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Maize(模糊匹配)
144条记录
高产优质杂交糯玉米新品种渝糯1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农业科技通讯 2012

摘要:以优良糯玉米自交系S181为父本,京科糯2000二环系选育的N715为母本,组配成杂交组合YN703,在重庆市糯玉米区试中两年平均鲜穗产量11 910 kg/h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6.95%,增产点占72.73%,生育期比对照早0.3 d;在重庆市糯玉米生产试验中,鲜穗产量10 800~12 195 kg/hm2,平均产量11 620.5 kg/hm2,比对照渝糯7号增产3.16%,居第2位,增产点占60.0%,生育期比对照晚2 d。2008年食用品质定等87.5分,居第3位,2009年为87.8分,居第1位,两年平均87.7分,表现外观品质好,糯性强,皮较薄,细腻,化渣,柔嫩性较好,优于对照渝糯7号。2010年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渝糯19。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选育 渝糯19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特性的效应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以及对玉米产量的调控作用,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大面积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以玉米新品种‘渝单30’为试验材料,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处理试剂,采用随机区组试验,对各处理进行叶片喷雾法实施。结果表明:施用5种调节剂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等植株性状,增强了茎粗、抗倒等抗逆性,改良了穗长、穗粗、穗粒数等重要的经济性状。其中矮壮素可溶性粉剂(AZ)的产量最高,达7526.67kg/hm2,比对照净增产量828.34kg/hm2,增产率12.3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余各处理比CK净增产量123.34~613.34kg/hm2,增产幅度达1.84%~9.16%。

关键词: 玉米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性状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类型玉米自交系数量性状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3个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按格林芬方法Ⅱ遗传交配设计,分析了数量性状的遗传效应;采用SSR标记对这13个自交系及5个对照自交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CML162、S181、HN06-10、S147、掖478综合性状配合力表现优良;控制轴粗、穗行数、单粒厚度、百粒重、出籽率和秃尖6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控制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行粒数、粒长、单穗粒重7个性状的遗传以基因非加性效应为主。根据品种间的分子遗传多态性,将18个自交系划分成7个类群:丹340、渝5、HN06-10为一类;B73、掖478、京甜、CML162为一类;MO17、太191o2、青贮、S147为一类;HZ4(黄早四)单独为一类;齐319、S181、郑爆裂为一类;GY302、GY923为一类;泰甜独立成一类。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数量性状 配合力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熟度对糯玉米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不同成熟度的3种糯玉米为材料,通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VC、蛋白质含量及其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等品质指标的测定,并结合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GC-MS)对糯玉米挥发性物质成分及相对含量的分析,考察成熟度对糯玉米品质及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的糯玉米品质指标和香气成分具有显著差异,品质指标大致呈波动变化,而其含量随成熟度增加呈下降趋势。香气成分在渝甜糯中共检出46种,渝科糯中检出33种,渝糯3000中共检出47种,主要成分为烯萜类和醇类,含量超过50%,其中在第四成熟期香气物质含量最丰富。

关键词: 糯玉米 成熟度 风味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春鲜食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南方农业 2011

摘要:从品种与地块选择、育苗与移栽、肥水管理、去分蘖与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介绍早春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早春 糯玉米 高产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糯玉米育种杂种优势群及杂优模式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重庆市自育22个糯玉米杂交种的血缘关系、配合力及SSR标记分类,结果表明:①S181类群、衡白类群为重庆糯玉米育种主要杂优类群,其中S181类群是具有重庆特色的西南优秀杂优类群,②杂优模式主要为S181类群×衡白类群,其次为S181类群×其它类群。重庆糯玉米育种要在坚持应用、扩大S181、衡白两个杂种优势群遗传差异的同时,并以S181为主发展其它杂优模式,要进一步加大对西南地方种质的改良利用力度,解决遗传基础狭窄问题,育成突破性新品种。

关键词: 糯玉米 杂种优势群 杂优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糯玉米新品种渝科糯1号的选育

湖南农业科学 2011

摘要:渝科糯1号是以B4301为母本,S181为父本,根据西南气候特点及种植习惯选育成的超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鲜食及加工兼用型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2007年通过重庆市审定,2009年通过四川审定,2010年通过国家审定。

关键词: 糯玉米 渝科糯1号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DH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及其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利用西南核心材料及其以它们组建基础材料诱导选育出的DH系,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研究玉米6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遗传参数和GCA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6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6个性状的基因效应中主要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较小;单株产量GCA与行粒数、穗长、结实长和穗粗4个性状的GC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行数相关不显著,本试验材料中DH系09Y1035、10Y1026、09Y1027、10Y1028和10Y1031、09Y1032、09Y1016、09Y1019、09Y1029、09Y1018共10个自交系GCA综合性状较优,系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通径分析表明:行粒数、穗长、穗粗GCA对单株产量GCA有较大的直接作用,是影响单株产量GCA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玉米 DH系 配合力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聚类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6个自交系按8×8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成64个组合,研究其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长、穗粒数、小区籽粒产量等14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结果表明:14个农艺性状的GCA和SCA均达极显著水平;控制这14个性状的基因效应中主要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非加性基因效应较少;本试验材料中561、B603-6-1、8954、4781tl41、268、549、478C4等7个自交系GCA综合性状较优,为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根据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分析表明16个自交系划分成6个类群:549、8954为一类;268、478C4、冬4011、N7931、478G为一类;4781tl41、苏11为一类;561、B603-6-1为一类;WJ01、石79、1058为一类;吉1037、200H为一类.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优良骨干自交系S181选育与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181是采用杂交系谱法,聚合西南地方糯质资源独特品质和外来普通玉米资源高配合力等特性,创制出的优良糯玉米"三高"自交系。应用该自交系组配育成11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通过审定,其中4个通过国审;改良S181育成两个新自交系,组配3个品种通过审定。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