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晓庆 1 ; 郭萧 1 ; 彭萍 1 ; 盛忠雷 1 ; 林强 1 ; 胡翔 1 ;
作者机构: 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复合板;黄板;茶小绿叶蝉;诱集作用;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1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2243-224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就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茶园中设置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成虫的诱虫量没有明显差异,但西、北朝向的复合板和黄板诱捕叶蝉数量显著高于东、南朝向。随着挂板时间的延长,板上诱虫量逐渐下降,以第10天下降较为明显。复合板和黄板对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第7天最好,尤其是朝西方向,分别达到83.83%和84.15%。
- 相关文献
[1]黄板诱杀茶园黑刺粉虱及假眼小绿叶蝉效果及特性研究. 彭萍,唐敏,侯渝嘉,林强,黄尚俊,邓敏,胡翔,张莹. 2010
[2]黄板监测假眼小绿叶蝉田间种群消长试验研究. 彭萍,王晓庆,胡翔,林强. 2013
[3]三种信息化合物对叶蝉及其优势天敌的生态效应. 付雪莲,李品武,盛忠雷,林强,杨海滨,杨娟,徐雅丽. 2016
[4]几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比较. 江宏燕,陈世春,陈亭旭,廖姝然,王晓庆. 2024
[5]几种杀菌剂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陈广艳,周彦民,贺清秀. 2016
[6]茶毛虫和茶细蛾性诱剂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盛忠雷,王晓庆,彭萍,赵丰华,姚学坤,毛迎新,胡翔,林强. 2011
[7]0.6%清源保防治茶叶斑蛾药效试验. 彭萍,候渝嘉,胡翔,徐进,肖强,唐美君. 2008
[8]巴氏钝绥螨对茶跗线螨的田间控制效果. 汪淮,王晓庆,彭萍,段小凤,林强,胡翔. 2014
[9]几种喷雾器在茶园中的使用性能与效果对比研究. 许姗姗,郭萧,彭萍,王晓庆,盛忠雷,林强,胡翔,庞晓莉. 2012
[10]高大平房仓冬季通风防治储粮害虫. 崔晋波,周蕊,高立洪,余伟,邓永学,王进军. 2007
[11]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周彦民,易红华,周汝平,蔡成雄,蔡治荣,陈荣丽. 2013
[12]青海省门源草原毛虫取食特性及其防控经济阈值. 房文娇,李霜,王思宇,成利,王成,陈秀娟,石浩玉,冯欣澳,涂雄兵,冯士骞,常静,任金龙,王广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曙厉蝽和益蝽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作者:江宏燕;陈世春;廖姝然;陈亭旭;王晓庆
关键词:曙厉蝽;益蝽;线粒体基因组;益蝽亚科;系统发育
-
山大齿猛蚁和日本弓背蚁对小地老虎的捕食行为
作者:高冬梅;皇甫佳一;郭萧
关键词:蚂蚁;地下害虫;小地老虎;致死率;捕食行为序列;天敌昆虫
-
几种药剂对茶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效比较
作者:江宏燕;陈世春;陈亭旭;廖姝然;王晓庆
关键词:茶园;茶小绿叶蝉;双丙环虫酯;田间药效
-
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茶园假眼小绿叶蝉迁飞扩散行为
作者:高冬梅;皇甫佳一;郭萧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迁飞;HYSPLIT模型;分布型;茶树
-
沼液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驱杀活性及对围食膜的影响
作者:皇甫佳一;况觅;李平;高冬梅;彭翎凌;郭萧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沼液;铵态氮;驱杀作用;围食膜
-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异色瓢虫捕食功能的影响
作者:皇甫佳一;李平;高冬梅;郭萧
关键词: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效应;非靶标毒性;捕食能力;搜寻能力
-
云南乌蒙山自然保护区蚁科昆虫区系分析
作者:付毫;黄钊;徐正会;吴兴平;郭萧;陈龙官;张新民
关键词:蚂蚁;乌蒙山自然保护区;动物地理;分布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