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26条记录
基于光谱反射特征的油菜角果成熟指数构建

遥感信息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油菜角果成熟程度定量化评估指标有利于促进油菜生产精准化管理.以不同成熟程度油菜角果为实验材料,采用ASD H H2地物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成熟等级的油菜角果光谱反射率,通过角果光谱指数特征进行聚类,并基于连续统去除分析了不同成熟等级样本的光谱吸收特征,分别选择550 nm的绿峰和675 nm的红谷波位建立光谱反射背景基线,利用630 nm处的光谱反射突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评估油菜角果成熟度的高光谱指数(rape siliques maturity index,RSM I).结果表明,该指数与植被叶绿素及含水量等相关的光谱指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对油菜角果的成熟程度进行合理的表达,可为油菜生长后期精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光谱指数 成熟度 高光谱 油菜角果 连续统去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植物生理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几丁质酶是一种病程相关蛋白,不但在植物对病原菌和虫害的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参与了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然而,目前对几丁质酶在水稻应答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相关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利用BLASTP和隐马科夫模型(HMM),在水稻基因组中鉴定了49个几丁质酶基因,其中33个几丁质酶基因属于GH18亚家族,16个基因属于GH19亚家族,位于同一亚族的几丁质酶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组成相似.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除了 12号染色体以外,水稻几丁质酶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剩下的11条染色体上.53.06%(26/49)的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发生了复制,其中包括4对片段重复基因和18个串联重复基因.通过RNA-seq数据分析水稻几丁质酶家族基因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发现水稻几丁质酶家族基因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此外,大部分的几丁质酶基因在叶和/或根中的表达至少受到一种胁迫因子的诱导.总的来说,水稻几丁质酶基因家族的综合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几丁质酶基因在水稻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几丁质酶 系统进化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杂柑爱媛28果实品质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采收期及贮藏方式对杂柑爱媛28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为重庆地区爱媛28适宜的采收和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3个采收时期(2019年10月13日、10月28日和11月12日)和常温(20℃)、冷藏(4℃)通风贮藏条件下的爱媛28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果皮色泽、硬度、失重率、腐烂率和采后病害发生情况等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爱媛28的适宜采收期和贮藏方式.[结果]随着成熟度的增加,爱媛28果实L值呈逐渐降低趋势,贮藏期间色泽无明显变化,采收期Ⅰ(10月13日)的L值为62.71±2.67,采收期Ⅲ(11月12日)的L值为56.87±4.28;随采收期延后,a/b逐渐增加,但在贮藏期间a/b无明显变化,采收期Ⅰa/b为0.51,采收期Ⅱ(10月28日)a/b为0.60,采收期Ⅲa/b为0.61.不同采收期的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均逐渐增加,通风冷藏明显低于常温贮藏,采收期Ⅰ冷藏条件下的总失重率为12.62%,采收期Ⅲ常温条件下的总失重率为33.57%.采收期Ⅰ果实病害种类较少,总病果率相对较低.不同采收期和贮藏方式下,果实硬度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常温贮藏果实带皮硬度较高,去皮硬度较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可滴定酸含量总体均呈逐渐减小趋势,不同采收期和贮藏方式下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变化规律不一.对不同采收期和贮藏方式下贮藏15、30、45和60 d时果实10个主要品质指标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早采的果实贮藏品质优于晚采,通风冷藏效果优于常温贮藏,采收期Ⅰ+冷藏组合方式的综合贮藏效果最佳.[结论]综合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建议重庆地区爱媛28果实可适当提前至10月中旬采收鲜销或短期冷藏保鲜.

关键词: 杂柑爱媛28 采收期 贮藏方式 品质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黏重土壤精旋起垄一体机设计与试验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西南丘陵山区土壤黏重、耕作与起垄阻力大的问题,为改善表层土壤结构,设计了一款精旋起垄一体机,主要由深旋装置、碎土装置、成垄部件等组成,可实现旋耕、碎土、起垄等联合作业.深旋装置采用双螺旋线方式交替安装旋耕刀,间隔为60 mm,旋耕刀轴转速为260 r·min-1;碎土装置中以刀盘为中心对称安装,每侧安装3把碎土刀,刀尖间隙为32 mm,碎土刀轴转速为430 r·min-1,并建立了作业过程中土壤断面模型和碎土刀运动轨迹;依据农艺要求将成垄部件设计成前宽后窄、上窄下宽的梯形箱体结构,分析确定成垄罩体长度为300 mm.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前茬作物为水稻或油菜条件下,垄宽、垄高、沟面宽稳定性系数平均值分别为96.26%、93.34%、89.09%,垄型饱满,无高低、宽窄垄现象,地表平整度、碎土率、植被覆盖率分别为2.06 cm、92.32%、85.32%,各项指标均符合行业标准和设计要求.作业后土壤容重和含水率分别降低了14.31%和11.25%,对土壤结构和通透性有一定改善.

关键词: 精旋起垄一体机;黏重土壤;垄作;旋耕;碎土;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型玉米脱粒机机架模态分析与优化设计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避免小型玉米脱粒机机架与外部激励频率发生共振,保证工作稳定性,对小型玉米脱粒机机架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构建机架有限元模型及模拟分析前6阶模态和振型,得出优化前机架前6阶固有频率为48.26~156.76 Hz,其中1阶固有频率接近电动机产生的激励频率。通过灵敏度分析法探索影响机架1阶固有频率和质量的因素及次序,确定优化设计因素,并建立因素与优化目标数学模型,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CD)和最佳填充空间设计(OSF)试验方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影响频率的结构参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挡料板厚度、方钢及侧板厚度、下料板厚度、导风板厚度、下料板与导风板夹角;两种试验法对质量的优化结果接近,但在提高1阶固有频率方面CCD要优于OSF,CCD优化方案对机架的1阶固有频率提高了16.8%,质量下降了17.1%;最后通过振动分析仪测定优化前后机架固有频率,测得改进后机架1阶固有频率实际值为57.48 Hz,达到了避免共振的目的,整机作业过程稳定、安全可靠,同时为相关机具的优化改进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玉米 脱粒机 模态分析 灵敏度分析 多目标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水稻恢复系Q恢22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Q恢22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与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通过系谱法育成的籼型水稻恢复系,具有米质优、中抗稻瘟病、恢复力强以及配组优势强等特点,2020年4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田间技术鉴定,所配组合神农优422于2020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籼型水稻 恢复系 Q恢22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山高原蔬菜十大主推技术(九) 高山蔬菜漂浮式标准化育苗技术

中国蔬菜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集约化育苗是蔬菜生产的基础,在高山地区推广应用漂浮育苗技术,配套标准化管理,可有效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显著提高种苗质量,具有节地、节肥、节水、节药、节本等优点。集约化育苗是蔬菜生产的基础,培育健康、高品质种苗对提高蔬菜抗性、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高山蔬菜育苗过程中推广应用漂浮育苗技术,以漂浮穴盘为容器,采用育苗基质代替土壤,有效避免了土传病害、虫害、草害等问题,具有节省场地、方便管理、节约用种量、出苗一致性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转录组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广泛深入认识辣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因素,为辣椒生物技术育种工作提供分子基础.[方法]对2个不同辣度的辣椒材料'754-3-1-1-1'和'渝椒5号'快速生长期(KS)和绿熟期(LS)的果实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Cufflinks软件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RT-PCR验证基因表达数据的准确性,比较2个材料2个发育时期的转录组数据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 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L754LS_vs_L754KS、YJ5LS_vs_YJ5KS、L754KS_vs_YJ5KS 和 L754LS_vs_YJ5LS 4组对比分别有139、1903、5550和3220个差异表达基因.2个材料在KS期有2667个(48%)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在LS期有871个(27%)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4组对比数据的差异表达基因中共鉴定到18个CapCyc模型基因,其中PAL、CCoAOMT和CCR 等辣椒素合成途径中的结构基因在不同样品中表达差异3倍以上.此外,还鉴定出可能参与调控辣椒素合成的36个MYB家族转录因子和4个ERF转录因子.[结论]辣椒素含量受果实发育早期基因的表达水平影响更大.PAL等结构基因可能具有调控辣椒素物质生物合成的作用.本研究为辣椒素生物合成的调控网络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候选基因.

关键词: 辣椒;辣椒素类物质生物合成;调控;果实;转录因子;MYB;ERF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小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白粉病抗性鉴定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小豆种质资源丰富的多样性,为遗传育种研究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以及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筛选.[方法]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连续两年对参试材料开展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各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排序为:株高>成熟期>底荚高度>单株荚数>荚长>百粒重>开花期>荚宽>主茎节数>单荚粒数>分枝数>粒色>荚形>粒形>复叶叶色>生长习性>结荚习性>花色>复叶叶形>主茎色>叶脉色>叶柄色.聚类分析将59份参试材料划分为5个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6份材料,第Ⅱ类群共包含4份材料,第Ⅲ类群共包含2份材料,第Ⅳ类群共包含31份材料,第Ⅴ类群共包含6份材料.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绘制的三维散点图中,前3个主成分将59份种质资源大致分布在两个区域,分布在图像左侧的材料多为直立型材料,而分布在右侧的材料多为半蔓生型材料.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小豆种质资源的白粉病抗性平均处于感病水平,仍从中筛选出高抗材料6份,抗病材料4份.[结论]通过聚类分析将重庆地区小豆种质资源被划分为5个类群,经田间诱导发病鉴定,从59份种质资源中筛选出6份高抗材料,抗病材料4份.

关键词: 小豆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白粉病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优质抗病恢复系Q恢46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Q恢46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和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三系优质抗病恢复系.该恢复系配合力好,米质达部颁1级优质米标准,抗稻瘟病(叶瘟1级、穗瘟1级).2020年用Q恢46配组的神农优446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米质达部颁1级优质米标准.同年,Q恢46与神9A配组的神9优46通过重庆市品种审定,米质达部颁2级优质米标准.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优质 抗稻瘟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