升(P <0.05);空肠,8%?CSS组IgM和IgG含量显著提升(P <0.05),16%?CSS组IgG含量显著降低(P <0.05);回肠,8%?CSS组IgM含量有效提升,16%?CSS组IgM含量显著降低(P <0.05)。结论 :补充8%的辣椒秸秆青贮能提高肉羊肠道免疫,改善其肌间脂肪酸组成,并提高其生长性能。

关键词: 辣椒秸秆 青贮 生长性能 脂肪酸 免疫球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糖基化明胶-藻油微胶囊性能表征及其贮藏稳定性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糖基化明胶作为保护材料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藻油微胶囊,分别以麦芽糊精-明胶糖基化产物、低聚甘露糖-明胶糖基化产物、2种糖基化明胶(质量比1∶1)混合、明胶(为对照)作壁材制备藻油微胶囊MG、OG、MOG、GE。测定微胶囊基本理化性质,考察微胶囊及其乳液的冻融稳定性和复水性和氧化稳定性。结果显示,MOG的藻油包埋率最高为93.45%,复水性、乳液冻融稳定性、溶解性和分散性较好,随贮藏时间延长,MOG的过氧化值上升和二十二碳六烯酸保留率下降最慢,预测货架期最长。该研究表明2种糖基化明胶混合可进一步提升作为藻油微胶囊壁材的保护效果,为藻油微胶囊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糖基化 微胶囊 冻融稳定性 氧化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粒径聚乙烯微塑料对赤子爱胜蚓的代谢毒性

中国环境科学 2025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赤子爱胜蚓为试验生物,以蚯蚓个体生长及繁殖、代谢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CYP)亚酶活力和小分子代谢物(代谢组)响应为指标体系,从个体到分子跨尺度水平探讨不同粒径(小粒径30~50μm、大粒径125μm)、不同浓度(0.5,2.5,10,20g/kg)聚乙烯微塑料的代谢毒性.暴露试验结果表明,小颗粒聚乙烯更易在蚯蚓体内停留及持续累积,其对生物体的危害更大;大颗粒聚微乙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蚯蚓的繁殖.代谢组试验结果提示,不同粒径微塑料聚乙烯胁迫下,基于代谢组学识别出的前12位重要代谢物的响应明显不同,聚乙烯的粒径大小对其毒性效应有显著影响.在小粒径高浓度(10,20g/kg)聚乙烯胁迫下,7个重要代谢物(L-甲酰犬尿氨酸、雄甾烷二酮、雄烯二酮、二十二碳五烯酸、(5Z, 8Z, 14Z)-11, 12-二羟基二十碳-5, 8, 14-三烯酸(11,12-DHET)、肌醇及全反式维甲酸)的水平比对照显著增加20.5%~70.2%.小粒径聚乙烯可引发蚯蚓炎症反应及神经代谢紊乱效应,并对其渗透调节代谢产生损害;CYP2B6及CY2C9活力显著被诱导的现象揭示了蚯蚓自身具有一定解毒功能.在大粒径聚乙烯(浓度为0.5~20g/kg)胁迫下,蚯蚓CYP2B6及CYP3A4活力与对照组相当,但多数代谢物(L-甲酰犬尿氨酸、雄甾烷二酮、雄烯二酮、3’-磷酸腺苷、肌苷与黄嘌呤)的水平,相比对照显著降低20.0%~77.3%,抑制蚯蚓荷尔蒙生成,进而影响繁殖发育.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繁殖 炎症 神经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性甘薯淀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薯淀粉常作为粉丝和粉条等食品加工原料,具有稳定和增稠作用.但受其固有性质的限制(如热稳定性差、淀粉糊透明度低等),难以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而改性(如物理法、化学法、酶法及复合法等)能赋予甘薯淀粉良好的功能、流变学和加工特性(如抗老化性、淀粉糊透明度高、凝沉性小、冻融稳定性好、抗酸性和成膜性好等),可用于改善食品的物化特性、质构特性及食用品质.该文首先分析了甘薯淀粉的结构及性质,并总结了改性方法,最后概述了甘薯淀粉在食品工业(从粉丝、面制品、调味料及其他食品等方面)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扩大甘薯淀粉资源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薯淀粉 改性方法 结构 应用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滋味是评定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为探索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该文通过检测分析绿茶主要呈味物质组分及含量,结合主成分及滋味物质贡献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庆针形绿茶味感表现浓醇而鲜爽,总体品质较好.主要品质指标:水浸出物含量在45.2%~49.6%,多酚含量在14.7%~21.6%,游离氨基酸含量在2.8%~5.6%,咖啡碱含量在3.4%~4.7%(均为质量分数).主成分分析表明,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12种氨基酸组分和没食子酸(gallic acid,GA)、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3个组分为重庆针形绿茶滋味主要特征成分.而通过滋味物质贡献度[浓度/阈值(dose-over-threshold,Dot)]分析出天冬氨酸、谷氨酸、GA、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ECG、EGC、儿茶素(catechin,D/L-C)对滋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滋味成分聚类分析表明永川、巴南两地的针形绿茶聚类效果较好.该研究为重庆针形绿茶品质成因及品质改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针形绿茶 主成分分析 滋味物质贡献度 滋味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贮运品质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重庆黔江主栽羊肚菌品种"七妹"为试材,研究紫外(UVC)不同处理时间对生鲜羊肚菌感官品质、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相关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次生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in UVC处理4℃贮运2 d, 4 d, 6 d, 8 d, 10 d,感官品质评分分别比对照提高10.15%, 14.29%, 15.38%, 40.05%和57.14%;褐变度分别比对照减少15.21%, 25.33%, 37.86%, 35.17%和44.46%;可溶性蛋白分别比对照增加10.29%, 2.87%, 13.96%, 12.26%和12.51%;SOD酶活性保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4.54%, 24.46%, 23.72%, 5.54%和7.49%;CAT酶活性保持率分别比对照提高3.45%, 23.69%, 5.64%, 15.24%和41.16%;MDA累积程度分别比对照减少6.31%, 11.36%, 10.02%, 5.61%和13.80%.另外,20 min和40 min UVC处理与对照相比上述指标效果均不如30 min UVC处理效果显著. 30 min UVC处理可作为生鲜羊肚菌主栽品种"七妹"贮运配送的优选方案.

关键词: 生鲜羊肚菌 UVC处理 贮运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