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26条记录
不同等级云岭永川秀芽茶叶品质特征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永川秀芽是重庆十大名优绿茶之一,因其品质独特而闻名于国内外。为科学评价不同等级永川秀芽品质,本实验对御芽、珍芽、极川、特川和一川等5个不同等级云岭永川秀芽茶叶品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个不同等级永川秀芽感官审评总体得分与其等级高低顺序完全一致;不同等级永川秀芽分离鉴定出43种挥发性香气组分,分别为御芽27个、珍芽35个、极川37个、特川36个和一川39个,其中乙酸乙酯等21种物质为5个等级永川秀芽中共有香气组分,对构成永川秀芽风味具有重要作用,而酯类和醇类对永川秀芽特征性香气成分形成有突出贡献;不同等级永川秀芽主要滋味成分茶多酚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酚氨比与其感官评分呈显著负相关,氨基酸含量和咖啡碱含量与茶叶感官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对其滋味品质影响力为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糖(其与茶叶感官评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961、0.882、-0.945和-0.977);从5个等级云岭永川秀芽检测出23种氨基酸组份,其中鲜爽香味物质茶氨酸含量随茶叶等级升高而升高;不同各等级永川秀芽干茶色泽、茶汤和叶底没有较大差异。因此,本研究结果对云岭永川秀芽品质评价标准制定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云岭永川秀芽 茶叶 品质特征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萝卜种质遗传多样性的ISSR,RAPD与RAMP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ISSR、RAPD与RAMP 3种分子标记,对来自国内外的32份萝卜种质亲缘关系与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ISSR、RAPD与RAMP标记多态性比率分别为84.1%、86.2%及92.6%,平均每个引物产生多态性条带分别为8.6、8.3及14.1条;综合3种标记聚类分析将32份萝卜种质在遗传距离为0.30处清晰聚为2大类群,第一类群包含31份种质,均为来自国内的栽培种或姊妹系;第二类群由来自欧洲的黑萝卜MTHS单独构成,聚类结果表现与材料来源、根肉色及根形关系较为密切。3种标记综合聚类与各标记单独聚类图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聚类分析结果更加直观的反映出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图,与园艺学性状的一致性比任何单一标记更高。

关键词: 萝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DNA分子标记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振动理条频率对针形名茶品质影响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分析了振动频率对针形名茶品质的影响,对其内在相关性展开了研究,试验表明:针形名茶理条振动频率为196次/min,其茶叶外形品质、感官品质最佳,分别得分为86分,89分;其茶多酚质量分数为30.2%,氨基酸为2.1%,叶绿素为1.4mg/g,咖啡碱为4.7%.相关性分析表明:振动频率与干茶色泽、汤色、香气、滋味、叶底、感官品质、叶绿素、氨基酸质量分数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81,0.84,0.82,0.80,0.80,0.84,0.58,与茶多酚、咖啡碱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43,-0.72,与干茶、叶底-a*值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分别为0.88,0.93.

关键词: 理条 振动频率 针形名茶 品质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性处理对魔芋葡甘露聚糖特性的影响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魔芋葡甘露聚糖的粘度、稳定性和成膜性,筛选适宜水果保鲜的改性处理方法,本文以魔芋精粉为原料,分别用没食子酸(A)、马来酸酐(B)和三聚磷酸钠(C)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同时以未改性魔芋精粉(D)为对照,分析比较改性产品的粘度、稳定性,获得3种改性剂的最佳改性剂量,并对最佳改性剂量获得产品的性质及保鲜效果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各改性剂最佳剂量为:A2(没食子酸∶魔芋精粉=1∶5),B2(马来酸酐∶魔芋精粉=1∶5),C2(三聚磷酸钠∶魔芋精粉=1∶3);改性魔芋精粉溶胶的粘度、稳定性均比未改性的好;改性魔芋精粉的成膜性比未改性的好,薄膜透明均匀、强度高、弹性大;几种改性产品对樱桃的保鲜效果为C2>A2>B2>D。上述研究结果对筛选适宜水果保鲜的魔芋葡甘露聚糖改性处理具有重要技术指导作用,同时为新型膜材保鲜水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关键词: 改性 魔芋葡甘露聚糖 特性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激素对珍稀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种子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距瓣尾囊草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发芽率,更好地对珍稀濒危植物距瓣尾囊草种质资源进行保存、开发及可持续利用,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及6-苄氨基嘌呤(6-BA)4种外源植物激素对距瓣尾囊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浓度范围内,外源激素能提高距瓣尾囊草种子的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800 mg/L的GA3、100 mg/L的NAA和1 mg/L的6-BA处理效果最佳,种子的萌发率分别为63.33%、76.67%和63.33%;而高浓度的NAA和6-BA对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外源激素 距瓣尾囊草 种子萌发 发芽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梅果酒酿造酵母菌筛选研究

酿酒科技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青梅是一种营养丰富、具有多重保健功能的水果,是优质的果酒酿造原料。青梅果酒酿造,除了优质的原料外,还需要优良的酵母菌种作为酿造基础。为了筛选适合青梅果酒酿造的酵母菌株,实验以收集到的11株酵母菌为出发菌株,在改良的YPD培养基中进行发酵,以酒精产量作为初筛的主要考虑因素,其次综合考虑发酵力、总酸、残糖指标状况。参试菌株中RC212、PRLWVER和DV10的酒精度分别为4.78%vol、6.03%vol和5.03%vol,发酵力分别为8.76 g/150 m L、12.78 g/150 m L和14.98 g/150 m L,总酸分别为3.93 g/L、3.54 g/L和4.69 g/L,残糖分别为5.69 g/L、1.65 g/L和3.09 g/L的综合性能优势进入复筛。初筛菌株经过青梅果醪的发酵复筛,PRLWVER菌株的总酯含量为5.64 g/L,干浸出物含量为23.91 g/L,酒精度为12.75%vol,以及较低的残糖(2.62 g/L)和总酸(7.14 g/L),显示出优于其他菌株酿造青梅果酒的特性,可以作为青梅果酒酿造的优良菌株。

关键词: 青梅果酒 酵母菌 筛选 果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黄瓜市场品种特点及发展趋势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重庆黄瓜主导品种优势非常突出,燕白和津优1号占黄瓜总播种面积的70%~80%,其中燕白占重庆华南型黄瓜市场份额90%以上。适应性好、光皮、无瓜把、瓜条顺直、畸形瓜率低的黄瓜品种市场前景好。黄瓜在重庆地区普遍栽培,全年播种面积约 2万hm2(30万亩),年产量约55万t。因其播种面积稳定、产量高、品质好、食用方法多样,在蔬菜栽培和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全市蔬菜均衡供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起着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胺生物合成途径中两个关键酶基因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胺是一类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衰老及抗逆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就多胺合成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基因,即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SAMS)和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SAMDC)的克隆、表达,以及转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基因(SAMS)和转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基因(SAMDC)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多胺 SAMS SAMDC 基因克隆 表达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AFLP分子标记研究茶树品种新材料

西南农业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28份茶树品种及新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14对引物组合对样品进行扩增,共扩增得到851条带,多态性条带648条,多态性比率76.10%,其中有5对引物组合的多态性比率高于80%;通过聚类分析,28份供试材料的遗传关系与茶树的原产地有相关性,在相似系数为0.77时分为两个复合组和一个独立组。0302与早白尖5号、0301、0303及0310均从早白尖群体种中单株选育出来,却独立构成这个独立组,表明了其遗传特异性。

关键词: 茶树品种材料 AFLP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干制辣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干制辣椒年种植面积60万hm2,主要生产基地向经济不发达地区转移,形成了西北、西南、华北各具特色的干制辣椒产区。干制辣椒产业链长,采后增值潜力大,但相对蔬菜其他产业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我国辣椒年种植面积约150万 hm2,传统意义上北方地区以甜椒为主、南方地区以辣椒为主。辣椒除鲜食外,部分品种类型用于酱制、泡制、干制等加工,作为调味品,也可进行辣椒素、辣椒红素提取等深加工。干制辣椒曾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