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青贮玉米新品种'渝青386'选育与栽培技术
《分子植物育种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贮玉米是生产奶、肉等畜产品重要的饲料来源,选育高产、优质、抗逆青贮玉米新品种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渝青386'是以自选系'B313'为母本,'渝P54'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利用杂种优势选育而成的青贮玉米新品种.两年多点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1 122.2 kg/hm2,一年多点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8 810.4kg/hm2,比对照品种'雅玉青贮8号'分别增产14.6%、13.4%.该品种抗大、小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和茎腐病.全株粗蛋白含量9.19%,淀粉含量30.66%,中性洗涤纤维含量40.47%,酸性洗涤纤维含量20.65%.通过连续三年试验,各项相关指标表明'渝青386'具有品质优、高产、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对推进粮改饲结构调整,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农业节本增效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互联网+"在农业转型升级中的应用研究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22
摘要:互联网+农业是创新农业发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农业电商、农业众筹应用、农业物联网及农业大数据等众多平台及手段,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和技术支撑,能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促使传统农业焕发新的生机,是新形势下农业创新发展及转型升级的助推器.


砧用茄子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抗病性鉴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70份砧用茄子种质资源的19个植物学性状进行调查,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及青枯病、根结线虫病、黄萎病等茄子生产中3种主要土传性病害的抗性鉴定,对现有砧用茄子种质进行评价,以期为茄子砧木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9个植物学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15.90%~73.05%,平均为46.11%,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0.325~2.008,平均为1.155,其中,单果重变异系数最高(73.05%),主茎粗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指数为2.0083.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有7个,累计贡献率76.55%,其中,第4主成分(植株刺因子)、第5主成分(茎粗因子)与嫁接操作便利度和植株生长势相关.聚类分析将参试种质分为3个类群:第I类群和第Ⅲ类群全是栽培种,但主茎色、叶缘、果色、果实大小等性状差异明显;第II类群包含4份栽培种和20份野生近缘种,主茎粗最高(20.42 mm),果实最小(平均果长3.79 cm、果粗4.60 cm、单果重73.38 g).抗病性鉴定筛选出高抗青枯病种质22份、高抗根结线虫病种质11份、高抗黄萎病种质7份,其中,高抗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的种质3份(BW9、LJ-7、Ng1-052),高抗根结线虫病和黄萎病的种质4份(Ng1-003、喀西茄、蒜芥茄、水茄),这些种质可为茄子抗病育种提供抗源.最后,根据植物学性状和抗病性鉴定结果,筛选出生长旺盛、嫁接操作方便的多抗栽培种种质3份(LJ-18、Ng1-015和Ng1-013),为培育优质、多抗茄子砧木奠定基础.


精喹禾灵对魔芋园土壤生态及魔芋安全性评价
《农药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精喹禾灵使用后对魔芋园土壤生态系统的毒理效应及对魔芋安全性的影响,筛选小宗作物魔芋的适用除草剂.[方法]测定精喹禾灵使用后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及其在魔芋和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结果]在高于56.25 g a.i./hm2剂量处理下,精喹禾灵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而各剂量处理对真菌没有影响.不同剂量处理后,精喹禾灵对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表现出先抑制后恢复的过程;低剂量精喹禾灵对土壤脲酶表现为激活作用,高剂量处理则表现出抑制作用;各剂量处理对过氧化氢酶表现为激活作用,随后逐渐恢复正常.精喹禾灵在魔芋和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5,对魔芋安全.[结论]精喹禾灵在≤56.25 g a.i./hm2剂量应用时,对魔芋园土壤生态及魔芋作物未表现出显著的毒理风险,可以安全应用.


光质在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中的调控作用
《南方农业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光质在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中的调控作用,为精确解答生产中血橙果面花色苷着色规律和研发血橙提质增效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血橙果实进行遮光处理,采用可见光(390~780 nm)、紫外+可见光(300~780 nm)、长波紫外线(365 nm)和中波紫外线(311 nm)在果实转色期间照射,以不作照射的遮光果实为对照,动态测定各处理血橙果皮中总花色苷和可溶性糖含量,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果皮中7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血橙转色期间,遮光条件下经对照、可见光和长波紫外线照射的果实,其果面均无花色苷着色;紫外+可见光和中波紫外线照射果实,其果面在照射46 d时均呈现花色苷着色,果皮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78和1.75 mg/kg,照射61 d时,果皮花色苷含量分别为8.78和6.15 mg/kg.试验期间,对照和各补光处理的血橙果皮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持续累积,尤其在紫外+可见光、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光质照射下,果皮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可见光处理.转色期间,血橙果皮中7个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4CL、CHS、DFR、ANS、UFGT、GST和Ruby)在不同补光条件下的表达量均呈增长趋势,尤其在紫外+可见光和中波紫外线照射果实中,上述7个基因在各采样期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同期其他处理,补光61 d时果皮中7个基因的表达量分别比同期其余处理至少高2.42和2.76倍、26.46和23.91倍、46.68和44.24倍、10.94和9.70倍、2.09和2.09倍、42.84和36.28倍、5.58和4.99倍.[结论]中波紫外线是诱导血橙果皮花色苷合成的真正光质,血橙转色过程中,其激发果皮中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的大量表达,促进果糖、葡萄糖的快速积累,最终促成花色苷在果皮中的快速合成.
关键词: 光质 花色苷 血橙 果皮 中波紫外线(UVB)


乡村振兴背景下重庆市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探讨
《南方农业 》 2022
摘要: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做好农村商业体系建设工作,促进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服务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是拉动重庆市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自2010年以来,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升,消费能力不断增加,农村商贸体系持续健全,农村消费市场活力竞相迸发,但仍存在农村商贸流通效率不高、品牌市场打造不够精深、农村人口减少、市场主体投资意愿不强等问题.建议从完善农村商贸体系、推动农村品牌市场化营销、开展消费促进行动和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入手,促进重庆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消费市场 现状 问题 对策建议 重庆市


根瘤菌肥对秋播鲜食蚕豆根系结瘤和产量的影响
《南方农业 》 2022
摘要:西南秋播区是我国最大的蚕豆主产区,但目前生产上仍然缺乏根瘤菌肥。以重庆市鲜食蚕豆为对象,比较了不同根瘤菌肥对蚕豆根系结瘤、生物量积累和产量的效应。结果初步表明,施用豆粕型菌肥R5最有利于蚕豆根系结瘤和地下部生长,单株根瘤数为109.83个,地下部生物量为230.2 kg·hm-2,分别比CK高165.4%和40.8%。但R5菌肥处理无法将对根系的促进作用转化为生物量和鲜荚产量的提升。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R3的蚕豆总生物量、株高和鲜荚产量的表现最优,总生物量、株高、鲜荚产量分别为1 731.0 kg·hm-2、80.6 cm和8 213.3 kg·hm-2,分别比CK高28.0%、21.6%和23.5%,但该菌肥的根瘤数低于R5。因此,蚕豆根瘤菌肥的筛选不仅要注重根系结瘤,还需要兼顾提升根瘤实际固氮能力和氮素向地上部的转运。


菌渣栽培基质下不同施肥水平对羽衣甘蓝观赏性状及光合色素的影响
《南方农业 》 2022
摘要:利用菌渣基质盆栽羽衣甘蓝,研究不同施肥水平下(0、3、4、5、6g·株-1)的羽衣甘蓝观赏性状及光合色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菌渣基质栽培下,施用复合肥均有效提高了羽衣甘蓝的观赏性状指标和光合色素水平.羽衣甘蓝株高、茎粗、开展度、叶片数等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均呈增加的趋势;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羽衣甘蓝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绿素a/b比值基本呈现增加的趋势.综上,菌渣作栽培基质原材料,配合复合肥可以有效满足羽衣甘蓝生长的养分需求,可作为羽衣甘蓝栽培基质推广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