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26条记录
广适优质杂交香稻渝香203保优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渝香203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所属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用自育的新型香稻恢复系渝恢2103与宜宾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香稻不育系宜香1A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香稻组合,具有广适、优质、香味较浓等优点,2006、2009和2010年先后通过重庆市、江西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8年在重庆市的推广面积超过1.5万hm2,位居全市第4名。根据渝香203父母本的特征特性,结合多年的制种实践经验,总结了其保优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渝香203 优质 香味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广适型杂交籼稻Q6优2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杂交水稻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广适型杂交籼稻Q6优28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方式,以施氮量(F)为主区(折合纯N为0、120、150、180kg/hm~2)和栽插密度(D)为裂区(12万、15万、18万、22万穴/hm~2),探讨施氮量及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150 kg/hm~2,栽插密度为12万穴/hm~2时,可有效协调好产量因子间的相互影响,从而提高Q6优28的产量;当施氮量为180 kg/hm~2,栽插密度为15万穴/hm~2时,可有效降低垩白粒率、垩白度及直链淀粉含量,从而改善Q6优28的稻米品质.综合试验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广适型杂交籼稻Q6优28种植过程中,施氮量为150~180kg/hm~2,栽插密度为12万~15万穴/hm~2时,有利于其高产优质.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施氮量 栽插密度 Q6优28 产量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种加工方式对黄瓜中10种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

农药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实验室模拟沉积农药条件下,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技术,研究了经水洗、水煮、炒制、去皮和腌制5种加工方式后,多菌灵、吡虫啉、啶虫脒、乙霉威、霜霉威、丙溴磷、氯氰菊酯、三唑磷、敌敌畏和嘧霉胺10种农药在黄瓜中的残留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5种加工方式中,以去皮处理对农药的去除效果最明显,其中丙溴磷和氯氰菊酯的加工因子(PF)均为0.04,其他4种加工方式对农药去除效果的强弱顺序为水煮>炒制、水洗、腌制;农药的log Kow(辛醇水分配系数)值跟农药的去除效果直接相关,经水洗和水煮2种加工方式处理后,农药的log Kow值越小,越易被去除。另外,水洗、水煮和炒制处理,在0~10 min内随处理时间延长农药残留量呈减小的趋势,10种农药的PF变化范围为:水洗时PF在1.00~0.62之间,水煮时PF在0.86~0.37之间,炒制时PF在1.13~0.52之间。

关键词: 加工方式 加工因子 黄瓜 农药残留 去除效果 食品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遥感的西南地区水稻种植信息提取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索西南地区水稻种植信息的有效提取方法,以重庆市永川区朱沱镇为例,根据Sentinel-2多光谱影像,结合高分一号(GF-1)影像数据选取样本分布点,构建水稻作物信息随机森林提取模型,同时分析样本地类像元光谱曲线,构建不同地类样本影像像元光谱库,并将随机森林分类结果与传统最大似然法、光谱角及基于时差的光谱角水稻空间种植信息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及精度分析.结果 显示,通过光谱角分类器提取地物精度有限,结合时差特征能够明显提高目标提取精度,而基于水稻样本信息训练构建的光谱角模型提取方法获取水稻种植面积准确率高达90.62%,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91.50%,Kappa系数达到0.83,实现了对西南地块破碎地区分散作物种植信息的有效提取,可为西南地形复杂、地块破碎地区农作物信息提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水稻信息提取 西南地区 遥感 随机森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PH算法的深松铲土壤切削过程仿真及试验研究

农机化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明深松铲土壤切削过程中切削阻力的变化规律和了解深松铲切削土壤过程情况,基于SPH方法建立了深松铲土壤深松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深松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SPH法能够直观地模拟深松铲土壤切削完整过程,最大等效应力为3. 184MPa,主要集中在与深松铲接触土壤上,仿真切削阻力为3.65 k N。通过耕整地移动式田间动态试验台进行田间试验验证,得出切削阻力为3. 542 k N,与仿真结果相比误差仅为3. 05%,验证了基于SPH法进行深松铲切削土壤过程的仿真是可行的。

关键词: 深松铲 土壤 切削 SPH 仿真 试验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抗性诱导剂对金针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金针菇为原料,研究壳聚糖、水杨酸、苯并噻重氮、茉莉酸甲酯4种抗性诱导剂对采后金针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抗性诱导剂处理金针菇后,金针菇贮藏期间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不同时期高于对照组,提高了金针菇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维持了机体活性氧代谢的平衡.同时,实验得出壳聚糖、水杨酸、苯并噻重氮、茉莉酸甲酯的最佳处理浓度分别为0.75 g/L,0.5 mmol/L,0.75 mmol/L,100μmol/L,为金针菇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数据参考.

关键词: 金针菇 抗性诱导剂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丘陵山地耐密宜机玉米品种筛选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重庆地区玉米生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益低,亟需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本研究选用市面上常用的18个玉米品种,在密植情况下,以人工实种、实收为对照,通过宜机性状调查(重播率,漏播率,灌浆速度,脱水速度,籽粒含水量,倒伏率,抗性,穗位整齐度,苞叶情况等),筛选适宜重庆丘陵山地耐密机械化生产品种.结果表明抗倒性与机收产量呈正相关,籽粒灌浆停止增长在吐丝后35~42 d之间,籽粒灌浆高峰期在前35 d左右,品种鲜重停止增长越早,籽粒脱水时间越早、成熟籽粒含水量越低.按照抗病性强、抗倒好、籽粒灌浆脱水快、含水量低、实收产量与机收产量均高的综合指标来看,渝单30、中单808、渝单8号可作为目前重庆丘陵春玉米宜机品种推荐.

关键词: 重庆丘陵山地 密植玉米品种 机播机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创制加工型辣椒抗疫病新种质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培育抗疫病加工型辣椒品种,本研究利用花药培养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assisted selection,MAS)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疫病材料PPTC54和PI201234的抗性基因导入优良自交系939、812、83-3、968和花培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 DH) H12-11,进行抗疫病新种质创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5个加工型辣椒基因型中以(PPTC54*83-3) F1诱导出的胚状体成苗率最高,可达87.1%;流式细胞仪测定36个花培再生株的DNA含量分布,其中单倍体株数占80.6%;经PCR检测,筛选出14个抗疫病DH系,且聚合抗疫病基因的各株系间农艺性状存在差异.本研究说明结合花药培养与MAS可快速创制特异育种新种质,加速育种进程.

关键词: 加工型辣椒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花药培养 抗疫病 新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葡萄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总结了重庆地区葡萄栽培中主要病虫害的病原及病症、为害症状和发生规律,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供生产实践参考,为重庆葡萄健康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葡萄 病虫害 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学杀雄油菜庆油1号在长江中游的适应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化学诱导雄性不育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庆油1号在长江中游区域的适应性,于2016-2018年连续两年度在长江中游区域的8个试验点种植.结果表明,庆油1号的生育期较短,经济性状构成合理,抗病性强,产量高,直播比移栽产量高29.6%,在长江中游区域有示范推广价值.

关键词: 油菜(Brassica napus L.) 庆油1号 适应性 长江中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