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汁用甜橙新品种"渝红橙"
《中国果业信息 》 2009
摘要:渝红橙(原名蜀先橙、红6-6)是先锋橙芽变新品种,鲜食品质优良,加工制汁性能优异,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先锋橙.2005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福鼎大白茶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优化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优化福鼎大白茶愈伤组织的诱导条件。[方法]以茶叶品种福鼎大白茶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2,4-D、KT、NAA和蔗糖,研究不同激素组合、蔗糖浓度对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研究了不同抗褐变剂对愈伤组织生长情况的影响及抗褐变的效果。[结果]不同激素对福鼎大白茶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依次为2,4-D>KT>NAA。适宜福鼎大白茶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基为MS+2,4-D1.0 mg/L+NAA1.0 mg/L+KT0.5 mg/L+蔗糖30 g/L,pH值为5.8。在培养基中添加0.5%的活性炭和0.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可有效减轻愈伤组织的褐变。[结论]不同的激素组合、蔗糖浓度及抗褐变剂对福鼎大白茶愈伤组织的诱导均有较大影响。


温光敏核不育小麦C412S的育性转换及其APRT基因的表达
《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选育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L.)温光敏核不育系C412S为试材,以C412S回交转育时的受体亲本C412为常规品系对照,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了其育性转换特性。用涂抹压片法观察减数分裂和小孢子发育进程,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不育与可育条件下不同发育时期的幼穗中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基因(APRT)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播种期改变雄性发育的温光条件,C412S表现出完全不育—高不育—半不育—正常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C412S花粉败育的高峰在单核小孢子晚期,主要表现圆败型不育。C412S的育性敏感期是从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到成熟花粉期,其中最敏感的时段是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到减数分裂期。与对照相比,C412S的APRT1基因序列有个别碱基变异,但编码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单核期,与晚播可育条件相比,早播不育的C412S幼穗中APRT基因转录水平下调,因此认为,其育性转换与幼穗中APRT基因转录水平有一定关系。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性(TGMS) 育性转换 败育 APRT基因


不同杀菌剂对塔罗科血橙贮藏效果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 2009
摘要:选取不同配方(万利得、施保克和小苏打)3种柑橘杀菌剂进行试验,调查各处理对塔罗科血橙的杀菌效果。在平板试验中,杀菌效果顺序依次是:万利得、施保克、小苏打。在果实贮藏试验中,常温贮藏48天后,3种杀菌剂防治果实腐烂的效果均较好,杀菌效果顺序依次是:施保克、小苏打、万利得。


跗线螨为害致茶树新梢挥发物组成的改变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西南茶区重要害螨茶跗线螨的为害是否诱导新梢释放挥发性互利素,取重庆和四川大面积种植的大叶种蜀永808和四川中小叶种1芽2叶茶梢,以SDE法抽提香精油,在提取的香精油和乙醚混合液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静置,吸除水分,过滤,氮气吹扫浓缩,以GC-MS配合标准样品鉴定组分。从健康的和螨害的蜀永808挥发物中检出24和18个组分,螨害之后,水杨酸甲酯和苯甲醛的含量增为健康的3.29和2.45倍。从健康的和螨害的四川中小叶种挥发物中检出14和20种组分,螨害后水杨酸甲酯含量增为健康的3.09倍,螨害挥发物中检出反,反-α-法尼烯和反-β-罗勒烯。认为螨害改变了新梢挥发物的组成,释放出水杨酸甲酯和苯甲醛等互利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