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提取工艺下甘薯淀粉得率、微观结构及理化特性的变化比较
《现代食品科技 》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该研究以商薯19为原料,比较了传统磋磨法、常温静置法、传统磋磨-CaCl2协同法、剪切乳化法对甘薯淀粉得率的影响,结合环境扫描电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提取淀粉后甘薯渣的微观结构,明确每种工艺提取甘薯淀粉的最佳参数;在此基础上,测定最佳工艺下甘薯淀粉的结构及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常温静置法、传统磋磨-CaCl2协同法、剪切乳化法提取甘薯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分别为:静置3 d;CaCl2质量分数0.5%(m/m)、提取时间16 h;剪切乳化时间15 min、剪切乳化速率22 000 r/min;在此条件下甘薯淀粉得率分别为10.89%、11.56%、18.81%,比传统磋磨法分别提高2.71%、3.38%、10.63%.同时,剪切乳化法所得甘薯渣中几乎无淀粉颗粒.此外,不同处理未改变甘薯淀粉的颗粒形貌及晶型,且剪切乳化法所得甘薯淀粉糊化特性、ΔH(14.07 J/g)最低,说明该淀粉抗剪切和耐热性较强,易于回生,有利于形成结构稳定性强的淀粉凝胶.上述结果以期为剪切乳化法应用于产业化提取甘薯淀粉提供理论指导.


响应面法优化糯高粱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糯高粱多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为糯高粱食品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国窖红1号糯高粱籽粒为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多糖提取工艺,并测定所提取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结果】建立了料液比(X1)、微波功率(X2)和提取时间(X3)与糯高粱多糖提取率(Y)的回归模拟方程:Y=6.43277+0.26425X1+0.89398X2+0.35226X3-0.09537X1X2-0.14083X1X3-0.10898X2X3-1.39713X12-1.35532X22-0.26889X32,回归方程模型极显著(P<0.01),R2=0.999885,方程拟合程度高。糯高粱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00、微波功率480 W、提取时间110 s,在此条件下,得到多糖平均值为6.48%,与预测值(6.68%)相对误差为2.91%。糯高粱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多糖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清除率最高达54.38%,低于对照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随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多糖质量浓度为0.10 mg/mL时达最大值(94.70%),高于相同质量浓度对照BHT的清除率。【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工艺条件可用于糯高粱多糖提取,且糯高粱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用于健康食品开发。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