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重庆地区多抗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南方农业 》 2017
摘要:选择重庆市生产上主要品种,以渝单8号为对照,在高密度种植、不防治病虫害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抗病虫性、倒伏率、产量指标的综合调查分析,筛选适宜重庆地区生态条件下的多抗玉米品种。结果初步表明,长玉18、新玉503、渝单30综合性状优良,比对照增产3.87%~8.70%,且田间抗纹枯病好、玉米螟发生轻,推荐重庆地区生产上使用。金穗888、巨龙998、绵单1256虽然产量较高,分别增产12.55%、6.5%、2.37%,也可应用于生产,但巨龙998倒伏率大、虫害发病偏高,金穗888、绵单1256则对主要病害纹枯病抗性不强,发病率达到20%,在增产品种中属于高风险性品种,栽培选择上应慎重。


基于学习曲线的重庆茶产业创新研究
《南方农业 》 2017
摘要:通过建立和分析学习曲线模型,发现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于学习曲线效应的数值。学习曲线效应数值的提高能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创新则是提高学习曲线效应数值的有效手段。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既通过提高学习曲线效应的数值来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又直接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针对重庆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制度创新建议:加大支持力度,创新茶叶生产运作模式,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出技术创新建议:强化科技支撑,推行标准化栽培、加工和管理,强化培训功能作用。


野花组合在重庆地区的应用初探
《中国园艺文摘 》 2017
摘要:于2016年11月~2017年8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种植6个野花组合,并观察其景观效果。结果表明:除烂漫江南外,流星花园、矮生组合、粉色组合、加州之旅、炫彩组合5个组合在重庆均表现较好,可在自然风景区、城市公共景观绿地、居住区等场所应用;野花组合中宿根花卉所占比例会影响当年景观效果,组合中菊科植物具有一定的优势,应根据实际需求及自然条件选择不同配比的组合。


近10年重庆两系水稻应用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与三系杂交水稻相比,两系水稻具有育种效率高、繁制种成本低、丰产优势强、品质相对优等优势,近年来在以重庆为代表的长江流域稻区得以迅速发展。为明确重庆市两系稻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统计了2006—2015年10年间重庆市两系水稻的种植面积、主推品种及两系品种的审定情况。结果显示,10年间两系稻在种植面积上呈明显的增长态势,2014年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7.2%,推广面积最大的两系水稻品种是‘Y两优1号’和‘深两优5814’。在品种推广上,两系主导品种比例由2006年的5.9%上升到2015年的31.3%,且两系主导品种全为优质稻品种;在品种审定上,10年间重庆市审定(认定)的两系稻品种几乎全部为市外育种单位选育的品种,重庆市内农业科研单位在两系稻品种审定上一直保持着零的记录。


重庆部分地区的种质资源调查荞麦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重庆项目组,于2015年10月至11月初在重庆市巫山县、奉节县和石柱县3个县开展了农业生物资源的系统调查,通过深入村社和农户,调查了解作物种类与品种多样性情况,收集和挖掘古老、特有和稀少种质资源。本次调查共收集到农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341份,其中粮油作物136份、蔬菜86份、果树57份、茶树5份、烟草22份、牧草30份、麻类5份。本文重点介绍在粮油作物中的荞麦种质资源调查和资源收集情况,在收集到的19份荞麦资源中,既有珍稀、古老的地方品种,也包括特有野生资源。荞麦承载了彝族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荞麦的古老、珍稀和特有种质资源正在流失,建议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在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的同时,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对古老、珍稀和特有的荞麦种质资源,进行农户或原生境保护,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种质资源基础。
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南方农业 》 2017
摘要:立足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实际,全面深入分析当前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重庆市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相关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