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59条记录
丘陵山区果园智能除草机器人结构设计与控制研究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

摘要:针对丘陵地带果园的复杂地形、多样化的种植特征与结构信息,以及现有除草机械存在的性能不稳、适应性差、智能化水平低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区果园的智能除草机器人.该机器人配备履带式底盘,采用油电混合动力系统,具有较小的整体尺寸、轻量化结构和较强的爬坡能力,并设计了可调节割刀高度的地面仿形装置.机器人通过无线通讯技术实现远程控制,应用SLAM技术构建果园三维地图、规划路径及自主导航.机器人整合了接触传感器与双目摄像头,用于探测和识别果园中的障碍物,并结合实时定位数据,优化移动路径,以实现自动避障功能.最后,在丘陵山区果园的实际环境中对智能除草机器人的结构性能和导航避障能力进行了测试与评估.结果表明,智能除草机器人满足设计要求,即底盘转向圆半径≤1.5 m、导航精度≤2 cm;除草作业速度0~5 km/h、漏割率≤5%、避障率≥95%.

关键词: 丘陵山区果园 除草机器人 结构设计 控制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渝地区油菜轻简机械化制种技术简介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油菜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川渝地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为了满足成渝地区扩种油菜的需要,提高该地区油菜制种轻简化、高效化栽培技术,结合我国油菜种植现状及成渝地区油菜种植现状,从制种前期准备、播种及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成渝地区油菜制种轻简化、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并对未来农业进一步走向轻简化和智能化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油菜制种 轻简化 机械化 成渝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淀粉加工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

农产品加工 2024

摘要:甘薯淀粉加工废水中富含蛋白质、多糖、脂肪及无机盐等多种物质,有机物浓度高、p H值低、处理难度大是甘薯淀粉及其制品规模聚集效益发展的瓶颈所在。通过介绍甘薯淀粉加工废水来源及其水质特点,并详细阐述处理甘薯淀粉加工废水常见的生物技术、物理化学技术、资源回收技术及组合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总结如何低耗高效地处理甘薯淀粉加工废水,以期为促进甘薯淀粉及其制品行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薯淀粉 废水 处理技术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肥下种植绿肥对青花椒生产增效减排的影响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24 CSCD

摘要:发展现代绿肥可有效引导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探究优化施肥下种植绿肥对重庆青花椒高产高效、绿色低碳生产意义重大.2021-2022年在重庆市江津区开展田间试验,以九叶青花椒为试材,对比研究椒农常规管理和优化施肥下种植绿肥对青花椒产量、年生长干物质累积量及品质、绿肥生物量及养分累积量、椒园土壤化学性质、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常规管理,优化施肥下种植绿肥显著提高椒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种植光叶苕子、箭筈豌豆、白三叶和紫云英分别显著提高青花椒产量51.2%、17.3%、4.52%和4.03%,并可提高青花椒麻味物质浓度10.7%~24.6%、挥发性芳香油含量10.7%~22.7%,其中光叶苕子和箭筈豌豆处理下椒园实现增收3 871~21 968元/hm2;环境效应评价结果显示,种植绿肥明显降低椒园年生产周期活性氮损失13.8%(氮足迹17.0%~42.9%)和温室气体排放量12.7%(碳足迹16.2%~42.2%).基于青花椒产量、品质综合效应、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多指标综合分析,优化施肥下种植光叶苕子或箭筈豌豆是保障重庆青花椒优质高产高效、绿色低碳生产的适宜模式.

关键词: 九叶青花椒 绿肥 优化施肥 高产优质 增效减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微粉碎对羊肚菌粉品质特性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超微粉碎对羊肚菌粉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制备羊肚菌粉,研究不同超微粉碎时间对羊肚菌粉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溶出的影响。[结果]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增加,羊肚菌粉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中位粒径D50逐渐降低,超微粉碎5 min后可达到微米级别;超微粉碎后颗粒大小更加均匀,粉体色泽更明亮;休止角、滑角、持油力分别在超微粉碎5,10,10 min时达到平衡点,继续增加超微时间无显著性变化。持水力在超微粉碎5 min达到最大后逐渐降低,振实密度和堆积密度呈降低趋势;随超微时间的延长,多糖含量不断增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超微粉碎15 min时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超微粉碎对羊肚菌粉的物化性质有显著影响,可根据实际加工需求和目的选择超微粒径。

关键词: 羊肚菌 超微粉碎 理化性质 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媒体信息技术在重庆番茄产业中的应用发展现状及对策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聚焦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入剖析其应用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并提出促进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对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新媒体内容质量;加大资金投入与拓展融资渠道;构建完善的协同合作机制;提高数据分析与精准营销能力。

关键词: 番茄产业 新媒体信息技术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重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茶产业关键技术"系列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策略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式,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影响力和潜力,吸引了大量用户和内容创作者的关注与参与。短视频凭借其短小精悍、直观形象、传播迅速的特点,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推手。以“重庆茶产业关键技术”系列短视频为例,从创作思路(垂直领域选题、专业模式生产、线性结构叙事、真人实景出镜)、拍摄手法(构图方式、色彩搭配、光影运用、场景布置)、制作技巧(视频剪辑技巧、音效处理技巧、字幕处理技巧)等方面探讨了农业技术类短视频的内容生产要点,并提出其传播策略:拓宽传播渠道,提升覆盖面;优化话题标签,实施精准推送;设计精美封面,打造视觉亮点。

关键词: 重庆茶产业关键技术 短视频 内容生产 传播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的毒力作用及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通过滤纸药膜法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异色瓢虫的非靶标毒性,并利用捕食功能反应模型评价其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异色瓢虫具有较强毒力作用,LC50为25.216mg/L。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处理前后,异色瓢虫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 II型,但模型参数发生变化,4龄幼虫,雌、雄成虫在受到杀虫剂LC10处理后,攻击率分别降低18.61%,28.03%和10.41%;猎物处理时间分别提高61.54%,23.08%和25.00%;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降低49.62%,41.52%和28.33%。LC20处理后,攻击率分别降低21.99%,26.67%和14.30%;猎物处理时间分别提高107.69%,76.92%和91.67%;日均最大捕食量分别降低62.44%,58.56%和55.28%。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异色瓢虫的捕食功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对4龄幼虫捕食能力影响更大。结果能够帮助筛选与异色瓢虫兼容的化学杀虫剂以便更好发挥异色瓢虫的作用。

关键词: 氯虫苯甲酰胺 亚致死效应 非靶标毒性 捕食能力 搜寻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金顶侧耳无性阶段分子鉴定和显微形态观察

菌物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采自昆明植物园生长在云南松腐朽树桩上的一簇野生菌丝,运用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确定其为侧耳属真菌金顶侧耳Pleurotuscitrinopileatus,借助体视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分别观察到金顶侧耳无性菌丝和无性孢子的形态特征。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该金顶侧耳菌株的无性菌丝体由具有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占主体,并具有3种无性孢子形成方式,第一种是由双核菌丝侧面分化出短且无分枝的分生孢子梗,并在其顶部形成球形的双核分生孢子,直径为1.50–4.57μm;第二种是由双核菌丝侧枝分化产生椭圆形的双核粉孢子,直径为1.17–3.99μm,或圆柱形的双核粉孢子,大小为2.78–5.40×1.57–3.03μm,第三种是由单核菌丝侧枝分化产生链状圆柱形单核粉孢子,大小为3.71–6.70×3.60–4.02μm。本研究首次对金顶侧耳无性菌丝和无性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关键词: 侧耳属 无性生殖 分生孢子 粉孢子 形态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变频揉捻对永川秀芽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适合永川秀芽加工的最优变频揉捻工艺,以‘福鼎大白茶’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加工永川秀芽,研究了不同揉捻频率处理对其感官品质、色泽属性、生化成分、滋味属性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固定频率(B6)相比,变频揉捻处理茶样的感官品质均有所提升,综合得分以中揉中速-重揉慢速揉捻所制茶样(B5)最高(92.75分),B1~B5的干茶亮度增加,B4、B5的绿度显著高于其他绿茶,而黄度、色彩饱和度和色调彩度显著低于其他绿茶;变频揉捻可增加永川秀芽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叶绿素b含量;重揉快速(B4)会增加茶汤苦涩味,固定频率(B6)茶汤酸味、咸味高而鲜味低,最佳变频揉捻(B5)有利于茶汤鲜味增加、酸味降低;永川秀芽的香气组成主要以醇、醛、酯类为主,醇类物质种类最多,含量最高,变频揉捻后,酯类、酮类含量增加,烯类、其他类含量减少。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不同揉捻频率所制永川秀芽的香气差异物质有11种,分别是二甲基戊酸甲酯、壬醛、3-己烯-1-醇、β-芳樟醇、1-戊醇、顺-茉莉酮、二甲硫、α-杜松烯等,变频揉捻技术对醇类香气成分影响较大。

关键词: 变频揉捻 永川秀芽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