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品种(模糊匹配)
66条记录
重庆加工型辣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辣椒杂志 2018

摘要:重庆是辣椒集中消费区和调味品生产的重要区域。近年重庆加工型辣椒基地面积增长较快,常年种植3.3万hm~2左右。通过优化品种区域布局,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增强重庆辣椒原料的供应能力,促进辣椒制品加工业的发展等举措,重庆加工型辣椒产业在农业增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当前生产中仍存在单位面积产量及比较效益偏低等问题,建议适度规模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品种优化与应用、技术攻关与示范,开发高附加值辣椒加工产品,以促进重庆加工型辣椒产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加工型辣椒 品种 技术 产业现状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型辣椒新品种‘艳椒435’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艳椒435’是利用雄性不育系‘481-4-1A’为母本,恢复系‘1019-2-1-1-1-1’为父本培育的三系杂交加工型辣椒新品种。中晚熟,生长势中上,平均株高85.6 cm。始花节位15.0节。果实朝天单生,小羊角形,果长7.9 cm,果宽1.5 cm,果肉厚0.16 cm,平均单果质量8.1 g,生物学成熟果红色。皮薄,辣味强。对病毒病和疫病具有较强抗性,中抗炭疽病。高产,平均鲜椒产量26.44 t·hm~(-2)。

关键词: 辣椒 加工型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带状套作复光后不同大豆品种干物质积累模型与特征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套作下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的干物质积累特征,本研究共采用14个高、中、低产量水平的大豆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大豆产量类型品种与玉米套作,复光后的干物质积累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干物质积累量为32.99 g·plant?1,较中、低产类型分别高26.82%和91.51%(两年均值)。2)不同产量类型大豆复光后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复光后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和平均干物质积累速率呈高产类型>中产类型>低产类型,高产类型大豆最大干物重积累速率的时间大致在复光后41~42 d,中低产类型则在复光后33~37 d;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干物质渐增期天数、积累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快增期和缓增期的积累速率和积累量均显著高于中、低产类型。3)产量与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时间、平均干物质积累速率、渐增期的持续时间及干物质增量、快增期平均积累速率及干物质增量、缓增期平均积累速率及干物质增量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表明,套作下高产类型大豆复光后较强的干物质积累优势主要表现在复光后渐增期,而复光后渐增期较强的干物质积累能力主要在于其较长的渐增期持续天数。

关键词: 套作 大豆 产量水平 品种 光照恢复 干物质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动果园建设初探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

摘要:本文介绍了移动果园里种植桃、柑橘类等14个品种的营养土的配制和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移动果园 品种 营养土 栽培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工型辣椒新品种‘艳椒426’

园艺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加工型辣椒新品种‘艳椒426'是以‘754(2)-1'为母本,‘75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植株生长势强,平均株高102.0 cm,始花节位15节。果实朝天,单生,小尖椒形,果长6.0 cm,果宽1.0 cm,果肉厚0.1 cm,平均单果质量4.8 g,生物学成熟果红色。皮薄,味辣。中晚熟,平均鲜椒产量为25.5 t·hm~(-2)。对病毒病和疫病具有较强抗性。

关键词: 辣椒 加工 一代杂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个草莓品种在重庆城郊大棚栽培的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重庆城郊地区气候条件且品质优良的草莓品种,对引进的10个草莓品种的物候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品质、产量和抗病虫性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越丽、红颜和太空3个草莓品种在重庆城郊大棚种植中,果实经济性状好,品质优,可在重庆城郊观光采摘园中示范推广,其他品种的适宜性相对较差,尚待进一步试验探索。

关键词: 草莓 品种 重庆 比较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区十七个油菜品种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南方农业 2015

摘要:对2013—2014年度长江上游区十七个个油菜品种试验结果,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研究油菜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形成贡献大小顺序为:每果粒数>一次有效分指数>全株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株高>千粒重,不同品种的不同农艺性状对油菜生产力的影响不尽一致,一次分枝数和每果粒数对单株产量影响极显著,特别是每果粒数极显著地控制着油菜生产力,一次分枝数和全株角果数的增加也能有效提高油菜产量。

关键词: 长江上游区 油菜 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5年重庆市审定和推广的水稻品种分析

中国稻米 2015

摘要:对重庆市审定和推广水稻品种的选育模式、品种成分、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的水稻育种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为重庆市水稻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重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芽变新品种渝佛桃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渝佛桃是冬桃芽变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204.4 g,最大单果重315.4 g;果面鲜红色或浓红色,果面茸毛少,左右不对称;黏核,近果皮果肉白色,中心部果肉呈放射状红色,肉质硬、致密,汁液丰富,风味甜,有浓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0%,总糖含量10.48%,可滴定酸含量0.25%,可食率73.58%;在重庆市,果实8月中下旬成熟。2013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鉴定。

关键词: 品种 渝佛桃 早果 优质 芽变 冬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0724优质桑叶茶加工关键工艺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杀青及干燥是桑叶茶品质形成的关键。试验比较了6种杀青工艺、4种干燥工艺对桑叶茶品质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原料标准及品种制成的桑叶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汽热-微波杀青(投叶量4 kg/min、蒸汽温度120℃、蒸汽时间85 s、热风温度150℃、热风时间70 s;微波功率14组、投叶量20 kg/h、转速800 r/min、时间55 s,100℃烘干6.5 min、烘两次)效果最好。春季以沙二×伦教109的3~6位叶制桑叶茶品质较好。试验所制桑叶茶干茶绿润、汤绿亮、鲜香甜醇、叶底绿亮。

关键词: 桑叶茶 杀青 干燥 原料标准 品种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