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油菜与蚕豆间作模式对油菜菌核病危害及产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18 CSCD
摘要:通过两年定点试验,研究了油菜与蚕豆间作不同行比处理对油菜菌核病发病情况、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油菜单一种植模式相比,油菜与蚕豆间作使油菜菌核病病情指数及发病率降低,油菜与蚕豆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提高。其中,油菜与蚕豆2:2行比处理的油菜菌核病发病最轻,两年发病率分别为9.16%和11.90%,病情指数分别为5.90和7.14,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两年平均分别为2 641.1 kg/hm~2和12 546.6元人民币/hm~2;其次是3:3行比。


油菜含油量的遗传与生态学研究
《农家科技(上旬刊) 》 2018
摘要:提高含油量是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的关键措施之一,高油育种是我国甘蓝型油菜育种主攻目标之一.本研究:1)3个高油品系、1个中油品种和2个低油品系为材料,采用同一母本植株相同部位不同分枝授自身花粉和另一父本花粉研究含油量母体和花粉直感效应遗传,结果表明:种子含油量主要由母体植株基因型控制,母体效应值达 0.86 ;父本花粉对F1种子含油量具有一定花粉直感效应,影响含油量平均为 1.86 个百分点,花粉直感效应值为 0.14;2)利用386份材料及连续四年国家冬油菜区域试验材料开展含油量生态学研究,结果表明:春油菜区含油量显著高于冬油菜区含油量,长江中游区含油量高于上游区,长江下游区含油量高于中游区,黄淮区含油量高于长江下游区.


不同配比复合肥和移栽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复合肥和移栽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华油杂12为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3种不同配比复合肥和2种移栽密度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移栽相比,稀植移栽的油菜根系发达,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多。施用复合肥Ⅰ的稀植移栽油菜根数、有效分枝数、有效角果数和产量的增幅最明显,分别达到了44.27%、56.83%、170. 29%和28.43%,而菌核病病情指数下降了29.73%,产量达到4 743.33 kg/hm2。[结论]施用复合肥Ⅰ的稀植移栽是最优组合,适合在山区推广种植。


无蜡粉标记不育株对油菜杂交种产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18 CSCD
摘要:在甘蓝型油菜移栽时,将不同比例的隐性质不育无蜡粉标记不育株混栽于杂交种正常株中,研究不育株率对油菜杂交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而不同不育株率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不育株率为0时,杂交种产量表现最好,其次是不育株率为5%时。产量由高到低的不育株率处理顺序为:处理7(0)>处理6(5%)>处理5(10%)>处理4(15%)>处理3(30%)>处理2(50%)>处理1(100%)。在苗情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上,不育株比正常株表现较差,不育株率对杂交种产量有一定影响,但无明显线性关系。


秸秆还田量对油菜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南方农业 》 2016
摘要:为了确定适宜的高粱秸秆还田量,试验通过设置不同的秸秆还田量处理,研究其对后茬油菜田土壤化学性状及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能使土壤有机质、全氮、磷酸盐、硝态氮、铵态氮、缓效钾含量增加,随覆盖量的增加其增加幅度不尽相同。秸秆还田量为6390 kg/hm~2时,土壤磷酸盐、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达到最大。秸秆还田提高油菜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且随秸秆还田用量增加产量有不同幅度的增加,其中以958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高粱秸秆为6390~9585 kg/hm~2是比较适宜的秸秆覆盖还田量。


2013—2014年度潼南区油菜新品种展示试验
《南方农业 》 2015
摘要:2013—2014年度,在重庆市潼南区油菜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的核心区崇龛镇薛家村实施油菜新品种展示试验,通过对17个品种田间性状、产量、抗性及经济性状等指标的观察,以筛选适宜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初步结果显示,福油508、鼎油杂3号、中油6766等品种综合性状好、油菜籽产量高,适合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福油508、中油6766等品种成熟较为整齐,适于机收作业。认为油菜生产机械化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是油菜生产轻型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长江上游区十七个油菜品种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南方农业 》 2015
摘要:对2013—2014年度长江上游区十七个个油菜品种试验结果,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产量、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研究油菜不同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形成贡献大小顺序为:每果粒数>一次有效分指数>全株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株高>千粒重,不同品种的不同农艺性状对油菜生产力的影响不尽一致,一次分枝数和每果粒数对单株产量影响极显著,特别是每果粒数极显著地控制着油菜生产力,一次分枝数和全株角果数的增加也能有效提高油菜产量。
关键词: 长江上游区 油菜 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