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重庆主推油蔬两用油菜品种适宜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重庆主推油菜品种的油蔬两用适宜性,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7个油菜品种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控制试验,分品种分阶段采摘菜薹,调查各品种农艺性状及菜薹、菜籽产量,并分析菜薹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综合经济效益等。【结果】不同油菜品种的菜薹产量、菜籽产量、总产值及营养品质和适口性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中油杂11鲜菜薹产量最高,达2498.75 kg/ha,比对照增产1.3%;德新油59菜籽产量及总产值最高,达2516.26 kg/ha和20950.47元/ha,分别高出对照43.1%和16.7%;先油188、德新油49、天油97和中油杂11营养品质较好;17个油菜品种菜薹口感清脆、无苦味,均可作为可口的时令蔬菜食用。【结论】中油杂11、德新油49、先油188、鼎油杂3号、德新油59、南油12和新宇油7号综合表现较好,油蔬两用适宜性高于对照品种油研10号,可作为油蔬两用品种在重庆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甘蓝型双低油菜 油蔬两用 适宜性 产量 品质 重庆


重庆市基地蔬菜质量安全现状问题及建议
《南方农业 》 2014
摘要:针对历年发现问题较多的5种蔬菜(豇豆、芹菜、韭菜、叶用莴苣和普通白菜),2014年7月对重庆市4个县(市、区)的基地进行了蔬菜质量安全生产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产地基本情况、病虫害的发生种类、病虫害的防治与农药使用情况等,结果发现:重庆市由于特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条件,病虫害发病较重,调查的5种蔬菜(除韭菜外)均有多种病害和虫害发生,病虫害防治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其中豇豆和普通白菜病虫害最重,农户技能局限,施药带有极大的盲目性,个别基地农户可能存在违规使用农药,粮菜混作区农药经营监管缺失可能带来蔬菜生产的潜在质量安全风险。建议:推广蔬菜抗病虫新品种,建立完善蔬菜病虫预测预报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宣传和加大农户技能培训,推广无公害蔬菜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和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建立健全技物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基地农药及其经营的监管与蔬菜的基地准出制度。


重庆地区杨梅大苗移植关键技术
《南方农业 》 2014
摘要:结合杨梅引种、大苗移植等的实践经验,从"建园及移植前准备,苗木选择及运输,苗木定植,定植后管理"等方面总结重庆地区杨梅大苗移植关键技术。


重庆茶园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环境昆虫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对茶叶害虫有控制作用的蚂蚁种类,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了重庆地区茶园蚁科昆虫,进行区系分析。发现蚁科昆虫4亚科19属39种,其中记录中国特有种7个,重庆新记录种37个。区系分析表明:重庆地区茶园蚂蚁区系在属级水平上以东洋界和古北界成分为主体,与马来西亚界和非洲界关系最紧密,与马拉加西界关系最远;在种级水平上以东洋界成分为主体,与古北界关系最紧密,与非洲界和马拉加西界关系最远;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中区成分为主体,与其它地理区之间随着距离增加,关系逐步疏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