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126条记录
垃圾气体在集气井内垂向流动的数值模拟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控制和利用垃圾气体,减小其对周围环境的威胁,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不可压缩流体在紊流状态下的速度与压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垃圾气体的速度从收集井底部至顶部是逐渐增加的,至井的顶部,速度达到最大值;垃圾气体的压力分布与速度分布是相反的,在井的顶部,压力为最小值;由于穿孔被堵塞,穿孔处的压力比没有堵塞时要小60%.

关键词: 垃圾气体 流动 数值模拟 压力 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和无机肥与土壤调节剂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水稻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及土壤调节剂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设置施用不同类型的有机肥、无机肥处理,并设施用土壤调节剂和不施用处理,研究其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有机肥能促进水稻分蘖,但肥效较慢,水稻前期生长不及单施化肥,而后期明显强于对照。随着施用有机肥比例的增加,水稻产量逐渐增加,其中处理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的平均产量最高,达到8 724.30 kg/hm2,比对照增产6.7%。施用土壤调节剂后有利于增产,平均产量水平达8 440.05 kg/hm2。[结论]有机肥和土壤调节剂能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使其分蘖增多,增产效果明显。施用复混肥75.0 kg/hm2,磷铵22.5 kg/hm2,干稻草4 000.0 kg/hm2并施用土壤调节剂时产量最高,平均单产达8 791.95 kg/hm2。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调节剂 水稻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组合对水稻农艺、生理比较效应的研究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表观肥料效应仅能反映植株养分累积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单一养分、养分组合、比较效应等可通过农艺、生理效应研究氮、磷、钾组合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较为系统、完善地研究肥料效应.该水稻试验表明水稻农艺效应,钾素效应最大,氮、钾平衡对生物量影响明显;生理效应,氮素效应明显,氮、磷平衡对经济产量影响最大;比较效应表明配方肥以3∶1∶1优于2∶1∶1配方.

关键词: 氮、磷、钾组合 水稻 农艺和生理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措施对重庆秋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影响

大豆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来研究秋大豆品种、施肥和密度因素对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是影响秋大豆产量形成的最主要因素,增加密度可显著提高秋大豆产量(P<0.05);施肥对秋大豆有效分枝数影响最大;株高、结荚高度和百粒重主要由品种自身的遗传因素决定;主茎节数、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受施肥和密度因素的共同影响。综合考虑,重庆地区秋大豆的最优措施为:浙春3号施用过磷酸钙675 kg.hm-2+尿素75 kg.hm-2,密度为50万株.hm-2,此时产量可达2 268.5 kg.km-2。

关键词: 秋大豆 密度 施肥水平 产量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优良骨干自交系S181选育与应用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181是采用杂交系谱法,聚合西南地方糯质资源独特品质和外来普通玉米资源高配合力等特性,创制出的优良糯玉米"三高"自交系。应用该自交系组配育成11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通过审定,其中4个通过国审;改良S181育成两个新自交系,组配3个品种通过审定。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栽培条件对马铃薯紫云1号花青素含量影响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彩色马铃薯花青素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但目前栽培技术对花青素含量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在不同栽培条件下,肥料(P、K)、密度对彩色马铃薯品种紫云1号花青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河谷浅丘区果园套作条件下,紫云1号获得花青素含量最多的最优每公顷施肥量为纯P2O5100 kg,最合理密度为50 000株/hm2,KH2PO4喷施浓度2‰;在河谷浅丘区净作条件下,最优每公顷施肥量为纯P2O575 kg,最合理密度为60 000株/hm2,KH2PO4喷施浓度3‰;在深丘低山区净作条件下,最优每公顷施肥量为纯P2O5100 kg,最合理密度为60 000株/hm2,KH2PO4喷施浓度3‰。

关键词: P肥 K肥 密度 花青素 含量 马铃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南丘陵山地甘薯产业升级换代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介绍了现代甘薯产业的定义和发展历史,分析西南丘陵山地甘薯产业化开发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造提升甘薯现代产业化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甘薯 产业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流体混合装置的改造设计研究

人民黄河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设计了一种不需外加电源的新流体混合装置,重点对涡轮机部分进行了设计研究。在涡壳和进出水管等限制条件下,首先采用一元理论和数值积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涡轮机转轮水力设计,然后利用UG和FLUENT等软件对涡轮机建立三维几何模型和多工况全流道流场的数值模拟及性能预测,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并给出了推荐方案:转速为1 200 r/m in,流量为3.47×10-3m3/s,水头为8.1 m。

关键词: 数值试验 混合装置 涡轮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籼粳交后代粒形性状分离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育种中常用的籼型和粳型水稻材料,研究了F1和F2代稻谷粒形性状表现。结果表明,粒长、粒宽、粒厚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都是典型的数量性状,F1代粒形位于双亲值之间,其中籼籼交F1代粒形接近双亲均值,籼粳交F1代粒形位于双亲值之间而趋近粳形亲本;F2代各组合都出现了较大比例的超双亲粒形,但在籼粳交中,F2代粒形大多偏向粳型亲本,出现大量超粳型亲本粒形,只有少量超籼型亲本粒形出现。本研究对目标粒形组合和亲本材料的选育在双亲粒形的选择上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 水稻 粒形 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籼稻新组合Q优12

杂交水稻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Q优12是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用自育新不育系Q4A与自育恢复系R1222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熟期适中,适应性广,产量高,米质较优。2008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渝审稻2008002)。

关键词: 杂交水稻 Q优12 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