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Maize(模糊匹配)
144条记录
航空诱变糯玉米突变体株高穗位高遗传模型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糯玉米组合M578×S147的P1,P2,F1,B1,B2,F2六世代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研究糯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的遗传,结果表明:株高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在B1,B2,F2世代,株高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2.7%,39.9%,48.4%,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1%,0%,15.3%;穗位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在B1,B2,F2世代,穗位高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2.4%,34.7%,19.8%.

关键词: 玉米 株高 穗位高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参数 航空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航空诱变处理玉米自交系研究简报

南方农业 2008

摘要:糯玉米自交系S147、S181和普通玉米自交系268、561作航空搭载诱变处理,考察回收种子与地面保存种子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空间诱变可使纯合的玉米自交系产生变异;不同类型的玉米自交系对空间环境诱变因子敏感程度不同,糯玉米自交系比普通玉米自交系更容易产生变异;同样的糯玉米自交系,S147比S181更容易产生变异。S147处理后代变异类型丰富,株高、穗位高、雄穗主轴长度、雄穗分枝个数、穗长、穗粗、穗行数均发生了变异;S181处理后代中产生了雄穗完全退化植株;普通玉米自交系268、561处理后代无明显变异。

关键词: 玉米 航空诱变 突变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糯玉米育种进展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综述了我国糯玉米杂交育种取得的进展。我国糯玉米育种可分为3个阶段,阐述了各阶段应用的主要育种方法、取得的育种成效、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目前,利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农家品种及糯质一环系是我国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利用糯玉米杂交种选育二环系已成为我国糯玉米育种的次要方法,但有可能成为主要方法。利用百年改良积累的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质材料,是糯玉米增扩种质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

关键词: 糯玉米 育种 阶段 方法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玉米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南方农业 2008

摘要:本文对玉米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出籽率,百粒重与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穗粗,穗行数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出籽率和百粒重对淀粉含量的直接作用较重要。行粒数,单株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它们对蛋白质含量的直接作用较重要。穗行数与油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穗长,百粒重与油分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穗行数和行粒数对油分含量的直接作用较重要。淀粉与蛋白质、油分间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与油分间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玉米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糯玉米种质研究进展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国审糯玉米品种亲本来源的分析,表明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改良糯玉米杂交种、自交系、农家种是我国目前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是扩增糯玉米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选育二环系有可能成为我国糯玉米育种的主要方法。从农家种中直接选育一环系亲本,育成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十分困难。

关键词: 糯玉米 育种方法 种质 品质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玉米渝单25号选育研究及开发价值探讨

南方农业 2008

摘要:渝单25号由重庆市农科院玉米所研究选育而成,杂交组合为渝38×渝35。经多年多生态试验研究,表现质优、高产、耐瘠、多抗、适应种植区域广等特点,具有中熟、中秆、茎叶清秀、活秆成熟、大穗、半硬粒型等综合优良农艺性状,具有粮、饲、加工等多项开发价值。

关键词: 青贮 玉米 渝单25 开发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育种研究成效及设想

南方农业 2007

摘要: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糯玉米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起步、发展、上台阶三个阶段。使用普通玉米优良基因对地方资源进行改良,在育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渝糯7号的基础上,育成加甜型糯玉米填补了西南空白;育成超级糯玉米渝科糯1、2号;育成食用品质更优的、产量更高的鲜食糯玉米渝糯408,糯玉米育种不断上新台阶。

关键词: 糯玉米 育种 成效 设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对60个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初探

南方农业 2007

摘要:用SSR对60个玉米自交系的DNA进行分子标记和杂种优势群划分研究。利用14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出57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7个,平均为4.07个,多态信息量变化范围为0.389~0.832,平均为0.692。自交系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058~0.756,UPGMA聚类分析表明,供试自交系可分为五个类群。利用这14对具有较高多态性信息量的引物,可以对供试材料进行初步鉴定。

关键词: SSR 玉米自交系 杂种优势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渝糯9号选育

西南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糯玉米杂交种渝糯9号是重庆市农科院以3469为母本,以S181为父本选育而成的。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中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4年通过重庆市审定。

关键词: 糯玉米 渝糯9号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秋繁关键技术研究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南元江秋季光照良好、温度适宜、水源充足,能灌排的土地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生产经济条件。秋繁育种风险小,同时秋季病害多,具备良好的抗病育种鉴定条件。因此,元江是理想的玉米秋繁育种基地之一。秋繁育种的关键技术是选择灌排良好的土地、适时播种、提高播种质量、确保灌排到位、加强田间栽培管理,减少病、虫、鼠危害。

关键词: 玉米 加代繁殖 关键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