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59条记录
早熟柑橘新品种"渝早橙"

中国科技成果 2011

摘要:"渝早橙"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过30多年的选育,由江津地方实生甜橙"桐子柑"辐射诱变选育出的早熟甜橙新品种.2010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0年1月申请了品种保护,现已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的田间测试和资料审查.今年2月被纳入重庆市柑橘产业发展目录,并于5月进行了成果登记."渝早橙"具有以下优良性状: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保护 柑橘产业 甜橙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早熟 诱变选育 果树研究所 农业科学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长管蚜在不同物候期的3个小麦品种上取食行为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CSCD

摘要:采用刺吸电位(EPG)技术对麦长管蚜在不同物候期的3种不同抗蚜性小麦品种上的取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麦长管蚜在不同生育期小麦上取食行为差异较大,说明小麦抗性随小麦生长发育有所变化,普遍以穗期抗蚜性最高。其次,根据相关波形出现的频次与时间,可以判断出小麦品种抗蚜机制类型,供试的3种小麦品种的抗蚜机制有所不同:既有以物理抗性为主的品种,也有生化抗性为主的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小麦对麦长管蚜的生化抗性效果要优于物理抗性。

关键词: EPG 取食行为 麦长管蚜 物候期 品种抗蚜性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普洱茶中茶氨酸含量比较分析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11

摘要:对云南省5个产区的普洱茶生茶和熟茶中茶氨酸的分析结果表明,15个普洱熟茶样品中茶氨酸含量在20~104mg/100g范围内,15个普洱生茶的茶氨酸含量在628~2131mg/100g范围内;普洱生茶氨基酸含量远远高于普洱熟茶,更接近绿茶类。

关键词: 普洱茶 茶氨酸含量 测定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旋转圆盘式开沟机的改造试验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11

摘要:针对现有开沟机不能适应西南丘陵山区开沟作业的问题,通过对前置式圆盘弯刀式开沟机的技术分析和结构改造,实现农艺要求的开沟效果。田间试验表明,开沟部件田间开沟作业性能良好,工作可靠,能够基本满足丘陵山区开沟作业要求。

关键词: 开沟机 旋转圆盘弯刀式 改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对不同辣椒品种镉积累、化学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d(10 mg.kg-1)污染下,叶面喷施不同磷浓度(0、0.3%、0.5%)对不同品种辣椒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及辣椒体内Cd形态和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磷后,辣椒果实、根和叶干重和植株总干重、Cd含量及积累量在2个品种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适量喷施磷增加了世纪朝天椒果实及植株总干重,但降低了艳椒425的果实及植株总干重.喷磷使2个品种辣椒叶CAT活性先增加,然后下降,随磷水平增加,艳椒425叶SOD和POD活性呈上升趋势,世纪朝天椒叶SOD和POD活性则呈下降趋势.辣椒果实中Cd的形态以FNaCl>FHAC>FE>Fr>FHC>FW.喷磷明显降低了艳椒425中乙醇提取态、盐酸提取态和残渣态及Cd提取总量,但增加了世纪朝天椒中离子水提取态、醋酸盐提取态、残渣态及Cd提取总量.辣椒中Cd积累量以根>茎>叶>果实.喷施0.3%和0.5%磷使艳椒425果实Cd积累量和植株的Cd积累总量分别较对照降低了47.7%、58.5%和5.5%、13.1%,喷施0.5%的磷使朝天椒果实Cd的积累量也降低了23.6%.

关键词: 磷镉交互 生理特性 镉累积 镉形态 辣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茶园害虫及天敌群落多样性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品种茶园(巴渝特早、福鼎大白茶、川茶群体种)害虫群落结构及天敌种类进行一年的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茶园中害虫及天敌共有2纲,20目,41科;其优势种群基本相似,主要是同翅目和蜘蛛目;川茶群体种茶园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其他两个品种茶园,且3个品种茶园的害虫和天敌种类具有高度相似性.

关键词: 品种 茶园 害虫 天敌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针形名优绿茶揉捻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11

摘要:揉捻是生产针形名优绿茶的关键工序。文章对针形名优绿茶揉捻工序的重要性、手工揉捻方式、机械揉捻技术以及揉捻机的研究进展等做了综述,并对针形名茶揉捻工艺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 针形名茶 揉捻技术 揉捻机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杂交育种新方法探索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豌豆的杂交新方法。[方法]以豌豆杂交育种的传统方法和苏宗安法为对照方法,研究一种豌豆杂交育种新方法的育种效果。[结果]该豌豆杂交育种新方法如下:在白天露水蒸发后的任意时间段去雄,在12点到16点授粉,在授粉后的杂交花的节位套上标签,将做过杂交的分枝上除杂交花以外的所有花朵全部去除,同时去除该分枝的茎尖生长点。与传统方法相比,该豌豆杂交新方法的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以上,杂交结实成功率提高了33%。与苏宗安法相比,该豌豆杂交新方法的工作效率提高了2倍以上,杂交结实成功率提高了13%。该豌豆杂交新方法的后代伪杂种出现的几率为0。[结论]与传统方法和苏宗安法相比,该豌豆杂交新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关键词: 豌豆 杂交育种 去雄 授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超微粉碎辅助提取辣椒红素工艺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优化超微粉碎辅助提取辣椒红素工艺,采用6种提取液对辣椒红素进行提取,对比结果,选择95%乙醇作为提取液。选择液料比、微粉细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自变量,辣椒红素提取相对量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试验设计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辣椒红素提取相对量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作出响应面图,得到二次数学模型方程,确定出辣椒红素的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常温条件下,液料比7∶1,超微粉碎细度500目,提取时间14.00 min,提取次数2次。

关键词: 辣椒红色素 超微粉碎 提取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地区生态条件下的油菜产量与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 2011

摘要:根据2009—2011年重庆市23个油菜品种区试的试验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油菜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油菜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全株角果数>株高>每果粒数>千粒重>一次有效分枝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全株角果数和株高均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和全株角果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全株角果数和株高高效地控制着油菜生产力。

关键词: 油菜 产量 农艺性状 SPSS 相关性分析 重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