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 罗红玉
作者: 罗红玉 1 ; LUO Hongyu 2 ; WU Quan 1 ; 吴全 2 ; ZHONG Yingfu 1 ; 钟应富 2 ; YUAN Linying 1 ; 袁林颖 2 ; ZHANG Ying 1 ; 张莹 2 ;
作者机构: 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重庆永川402160
2.重庆市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永川402160
关键词: 针形名茶;做形工艺;热力学;品质变化
会议名称: 第二届国际茶学院所长会议
主办单位: 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科院
页码: 00000046-00000061
摘要: 试验分析了针名茶做形过程中热力学及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前期,针形名茶含水量无显著变化,叶温迅速升高,热容量、熔迅速增加,在第3min,分别达最高值4.88kJ/(kg·℃)、173kJ·kg-1;中期,含水量逐步减少、叶温逐渐上升,热容量保持较高水平,焓迅速减少;后期,含水量减少较快,叶温升高缓慢,热容量及焓迅速减少.做形中的熵变不断减少且大于零,整个过程是不可逆的,脱水速度较快,平均为2.78%/min.做形虽有利于针形名茶外形品质的形成,但对其色泽品质及主要理化成分具有负影响,且过度做形对其综合感官品质不利.因此,做形温度宜先高后低,前期高温利于快速提升叶温,后期低温可避免茶叶焦糊.
分类号: TS272.4
- 相关文献
[1]蒸青针形名茶造型与焙香关键技术研究. 周正科,袁林颖,钟应富,邓敏,敬廷桃. 2009
[2]振动理条频率对针形名茶品质影响研究. 罗红玉,吴全,钟应富,袁林颖,张莹,杨娟,邬秀宏. 2015
[3]茶叶振动理条机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分析. 罗红玉,钟应富,吴全,袁林颖,张莹,杨娟,邬秀宏. 2015
[4]针形名优绿茶揉捻工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莹,周正科,钟应富,袁林颖,邓敏,邬秀宏,唐敏. 2011
[5]针形名茶连续自动化理条机组控制技术研究. 钟应富,吴全,李中林,罗红玉,王奕,袁林颖,杨娟,邬秀宏. 2019
[6]夏秋季针形名茶加工技术研究. 彭萍,李中林,胡翔,侯渝嘉,吴全,邓敏,尹旭敏,敬延桃,徐进. 2008
[7]蒸青针形名茶造型与焙香技术研究. 周正科,袁林颖,钟应富,邓敏,敬廷桃. 2008
[8]蒸青针形名茶焙香关键技术. 周正科,袁林颖,钟应富,邓敏,敬廷桃. 2008
[9]蒸青针形名茶造型关键技术. 周正科,袁林颖,钟应富,敬廷桃,邓敏. 2008
[10]干燥工艺对重庆沱茶原料茶贮藏品质的影响. 罗红玉,王奕,钟应富,袁林颖,杨娟,张莹,王杰,邬秀宏. 2018
[11]高大平房仓储粮品质变化与储粮环境的关系. 崔晋波,周蕊,邓永学,王进军,高立洪,余伟.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重庆针形绿茶滋味特征及主要贡献物质
作者:杨娟;袁林颖;王杰;王廷华;吴全;徐泽;钟应富
关键词:针形绿茶;主成分分析;滋味物质贡献度;滋味特性
-
重庆地区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建议
作者:李解;戴前莉;杨娟;肖富良;袁林颖;翟秀明;侯渝嘉
关键词:老鹰茶;种质资源;现状;保护利用;对策建议;重庆
-
老鹰茶挥发油研究进展
作者:袁林颖;杨娟;陈善敏
关键词:老鹰茶;挥发油;提取;成分;功效
-
乳酸菌的健康功效及其在发酵茶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善敏;王奕;常睿;罗红玉;袁林颖;杨娟
关键词:乳酸菌;健康功效;夏秋茶;生物转化;发酵茶叶
-
电驱式青贮饲料打捆裹膜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冯斌;张涛;梁涛;张莹;唐兴隆;王关平
关键词:农业机械;青贮饲料;缠线机构;打捆裹膜;有限元;试验
-
变频揉捻对永川秀芽品质的影响
作者:常睿;罗红玉;王奕;陈善敏;张莹;张丽;李欢欢;钟应富
关键词:变频揉捻;永川秀芽;品质
-
老鹰茶生产加工技术简介
作者:陈善敏;杨娟;袁林颖;王杰;邬秀宏
关键词:老鹰茶;繁殖;栽培;加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