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重庆三峡库区柑橘果园系统碳储量及碳汇潜能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园作为一种重要的农用植被类型,在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摸清重庆三峡库区柑橘果园系统碳储量及碳汇潜能,本文通过分类样地果园实测分析和野外调查其碳含量及分布特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柑橘树干基径与植株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达到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性,可利用此模型预测植株和各器官生物量;柑橘生物量和平均碳储密度随基径增大而增大,但各器官生物量及碳含量差异明显;果园系统碳密度是一个随树龄增加而增加的动态变化过程,其中幼林果园系统碳密度较低为157.90 t·hm-2,成林果园和老果园系统碳密度相对较高且较为稳定,分别为214.63和222.51 t·hm-2;重庆三峡库区柑橘果园系统碳储量达到3612万t,其中果园土壤碳储量占88.3%,植株碳储量占11.7%;三峡库区柑橘果园系统碳汇功能的经济价值在114.9亿元以上。因此,重庆三峡库区柑橘果园系统固碳潜力巨大,具有极为可观的生态建设应用价值。


财政专项财务主管制度实践探讨
《会计之友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国家科技计划资金预算评审制度实施和监管力度的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专项负责人迫切需要会计人员提供专业支撑。以财政项目为平台,构建会计人员与财政专项的直接利益机制,建立财政专项财务主管制度,正是提高财政资金投资绩效,解决事业单位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缓慢的机遇。文章总结了2008年以来财政专项财务主管制度探索的初步成果,在分析当前制度执行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加强和完善制度的思路与措施。


若干国内外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个国内标准测验种和17个具有应用潜力的国内外玉米种质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杂种优势群划分。从66对引物中筛选出44对扩增带清晰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136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49,依据24个种质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做聚类分析,供试玉米种质被分为7大类群,划群结果与其系谱分析基本相符。


玉米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华北农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是人类食物、动物饲料以及部分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获取特定时空基因转录模式信息对于了解与植物特定表型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至关重要。转录组学分析是当前研究整个基因组在特定时空表达模式的重要研究方法。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玉米转录组学的研究进展。


土壤压实对土壤生化循环和生态效应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土壤压实改变了土壤的物理属性,从而对土壤化学属性、生物性状等产生影响。对国内外关于土壤压实对土壤物质生化循环、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回顾,重点阐述了土壤压实对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矿质元素致番茄裂果的影响机理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番茄品种为材料,从幼苗期至座果期每周喷洒钙、钾、镁、硼肥等各1次,研究不同矿质元素对番茄裂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钙肥、钾肥的处理下裂果明显降低;镁肥处理对番茄裂果影响较明显;硼肥对番茄裂果影响表现不明显。


优异玉米种质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用24份优异玉米(Zea mays L.)种质,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成119个杂交组合,对供试种质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24个自交系以及配制的组合在18个主要性状上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的表现与总配合力一致,用总配合力效应可以预测产量。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种质 产量性状 配合力


杂交水稻新组合Q优28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Q优28是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恢复系R28和不育系Q4A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根据近2 a在重庆市内各基地制种实践,总结了该组合适宜重庆气候特点的高产制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