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彦民 1 ; 易红华 2 ; 周汝平 1 ; 蔡成雄 1 ; 蔡治荣 2 ; 陈荣丽 2 ;
作者机构: 1.重庆科光种苗有限公司
2.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农药;玉米螟;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05 期
页码: 125-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生物农药对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施药后5、10天及玉米收获期,调查统计植株受害率,计算相对防效,收获期调查玉米的产量。结果表明:白僵菌、BT、辛硫磷3种药剂在施药后5天时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13.60%、22.65%、59.07%;在施药后10天时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18.52%、29.63%、62.96%;在收获时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69.68%、66.68%、63.64%;经3种药剂处理后的产量增加幅度分别为:7.21%、5.90%、4.16%。因此,白僵菌和BT对玉米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安全环保,害虫不会产生抗药性。
- 相关文献
[1]重庆地区多抗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石大章,周茂林,张孝群,蒋志成,冯定明. 2017
[2]转基因抗虫玉米研究及应用. 吕霞,王慧,曾兴,杨小艳,翁建峰,邸宏,郭燕博,王振华,李新海. 2013
[3]基于气相/液相-三重四极杆质谱法的20种生物农药中化学农药成分筛查. 吴霜,陈磊,罗云米,褚能明,余鹰. 2023
[4]冷蒿粗提物协同金龟子绿僵菌对亚洲小车蝗存活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霜,畅笑,王敏,杨蕾,洪林,那日苏,涂雄兵,张泽华. 2024
[5]几种杀菌剂对秋糯玉米叶斑病的防治效果. 陈广艳,周彦民,贺清秀. 2016
[6]茶毛虫和茶细蛾性诱剂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盛忠雷,王晓庆,彭萍,赵丰华,姚学坤,毛迎新,胡翔,林强. 2011
[7]0.6%清源保防治茶叶斑蛾药效试验. 彭萍,候渝嘉,胡翔,徐进,肖强,唐美君. 2008
[8]巴氏钝绥螨对茶跗线螨的田间控制效果. 汪淮,王晓庆,彭萍,段小凤,林强,胡翔. 2014
[9]复合板和黄板对茶小绿叶蝉的诱集作用和防治效果研究. 王晓庆,郭萧,彭萍,盛忠雷,林强,胡翔. 2011
[10]几种喷雾器在茶园中的使用性能与效果对比研究. 许姗姗,郭萧,彭萍,王晓庆,盛忠雷,林强,胡翔,庞晓莉. 2012
[11]高大平房仓冬季通风防治储粮害虫. 崔晋波,周蕊,高立洪,余伟,邓永学,王进军. 2007
[12]青海省门源草原毛虫取食特性及其防控经济阈值. 房文娇,李霜,王思宇,成利,王成,陈秀娟,石浩玉,冯欣澳,涂雄兵,冯士骞,常静,任金龙,王广君.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18个甜玉米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作者:陈荣丽;李君保;周彦民;易红华
关键词:甜玉米;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
水果玉米新品种'甜脆710'
作者:李晔;陈荣丽;蔡治荣;周胜;易红华
关键词:甜玉米;杂交种;品种
-
国审甜玉米新品种甜脆808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周彦民;易红华;蔡治荣;周胜;陈荣丽
关键词:高产;优质;甜玉米;甜脆808
-
高花青素玉米新品种黑糯715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作者:杜伦静;宋宁宁;李筱姣;陈荣丽;易红华;蔡治荣;周胜;柯剑鸿
关键词:玉米;花青素;黑糯715;品种选育
-
十八个玉米杂交组合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作者:周彦民;易红华;胡伟;阎应红;陈荣丽
关键词:玉米;杂交组合;产量;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
浅谈中蜂主要病敌害绿色生态防控
作者:陈强;刘羽;易红华;蔡志荣
关键词:中蜂;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腐臭病;巢虫;防控
-
重庆市农业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问题探讨
作者:唐维超;程杨;唐菡;胡林举;周汝平;陈平
关键词:农业产业扶持;财政资金;股权化改革;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