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26条记录
重庆地区玉米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重庆项目组于2015-2016年在重庆市石柱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奉节县、武隆县、秀山县、云阳县、潼南区、合川区、江津区和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这12个重点区县75个乡镇的181个村开展了农作物资源的系统调查与收集,并向重庆市其他区县以普查的形式进行了优异资源的征集,通过这两种方式共收集到资源1379份,其中玉米地方品种122份。本文对收集到的重庆玉米地方品种资源的分布区域、特点和特异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从玉米资源的水平分布来看,收集的资源多分布于重庆的东北、南部和武陵山地区,中西部地区资源分布较少;从玉米资源的垂直分布来看,收集的资源多分布于800~1000 m的中山和1200~1600 m的高山地区。收集的玉米资源籽粒多为硬粒型,籽粒颜色多为白色。收集的特异玉米地方品种中,大籽黄高抗穗粒腐病;野鸡爪根系发达,具有极强的耐瘠性;铁籽白、青壳早、金黄早食用品质良好,具有良好的淀粉加工特性。这些资源对现代玉米品种在品质、抗逆性、适应性和营养高效利用等性状方面的改良具有较强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玉米地方品种 重庆 资源分布 特异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芳纯月季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芳纯月季为材料进行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芳纯月季茎段最佳消毒处理方法为先用70%的乙醇溶液处理30s后,再用0.1%HgCl_2溶液+Tween-20浸泡处理15 min.丛生芽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是MS+3mg/L 6-BA+0.1mg/L TDZ+0.1mg/L IBA,增殖系数达6.52.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MS+0.1mg/L IBA.炼苗后幼苗移栽到泥炭和珍珠岩(4∶1)中,移栽驯化成活率能达到96%.

关键词: 月季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沼灌年限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分析

环境科学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沼灌年限稻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明确稻田耕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不同沼灌年限的响应,本文原位系统采集了不同沼灌年限的稻田土壤,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沼灌年限稻田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沼灌年限的增加,土壤pH值逐渐下降,有机质、硝态氮、磷酸盐等养分逐渐累积.沼灌不利于水稻产量的形成.高通量测序技术较全面和准确地反映了不同沼灌年限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纲、目、科、属这5个水平上的分布,在沼灌稻田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表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沼灌年限的增加,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也逐渐降低.典型对应分析的结果表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F=2.67,P=0.09)是影响沼灌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

关键词: 沼液 稻田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杂柑新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柑橘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方法,为筛选适合栽培的优新杂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重庆市4个区县5个引进的杂柑新品种及当地1个主栽杂柑品种的外在品质和内在品质主要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因子分析法及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金块’‘沙斯塔金’和‘尤斯迈特金’在开州的果实综合品质评分高于‘W.默科特’,具有在开州推广的潜力。‘金块’‘沙斯塔金’‘探戈’‘塔荷金’‘尤斯迈特’在江津的果实综合品质评分皆高于‘W.默科特’,皆有在江津推广的潜力。‘金块’‘沙斯塔金’‘探戈’‘尤斯迈特’在奉节的果实综合品质评分高于‘W.默科特’,具有在奉节推广的潜力。总体上,‘金块’的果实综合品质最佳,‘沙斯塔金’‘塔荷金’和‘尤斯迈特金’的果实综合品质表现居中,而‘探戈’和‘W.默科特’的果实综合品质表现劣于其他4个品种。【结论】因子分析结合聚类分析可实现柑橘品质的综合评价,为筛选优新柑橘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晚熟杂柑 果实品质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大巴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调查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重庆大巴山区野生猕猴桃资源的分布现状和遗传多样性,进一步保护和挖掘有价值的野生种质资源,本试验在重庆大巴山野生猕猴桃聚集区开展实地调查、采集,重点分析该地区野生猕猴桃果实特异性和多样性。结果显示:重庆大巴山野生猕猴桃集中分布在海拔978~1758 m的高山上,以中华、美味及两者混杂类型分布为主,另有软枣、显脉和硬齿猕猴桃等野生资源分布,该区域以城口县野生猕猴桃资源最为丰富。果实性状分析显示了重庆大巴山野生猕猴桃有着丰富的表型性状多样性,SSR标记从DNA层面也印证了这一点。采集的41个野生资源按成熟期分类可分成3类:早熟资源5个、中熟资源34个和晚熟资源2个。有14个资源的可溶性固形物达到15%以上,4个资源的VC含量达到200 mg/100 g以上。另外,根据资源特异性筛选出5个有较高应用价值的野生资源。重庆大巴山地区蕴含的丰富野生猕猴桃资源可为猕猴桃人工驯化、品种改良提供种质资源。

关键词: 资源调查 野生猕猴桃 果实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精准扶贫的农村电商发展创新研究

农业经济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下,农村电商的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帮扶效率。通过对农村电商发展的优势以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机制,提出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策略,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农村电商 发展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叶片表皮结构对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的影响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番茄为试材,对番茄叶片表皮细胞、绒毛和根毛进行研究。通过手撕叶片和切片,电镜观察番茄叶片表皮细胞、绒毛及根系根毛生长情况。试验表明,抗病品种的绒毛比感病品种的绒毛多,其品种之间的细胞变化不大,没有明显差异;抗病品种根毛比感病品种的根毛多、壮;观察研究正常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叶表皮结构,试验表明,叶片上下表皮绒毛数没有明显变化,植株感病后,其叶片表皮细胞变化较大,细胞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并观察到感病叶片的叶脉有明显的变形邻近筛管分子的伴细胞。

关键词: 番茄 叶片表皮结构 黄化曲叶病毒病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注射式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蛋中三聚氰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注射式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禽蛋中三聚氰胺的含量。禽蛋样品用乙腈提取后,加入无水硫酸镁和氯化钠,离心后,上清液用正己烷除脂。以丙基乙二胺和石墨化炭黑为分散固相吸附剂,进行注射式分散固相萃取,过滤后,滤液用氮气吹干后再进行衍生化。在气相色谱分离中采用DB-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在质谱分析中采用定时选择性反应监测模式。三聚氰胺的质量浓度在5.0~200.0μg·L~(-1)内与其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测定下限(10S/N)为2.4~3.5μg·L~(-1)。以空白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为80.3%~103%,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0.60%~8.9%。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禽蛋 三聚氰胺 注射器 分散固相萃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空间统计的重庆市水稻生产地理集聚时空演变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掌握农作物区域地理种植格局动态变化是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2000—2015年重庆市属区县水稻生产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排序方法、空间统计方法剖析了16年来重庆水稻种植时空分布特点、不同区县时空演变的趋同性和相异性、区域水稻种植重心的转移特征、重庆水稻产业的地理集聚程度与分布的演化路径,以量化重庆市水稻生产的空间演化格局与动态。结果表明,16年间重庆市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存在波动,2007年以前水稻面积不断下降,2008年后面积逐渐恢复;在研究的各个时段内,无论单产、面积占比还是总产,重庆市的水稻生产均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的特征。重庆市以区县为统计单位的水稻生产可分为大面积高单产、小面积高单产、大面积低单产、小面积低单产4个类型;重庆市水稻产量重心位于区域西南部,但逐年向东北方向偏移;重庆水稻产业表现出高值聚集的特征,但空间聚集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空间均质化程度提高。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种植技术发展、政策引导等影响水稻产业的集聚格局,在今后的工作中需针对区域特征进行水稻种植规划和优化管理。

关键词: 重庆市 水稻生产 集聚特征 重心转移 空间统计 排序方法 空间均质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柑橘种植业技术效率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中国柑橘种植业的技术效率、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柑橘种植行业效率评价和政策引导提供借鉴。[方法]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利用我国8个柑橘主产省市2007—2015年的柑橘种植经营的面板数据,分类测算了柑橘种植技术效率、时序演变规律,并对影响因素了进行了分析。[结果](1)柑橘种植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橘类生产技术效率整体平均水平高于柑类,柑类的生产种植技术效率由0. 26提升到0. 85,橘类的生产种植技术效率在0. 83-0. 95区间窄幅振动;(2)柑橘生产种植技术效率存在区域差异,东部省份和西部省份的柑类生产种植平均技术效率基本持平,中部省份的柑类种植生产技术效率相对处于低位,而西部地区的橘类生产技术效率整体上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3)化肥和农药为主的直接物资与服务投入对柑橘产出的增长效果具有负效应;(4)橘类的种植经营中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柑类的规模经济效应不显著。[结论]技术进步在柑橘生产种植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单纯的依靠化肥、农业和劳动的投入增长,会带来效率的损失;生产规模的提高有助于柑橘生产的技术效率提升;在柑橘生产种植需要转换增长动能,更加注重柑橘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绿色属性,提升生产经营规模,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技术效率的提高,进而促进柑橘种植者的收入水平,实现产业扶贫的目标。

关键词: 柑橘种植 技术效率 趋势分析 随机前沿模型 超越对数生产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