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防治效果(模糊匹配)
9条记录
青海省门源草原毛虫取食特性及其防控经济阈值

植物保护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青海省门源草原毛虫Gynaephora menyuanensis的取食特性及其防控经济阈值,在室内条件下观察门源草原毛虫对8种植物的取食偏好及其取食能力;并按照不同虫口密度进行室外笼罩试验,测定不同虫口密度下门源草原毛虫造成的牧草产量损失以及不同生物药剂对门源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并根据当年牧草价格、产量水平及防治费用等计算门源草原毛虫的经济阈值。结果表明:在供试的8种植物中,门源草原毛虫较喜食针茅Stipa capillat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相对取食频数分别为0.33和0.26;4龄幼虫日取食量最高,为40.67 mg/d,5龄幼虫对针茅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均最高,分别为6.61%和93.94%。将门源草原毛虫虫口密度x与牧草产量损失率y进行回归模型拟合结果显示,线性函数y=0.051x+0.083(R2=0.940)的拟合最好。田间防治结果表明,施药10 d后,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与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混合施用对门源草原毛虫的防治效果最高,为98.92%;其次为金龟子绿僵菌单独施用,防治效果达97.33%。仅用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Ps3防治门源草原毛虫时的经济阈值为49.35~57.00头/m2,仅用金龟子绿僵菌防治时的经济阈值为45.43头/m2,仅用球孢白僵菌防治草原毛虫时经济阈值为54.25头/m2,金龟子绿僵菌与球孢白僵菌混合施用防治时的经济阈值为90.92头/m2。门源草原毛虫3龄幼虫取食量最小,根据使用药剂造成防治成本及防治效果产生差异性,建议在门源草原毛虫3龄前使用金龟子绿僵菌进行田间防治。

关键词: 门源草原毛虫 取食能力 产量损失 防治效果 经济阈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杀菌剂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探讨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技术。[方法]采用小区试验研究4种杀菌剂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4种农药中,新班击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效最好,达60.5%,高招的相对防效次之,为53.5%,曹达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的相对防效分别为30.2%和18.6%;4种药剂处理后玉米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58.68%、41.94%、39.21%和33.64%。[结论]新班击和高招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增产幅度较高。

关键词: 秋糯玉米 叶斑病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氏钝绥螨对茶跗线螨的田间控制效果

南方农业 2014

摘要:田间释放巴氏钝绥螨对茶跗线螨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选用巴氏钝绥螨可有效地控制茶园跗线螨的为害。化学对照药剂克螨特对田间跗线螨种群控制的速效性较好,且其防治效果可持续半个月左右;而捕食螨对跗线螨的控制作用在短期内不如化学农药,但是持效性较好,基本可维持1个月,故可作为一种控制茶园跗线螨的生物调控技术措施。

关键词: 巴氏钝绥螨 茶跗线螨 种群数量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种子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施药后5、10天及玉米收获期,调查统计植株受害率,计算相对防效,收获期调查玉米的产量。结果表明:白僵菌、BT、辛硫磷3种药剂在施药后5天时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13.60%、22.65%、59.07%;在施药后10天时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18.52%、29.63%、62.96%;在收获时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69.68%、66.68%、63.64%;经3种药剂处理后的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7.21%、5.90%、4.16%。因此,白僵菌和BT对玉米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环保,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

关键词: 生物农药 玉米螟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喷雾器在茶园中的使用性能与效果对比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从施药速度、用水量、漂移距离、雾滴沉积分布以及对害虫的实际防治效果等方面入手,对目前市面常见的4种喷雾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器械雾滴在茶树上的分布均匀性以弥雾机最好,其它3种器械相差不大。在雾滴横向漂移方面,弥雾机最为严重,机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漂移距离都比较短,但弥雾机地面总沉积量最小,对土壤污染较小,而手动喷雾器地面沉积总量最大;在施药速度方面机动喷雾器最快,但用水量也最大,手动喷雾器施药速度最慢,效率较低。从田间对假眼小绿叶蝉实际防效来看,弥雾机防效最好。其中,药后7 d,2000倍液浓度下,弥雾机的防效显著高于其它3种器械;药后14 d,1000倍液和2000倍液浓度下,弥雾机的防效显著高于电动喷雾器和手动喷雾器。

关键词: 喷雾器 茶树 假眼小绿叶蝉 沉积分布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毛虫和茶细蛾性诱剂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茶毛虫、茶细蛾性引诱剂在重庆、云南、河南、湖北等省茶区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分别对茶毛虫(♂)、茶细蛾(♂)具有较强的引诱活性。通过在重庆和河南的茶园调查显示,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茶毛虫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9.81%、76.83%;在重庆地区,第2、3代茶细蛾每平方米幼虫比空白对照区平均下降了98.67%。性引诱剂的应用,减少了靶标害虫的田间落卵量以及后代幼虫的数量,防治效果明显。

关键词: 茶毛虫 茶细蛾 性诱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就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茶园中设置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成虫的诱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西、北朝向的复合板和黄板诱捕叶蝉数量显著高于东、南朝向。随着挂板时间的延长,板上诱虫量逐渐下降,以第10天下降较为明显。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第7天最好,尤其是朝西方向,分别达到83.83%和84.15%。

关键词: 复合板 黄板 茶小绿叶蝉 诱集作用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0.6%清源保防治茶叶斑蛾药效试验

南方农业 2008

摘要:应用0.6%清源保水剂防治茶叶斑蛾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供试茶园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并且对茶叶无药害,对茶园蜘蛛等天敌影响较小。清源保1000倍液防治茶叶斑蛾药后7天防效达到90%以上。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茶叶斑蛾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大平房仓冬季通风防治储粮害虫

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7

摘要:本文研究了高大平房仓采用冬季自然通风结合机械通风对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冬季通风对储粮害虫防治效果明显,其中对玉米象和谷蠹的防治效果较书虱好,对抗性品系的防治效果比敏感品系好,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储粮害虫防治方法。

关键词: 高大平房仓 冬季通风 储粮害虫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