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红心柚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等量氮磷钾养分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对红心柚化肥减量配施管理及优质高效生产意义重大。2018年在重庆丰都连续开展3年田间试验,设置常规施肥(FP)、有机肥替代常规施肥25%(75%FP+25%OF,氮磷钾有机替代比例均为25%)、有机肥替代常规施肥50%(50%FP+50%OF)、优化施肥(OPT)、有机肥替代优化施肥25%(75%OPT+25%OF)、有机肥替代优化施肥50%(50%OPT+50%OF),共6个处理,分析各处理红心柚叶片果实养分状况、产量和土壤养分变化。结果表明:(1)相比于FP,有机肥替代处理显著提高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随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加。(2)有机肥替代处理叶片氮及果实磷、钾养分浓度较FP分别增加1.2%~8.5%及21.3%~48.9%、1.29%~14.8%,叶片磷、钾和果实氮无明显影响。(3)各有机肥替代处理产量增加1.2%~30.3%,产量构成上,单株挂果数增加了0.4%~32.2%,单果重无明显变化。(4)红心柚产量随有机替代比例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最优产量对应的有机肥替代比例为26%;肥料运筹上,最优产量对应的氮、磷、钾养分基施比例分别为52%、52%、50%。(5)相比于FP,有机肥替代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明显降低,而固酸比和糖酸比显著增加,随有机替代比例的增加均呈增加趋势。综上所述,等氮磷钾养分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通过优化红心柚生产的肥料运筹、提高叶片和果实养分状况、改善果园土壤化学性质,实现了植株地上部-地下部养分需求的系统高效匹配,进而提高红心柚的产量和品质。


贵州省高山组不同玉米品种生产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 》 2023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贵州省不同地区种植的玉米新品种,2020年选用ZH1904、金白玉8号、裕单199、新中玉4号、金禾901、水金玉3号这6个玉米品种,以西抗18为对照,在贵州省6个试验点(试点)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玉米品种在6个试点的平均产量为9 781.95~11 167.05 kg/hm~2,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表现为ZH1904>新中玉4号>水金玉3号>裕单199>金禾901>金白玉8号>西抗18,其中对照品种西抗18的平均产量最低,为9 781.95 kg/hm~2;ZH1904(11 167.05 kg/hm~2)和新中玉4号(11 164.20 kg/hm~2)平均产量居前两位,均较对照西抗18增产14%以上,增产点率均为100.0%。参试品种百粒重表现为ZH1904>新中玉4号>金禾901>水金玉3号>金白玉8号>西抗18>裕单199,其中ZH1904和新中玉4号百粒重较高,分别达到39.5 g和38.9 g;裕单199百粒重最低,只有34.7 g。综上所述,ZH1904和新中玉4号表现最好,可以考虑推广种植。


有机农业对蔬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Meta分析
《中国瓜菜 》 2023
摘要:基于数据整合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了有机农业对不同地区蔬菜生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揭示不同田间管理措施对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能够降低蔬菜产量14.5%,同时显著提高蔬菜维生素C含量34.8%,提高可溶性糖含量39.5%,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32.2%。露地栽培管理方式下有机农业提高可溶性糖含量46.3%,提高幅度高于设施栽培。与其他类型蔬菜相比,有机农业降低叶菜类蔬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以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的幅度均最高,分别为23.9%、34.3%、53.9%;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氮肥施用量>250 kg·hm-2时,有机农业提高蔬菜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幅度均最高,分别为4.9%、33.2%。相比于其他区域,北美洲地区降低产量幅度最小,为11.4%。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是有机农业条件下促进蔬菜产量形成的主要因素,土壤速效钾含量和pH值是提升蔬菜品质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有机农业是提高蔬菜品质,实现蔬菜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产模式。


施用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对不同高粱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 》 2023
摘要:为研究控释尿素对重庆地区高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该地区高粱生产中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于2020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开展了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晋渝糯3号、金糯粱4号、国窖红1号和红缨子,研究施用控释尿素(C)和普通尿素(U)对不同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晋渝糯3号和金糯粱1号成熟期的SPAD值和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控释尿素处理显著高于普通尿素处理;国窖红1号和红缨子开花期的SPAD值,普通尿素处理显著高于控释尿素处理;各品种开花期叶面积指数,普通尿素处理显著高于控释尿素处理;晋渝糯3号和金糯粱1号开花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普通尿素处理显著高于控释尿素处理.施用控释尿素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晋渝糯3号和金糯粱1号的产量表现差异显著,分别增加9.13%和6.92%,穗粒重表现差异显著,分别增加7.66%和5.30%,成熟期的茎粗显著增加;国窖红1号和红缨子差异不显著,各品种的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与施用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控释尿素使杂交高粱植株农艺性状得到改善,提高了茎粗和穗粒重,最终促使产量增加,但常规高粱的产量差异不显著.表明控释肥在杂交高粱上的施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产量的提高,可作为杂交高粱生产中的推荐施肥方式.


优化氮肥管理条件下西南地区高产优质大白菜品种筛选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西南地区蔬菜系统氮肥用量大、产量水平不高,优化氮肥管理和筛选适宜的蔬菜品种对西南地区蔬菜提质增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基于优化氮管理策略对该地区不同蔬菜类型的影响尚不清楚,因此,以西南地区典型的 6 个大白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设置不施氮和优化施氮两个氮水平,明确优化氮管理对不同大白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品质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西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大白菜品种,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大白菜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处理相比,优化施氮条件下,大白菜总产量提高了 130%~289%,显著提高了植株养分吸收,同时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 5.0%~38.3%,类黄酮含量降低了 4.5%~275.0%,显著提高了大白菜营养质量指数.优化氮肥管理条件下,不同大白菜品种对氮肥的响应程度不同,山东四号和丰抗 70 大白菜品种对氮肥响应程度最大,属于氮素高效型品种,其产量、氮肥利用率、氮素累积量、磷素累积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其他品种 4.0%~42.0%、44%~225%、10.6%~61.4%、12.9%~52.6%和 1.2%~8.3%,且对中微量营养元素也有较好地吸收,其中丰抗 70 品种的钙、镁、锌累积量最高,山东四号品种的铁、锰累积量最高.总体来看,山东四号和丰抗 70 品种在产量、养分吸收、氮肥利用率和品质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品种.因此,这两种大白菜品种适宜在西南地区推广种植.


稻鸭共育下硅肥对精量穴直播水稻茎秆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精量穴直播水稻下,硅肥与稻鸭共育互作对水稻茎秆结构、抗倒伏性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为稻鸭共育适应直播水稻模式,实现高产抗倒栽培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方法]以渝香优8133、渝香203、渝两优86、C两优华占和黄华占为试验材料,设不施硅肥+不养鸭(CK)、不施硅肥+养鸭(D)、施硅肥+不养鸭(S)和施硅肥+养鸭(DS)4个处理,分析水稻茎秆力学特征、形态结构、物质积累与茎秆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关系.[结果]与CK相比,D、S和DS处理产量分别增加3.2%~21.4%、3.2%~6.5%和9.6%~17.8%,其中DS处理下渝香203、渝香优8133和C两优华占分别增加9.9%、17.8%和9.6%,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D、S和DS处理的倒伏指数分别较CK降低8.8%~12.4%、8.0%~13.6%和12.2%~30.2%,其中以DS处理降幅达显著水平,品种间趋势一致.DS处理下,茎秆折断弯矩较CK提高11.4%~44.7%,是倒伏指数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品种间渝香优8133、渝香203和渝两优86归因于断面模数增大,C两优华占和黄华占归因于弯曲应力增强.与CK相比,DS处理提高了精量穴直播水稻基节茎、鞘充实度、茎粗和壁厚,增加了抽穗期和成熟期单茎鞘干重,提高了茎秆质量和折断弯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长、下部节间和中部节间与倒伏指数显著正相关,茎秆折断弯矩与基部节间茎、鞘充实度、茎粗、壁厚及抽穗期和成熟期单茎干重显著正相关.[结论]稻鸭共育下施用硅肥可增强基节粗度和壁厚,提高节间茎鞘充实度和茎秆质量,进而增强精量穴直播水稻茎秆机械强度和抗倒伏性.
关键词: 精量穴直播水稻 抗倒伏 产量 稻鸭共作 硅肥 形态结构


滴灌施肥对不同类型蔬菜和果树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定量分析滴灌施肥对我国蔬菜和果树产量、水肥利用效率和品质等的综合影响,探究了不同田间管理措施的效果差异,为优化果蔬系统综合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在知网、万方数据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以“滴灌”、“果树”、“蔬菜”、“产量”、“水分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品质”等为主要关键词检索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全国滴灌施肥相关的文献77篇,获得了357组有效样本数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滴灌施肥的蔬菜和果树产量分别增加了7.99%和6.71%,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48.9%和63.1%,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50.6%和119.0%。滴灌施肥显著改善果蔬品质,但效果不同。滴灌施肥的蔬菜Vc含量增幅较果树高17.3%,但可溶性固形物增幅低7.05%。滴灌施肥对蔬菜和果树产量、水氮利用率和品质的影响因施氮水平、灌溉水平、作物类型和栽培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在施氮量200~400 kg/hm~2、灌溉量200~400 mm的设施栽培条件下,滴灌施肥对茄果类和瓜果类蔬菜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品质的提升效果较好。在施氮量150~300 kg/hm~2、灌溉量250~500 mm条件下,滴灌施肥对落叶果树产量、水分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果实品质的提高效应更显著。【结论】茄果类和瓜果类蔬菜以及落叶果树适宜采用滴灌施肥技术,其他类型蔬菜和果树应慎用。
关键词: 滴灌 蔬菜 果树 产量 氮肥偏生产力 田间管理措施


十八个玉米杂交组合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南方农业 》 2023
摘要:为探明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18个玉米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8个玉米杂交组合出苗至采收天数为113~124 d,株高为280~329 cm,穗位为109~152 cm,穗长为14.0~19.9 cm,穗粗为4.8~6.3 cm,秃尖长为0.4~3.0 cm,穗行数为14.8~22.4行,行粒数为32.3~44.1粒,百粒重为25.1~37.5 g,出籽率为83.2%~88.9%,产量在7 051.5~10 285.5 kg·hm-2;玉米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百粒重>穗长>穗粗>行粒数>穗位高>株高>出籽率>秃尖长>出苗-采收>穗行数;百粒重是影响玉米杂交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穗长、穗粗,穗行数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表明在重庆地区要选育出高产玉米杂交品种,应在育种中着重考虑百粒重、穗长、穗粗三个性状的选择.


头季稻刈割时间对饲草产量、品质和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作物研究 》 2023
摘要:为研究头季水稻的刈割时间对青贮饲草产量、品质和再生稻产量的影响,以黄华占、渝香203和渝香优8133为材料开展大田试验,设置头季稻倒4叶期、倒2叶期和齐穗期3个刈割时间处理,分析各处理头季稻饲草产量、青贮饲草营养化学和饲用品质及再生季水稻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头季全株青贮饲草产量和干饲草产量随刈割时间推迟呈显著增加趋势,至齐穗期达到最大值,各品种饲草产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渝香优8133、渝香203、黄华占。推迟刈割时间,黄华占体外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降低,而渝香203和渝香优8133呈增加趋势,至齐穗期达到51.3%~52.7%。推迟刈割时间,头季饲草粗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灰分含量呈增加趋势。再生稻产量表现为倒4叶期刈割处理最高,齐穗期刈割处理最低,各品种产量表现为渝香优8133>渝香203>黄华占。综上所述,如以收获再生稻稻谷为主,头季稻宜在倒4叶期刈割,如以提高饲草—再生稻两季总体效益为目标,头季稻宜在齐穗期刈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