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采后(模糊匹配)
2条记录
柑橘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橘采后贮藏期间易发生侵染性病害问题为其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柑橘的贮藏保鲜技术对减少其采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围绕柑橘采后贮藏所涉及的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协同保鲜等相关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了目前柑橘采后贮藏存在的问题。前期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是一种简易高效、安全且具有发展前景的保鲜技术,天然可食性涂膜是未来研究热点,协同保鲜结合生物防治剂因其能显著增强保鲜效果亦备受关注,此外,明确保鲜效果成因的机理有助于从根本上提升柑橘保鲜技术。综上,柑橘采后保鲜技术应在满足食用安全性的同时保证柑橘良好的质量品质,而将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柑橘采后保鲜领域在工业信息化时代亦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柑橘 采后 贮藏 病害 保鲜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瓢儿菜采后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研究

南方农业 2017

摘要:采后瓢儿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瓢儿菜的微生物生长趋势,建立了瓢儿菜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和微生物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修正的Gompertz方程能够较好地拟合不同温度下瓢儿菜微生物生长的初级模型,其R~2均大于0.90;瓢儿菜的最大菌数Nmax随温度的变化波动不大,平均值为(6.85±0.1265)cfu/g;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生长延滞时间λ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二级模型为=0.040×[T-(-0.198)]及=0.260×[T-(-3.379)],其R2均大于0.90。通过初级模型和二级模型确立了瓢儿菜的微生物货架期预测模型。

关键词: 瓢儿菜 采后 微生物生长 动力学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