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Output(模糊匹配)
124条记录
沼肥深施对果园土壤性质及柑橘产量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紫色丘陵区柑橘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化深松,并根据深松沟的数量灌施沼肥(每增加一条深松沟增施45t/hm2沼肥),研究沼肥深施对柑橘园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土壤养分和柑橘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柑橘园合理施用沼肥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5个处理:(1)CK:单施化料;(2)T0:未深松+沼肥45t/hm2;(3)T2:2条深松沟+沼肥135t/hm2;(4)T3:3条深松沟+沼肥180t/hm2;(5)T5:5条深松沟+沼肥270t/hm2。结果表明,沼肥施用提高了土壤中0.25~2mm水稳定性团聚体的数量,降低了<0.25mm微团聚体的数量,且随着深松沟和沼肥施用量的增加,2~5mm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数量显著提高;在0-20cm土层中,T3、T5的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分别较CK和T0提高了27.6%~29.9%和12.2%~14.2%。0-20cm土层中各处理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其他两个土层。在0-20cm土层,T3、T5的有机质含量较CK和T0分别提高了1.46~2.90g/kg和5.00~6.44g/kg。T5显著提高了各土层的全氮含量;T3、T5能显著提高0-20cm和20-40cm土层的全磷含量以及20-40cm土层全钾含量。2014-2015年T3、T5均较CK显著提高了试验果园的柑橘产量,平均产量分别为3.57×104,3.66×104 kg/hm2,平均增产4.20%,7.02%;各处理固酸比表现为T3>T5>T2>T0>CK;T5显著提高了Vc含量4.39,4.48g/100ml。丘陵区果园行间深施180~270t/hm2沼肥不但能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养分含量,而且持续2年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确保了柑橘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为沼肥深施提高土壤肥力以及果树产量、果园肥水合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沼肥深施 柑橘果园 土壤肥力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两系不育系的育种应用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水稻是重庆市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两系杂交水稻因育种效率高、种子生产成本低、品种稻米品质好等优势,近年来成为水稻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明确两系水稻杂交组合遗传特性,选择了渝优系列代表性恢复系11个,分别与两系不育系‘C815s’、‘深08s’配制两系杂交新组合,对新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组合实际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815s’组合在株高、产量、稻瘟病抗性等性状上优于‘深08s’组合,而‘深08s’组合则在生育期、有效穗、稻米品质等方面优于‘C815s’组合。研究结果为两系亲本的创制及两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水稻 两系不育系 配合力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量对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南方农业 2016

摘要:为了确定适宜的高粱秸秆还田量,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秸秆还田量处理,研究其对后茬油菜田土壤化学性状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酸盐、硝态氮、铵态氮、缓效钾含量增加,随覆盖量的增加其增加幅度不尽相同。秸秆还田量为6390 kg/hm~2时,土壤磷酸盐、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达到最大。秸秆还田提高油菜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且随秸秆还田用量增加产量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其中以958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高粱秸秆为6390~9585 kg/hm~2是比较适宜的秸秆覆盖还田量。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 养分 油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常规水稻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从50年代的水稻矮化育种到70年代的杂种优势利用,产量性状改良一直是水稻育种的第一目标,在杂交稻选配成功后的二十多年里所推出众多品种的单产潜力并未明显超过早期培育出来的水稻品种,而常规育种由于新种质资源的不断拓展与应用,其产量不断得到提高,部分常规稻品种的产量水平超出杂交水稻。为明确常规稻与杂交稻品种的产量差异性,重新评价和定位常规稻品种。以相同遗传背景的常规稻与杂交稻组合为比较对象,比较分析了12个组合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研究结果显示,12组常规稻与杂交稻的的对比试验中,杂交种产量明显高于常规种的占总数的41.7%,常规种产量高于杂交种的占16.6%,二者产量差异不明显的占总数的41.7%。部分常规品种在产量上与同类型杂交稻产量相当甚至高于杂交稻,这为常规稻的遗传育种及其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常规稻 杂交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川东南冬水田单季籼稻高效施氮技术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川东南冬水田地区水稻主推品种‘川香9838’为材料,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单季籼稻的高效施氮技术。结果表明:水稻的干物质积累总量、氮积累总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氮肥适量后移做穗肥有利于水稻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有利于提高氮农学利用效率和表观利用率,有利于平衡增加水稻产量各构成要素,实现足穗、大穗高产。其中,m(底肥)∶m(穗肥)=6∶4的前氮后移方式较m(底肥)∶m(蘖肥)=7∶3的传统施氮方式增产水稻3.60%~7.11%。从兼顾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的角度,川东南冬水田地区水稻生产可采用中氮水平(10 kg/666.7 m2)结合m(底肥)∶m(穗肥)=6∶4的施氮方式,实际产量可达8 721.75 kg/hm2,氮农学利用效率为12.9 kg/kg,氮表观利用率为43.0%。

关键词: 水稻 冬水田 施氮量 施氮方式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探明玉米新品种‘渝单30’在重庆地区的最适播期及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播期延后,生育期天数缩短、百粒重及产量降低,株高、穗位高随播期的延后而增加,穗部性状变化不显著。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也随之增加,穗长、穗粗、茎粗、行数、行粒数等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到一定阀值后,密度增加,产量和百粒重则减少。3种播期下产量表现为A1>A2>A3,4种密度下产量表现为B3>B4>B2>B1,播期密度互作下产量表现为A1B3>A1B4>A2B3>A2B4>A3B3>A3B4>A2B2>A1B1>A2B1>A3B1。因此适当提前播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确定了A1B3是重庆地区的最佳种植配置。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脱毒水培苗田间栽培试验研究

科学种养 2015

摘要:以渝马铃薯五号为试验材料,将水培苗栽培生产的一级原种与传统微型薯栽培生产的一级原种从亩产量和种薯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培苗田间直栽原种产量为614.77kg\亩,微型薯栽培原种产量为452.17kg\亩;将原种按质量分为Ⅰ~Ⅴ级,水培苗生产的原种各等级比重为Ⅰ级18.61%、Ⅱ级23.24%、Ⅲ级32.64%、Ⅳ级15.45%、Ⅴ级10.06%,微型薯生产的原种各等级比重为Ⅰ级44.67%、Ⅱ级28.04%、Ⅲ级18.07%、Ⅳ级9.22%、Ⅴ级0%。两种生产方式对比水培苗田间直栽生产的原种亩产和总有效种薯产量都更高。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培苗 田间栽培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上游区十七个油菜品种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南方农业 2015

摘要:对2013—2014年度长江上游区十七个个油菜品种试验结果,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研究油菜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形成贡献大小顺序为:每果粒数>一次有效分指数>全株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株高>千粒重,不同品种的不同农艺性状对油菜生产力的影响不尽一致,一次分枝数和每果粒数对单株产量影响极显著,特别是每果粒数极显著地控制着油菜生产力,一次分枝数和全株角果数的增加也能有效提高油菜产量

关键词: 长江上游区 油菜 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群体产量潜力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为探讨秋洋芋/油菜套作栽培的产量潜力及其区域适应性和关键栽培技术,分析该项技术的效益表现和推广价值,2011~2012年在重庆市永川区和开县开展了该套作模式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秋洋芋/油菜套作模式在稻油轮作区域种植可增收一季秋洋芋,效益显著。两试点秋洋芋平均产量为13 567.35kg/hm2,油菜籽平均产量为2 663.25 kg/hm2,总产值达38 773.05元/hm2,纯收入23 000.55元/hm2,比净作油菜平均增收17 221.8元/hm2,增收比例达310.3%。稻田秋洋芋/油菜套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的高效栽培新技术。

关键词: 秋洋芋/油菜 套作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六个黄瓜雌性系比较试验初报

南方农业 2015

摘要:试验观测了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自选的六个黄瓜雌性系材料(2G、4CD、17G、68G、704G耐阴和100G)的植物学性状、商品性、抗病性及产量等指标,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初步认为各材料均有自身优势。建议在配置组合时,可根据不同育种目标和需求选择不同的亲本材料。

关键词: 黄瓜 雌性系 植物学性状 商品性 抗病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