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hongqing(模糊匹配)
282条记录
不同水稻品种对重庆地区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宜重庆地区种植的高产、温室气体低排放水稻品种。【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观测重庆地区主推的6个水稻品种(中浙优H7、渝两优华占、Q香优352、神农优446、渝香优8133、渝香203)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通量,收获期测定水稻产量,并对比其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结果】在6个水稻品种中,仅中浙优H7的CH4排放通量呈双峰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收获期;其余5个品种的CH4排放通量均呈单峰趋势,且峰值均出现在抽穗期—灌浆期。不同品种的CH4排放总量为175.77~274.10 kg/ha,其中,Q香优352的CH4排放总量最低,而渝香优8133排放总量最高,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下同)。N2O的明显排放峰出现在稻田落干后,排放总量为-0.100~0.464 kg/ha,各品种间的N2O排放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渝香优8133的N2O排放总量为负值。不同品种水稻产量为4.94~8.20 t/ha,其中Q香优352产量最高,渝两优华占产量最低,二者间存在显著差异。全球增温潜势分析显示,中浙优H7的全球增温潜势最高,达7.67 t CO2e/ha,而Q香优352的全球增温潜势最低,为4.98 t CO2e/ha。不同水稻品种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0.61~1.54 t CO2e/t,其中Q香优352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而中浙优H7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高。【结论】综合考虑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情况,Q香优352产量最高,且CH4排放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更适宜在重庆及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甲烷 氧化亚氮 温室气体排放 水稻产量 重庆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3年-2024年重庆市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上海农业科技 2025

摘要:为筛选出适合重庆市种植的抗逆性强、产量高、出油率高的优质冬油菜品种,特选用13个油菜新品种,于2023年—2024年在重庆市潼南区开展了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庆油11’‘辛黄1号’‘邡油777’的田间综合表现较好,均较对照品种‘蓉油18’极显著增产20.0%以上,可将这3个品种作为优良品种在重庆市进一步示范推广。

关键词: 油菜 新品种 产量 比较试验 重庆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地区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重庆地区具有丰富多样的毛豹皮樟老鹰茶种质资源,由于当前老鹰茶基础研究不够深入,加之重庆地区老鹰茶资源现状不清楚及保护意识薄弱等问题,严重制约重庆老鹰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给重庆老鹰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支撑,介绍了重庆市老鹰茶的资源分布与保护现状、品质特性与利用情况等,分析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科学合理采摘,提升老鹰茶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强生态保护,构建老鹰茶种质资源核心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老鹰茶区域品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重庆老鹰茶遗传背景与优异种质筛选研究”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老鹰茶 种质资源 现状 保护利用 对策建议 重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及对策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

摘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持续激发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活力、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重庆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要素支撑不够、组织管理不规范、资产运营管理不强、质量效益不高、发展动能不足等困境。对此,应持续深化强村富民综合改革,加强政策和制度供给,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加快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 强村富民 重庆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地区A级绿色食品苦瓜栽培管理技术简介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苦瓜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认识的深入,我国苦瓜生产发展迅速,栽培面积逐年扩大。为了规范重庆市苦瓜生产,保障苦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多年示范推广经验,从地块选择、良种选用、播种育苗、合理密植、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重庆地区A级绿色食品苦瓜生产技术。

关键词: 苦瓜 绿色食品 生产技术 重庆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佳"杨梅在重庆地区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中国南方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早佳”杨梅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从浙江省兰溪市“荸荠种”杨梅园中利用芽变选育出的早熟新品种,2014年起,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引种至重庆,开展引种观察和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早佳”杨梅在重庆地区树势中庸,成熟果实紫黑色,平均单果质量11.8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2%,可滴定酸含量0.98%,可食率93.22%,在重庆低海拔区域5月下旬成熟,较“荸荠种”杨梅成熟期提早约7 d。“早佳”表现出早熟,抗病,耐高温,果实酸甜适中等特性,适合在重庆适宜地区种植。

关键词: 杨梅 “早佳” “荸荠种” 重庆 引种 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高山高原蔬菜产业发展研究

长江蔬菜 2024

摘要:蔬菜是“菜篮子”保供的民生基础产业,也是重庆农业重点支柱产业。自20世纪90年代起,面对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三峡工程库区蓄水带来的困难局面,刚刚直辖的重庆,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为提高地产蔬菜自给率和品种均衡性,开始对不同海拔区域蔬菜基地进行梯次布局和品种结构调整,但出现了新优品种覆盖率低、规范技术推广面小、基地设施配套不足、产业链条延伸不够等问题。重庆高山蔬菜将以产业布局更加优化、科技创新更加强劲、政策扶持更加有效、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为导向,不断提高产业地位与产业效益。

关键词: 重庆 高山蔬菜 生产 问题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地区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敏感性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高效科学防除重庆地区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L.) Scop.,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了不同马唐种群对2种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的ED50和相对抗性倍数(RI)。结果表明,不同马唐种群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相对敏感种群除外);DJSP02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分别表现为中抗(RI=8.78)和低抗(RI=2.10),其ED50分别为377.31 g/hm2和37.97 g/hm2;DJSP03对噁唑酰草胺、烯草酮分别表现为低抗(RI=3.18)和中抗(RI=7.56),其ED50分别为136.84 g/hm2和136.93 g/hm2,均已产生了正交互抗性。因此,在对重庆地区抗性马唐种群进行防除时宜与其他类型的除草剂混用或交替使用。

关键词: 马唐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类除草剂 敏感性 重庆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被子植物新资料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

摘要:重庆地处川东-鄂西地区的核心地带,是中国植物多样性研究热点地区之一,摸清重庆被子植物资源本底,对重庆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团队通过形态观察、解剖以及与现有标本和文献进行比较,对重庆四面山植物标本进行整理。确定了重庆桔梗科(Campanulaceae)1新记录属——同钟花属(Homocodon D.Y.Hong),以及5新记录种:同钟花[H.brevipes(Hemsley) D.Y.Hong]、湖南杜鹃(Rhododendron hunanense Chun ex Tam)、伞花落地梅(Lysimachia sciadantha C.Y.Wu)、河边绶草(Spiranthes sunii Boufford&Wen H.Zhang)和毛叶鼠李(Rhamnus henryi C.K.Schneider),其中4种为我国特有分类群。前述结果说明完善重庆及其周边区域植物种类多样性基础数据还需深入野外考察和对现有标本、历史文献进行整理。

关键词: 新记录属 新记录种 被子植物 植物多样性 重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媒体信息技术在重庆番茄产业中的应用发展现状及对策

南方农业 2024

摘要:聚焦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及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深入剖析其应用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并提出促进重庆番茄产业新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发展的对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新媒体内容质量;加大资金投入与拓展融资渠道;构建完善的协同合作机制;提高数据分析与精准营销能力。

关键词: 番茄产业 新媒体信息技术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重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