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相关性(模糊匹配)
14条记录
不同茶树品种(系)叶绿素荧光特性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不同茶树品种(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与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供试的12个品种(系)中,0311(6)、0305(10)两个品系的光化学淬灭系数qP、电子传递速率ETR、最大原初光化学量子效率、光响应曲线以及对光强度响应的初始斜率均处于较高水平,表明这2个品系光能利用效率较强,具有较高潜在生物产量的生理基础。

关键词: 茶树 叶绿素 荧光特性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黄花蒿抗氧化成分与植株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花蒿含有协同青蒿素增强抗癌和抗疟功效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多酚类、黄酮类化合物。本文以4个不同样地野生黄花蒿为供试材料,测定植株各器官生物量、抗氧化成分(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和累积量、氮磷钾含量和DPPH清除率,探讨黄花蒿的抗氧化成分与植株营养元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野生黄花蒿各器官生物量、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和累积量、氮磷钾含量和DPPH清除率因器官和样地不同而异,器官生物量分布趋势为茎>叶>根,总多酚含量分布趋势为叶>茎>根、累积量分布趋势为茎>叶>根,总黄酮含量和累积量分布趋势为叶>茎>根,营养元素氮磷钾含量分布趋势为叶>茎>根,DPPH清除率分布趋势为叶>茎>根。相关性分析显示,植株营养氮磷钾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之间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和显著正相关(P<0.05)、DPPH清除率与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而本文研究成果为野生黄花蒿的综合利用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对青蒿综合开发利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黄花蒿 总多酚 总黄酮 抗氧化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淀粉性质和糊化特性研究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收集2011年国内绿豆主产区20个绿豆样品,分析其淀粉性质和糊化特性组成差异,探讨淀粉性质与糊化特性相关性。结果表明,绿豆淀粉性质中,慢速消化淀粉及抗性淀粉含量的品种差异最大(31.68%和38.13%),总淀粉含量的品种差异最小(7.29%)。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变幅分别为37.48%~47.63%和10.41%~15.84%。绿豆糊化特性中,糊化温度变异系数最小(2.28%),破损值的品种差异最大(55.89%)。河南安绿09-2和北京中绿5号具有较好的加工适宜性。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与部分糊化特征指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抗性淀粉含量与黏度特征指标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绿豆 淀粉性质 糊化特性 品种 相关性

旱作条件下属间转育的水稻材料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福建稻麦科技 2011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在旱作条件下,与不同的受体亲本水稻属间转育材料后代单株稻谷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单株有效穗数、穗长、二次枝梗数、每穗着粒数,这一结果为田间直接鉴定选择抗旱材料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旱作条件 属间转育的水稻材料 农艺性状 单株产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