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专用收割机设计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兴隆 1 ; 张巫军 1 ; 王虹 1 ; 段秀建 1 ; 李经勇 1 ; 佘小明 1 ; 姚雄 1 ;

作者机构: 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机械化收获;可调节式割台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52-55

摘要: 笔者设计研究了一种适宜于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的专用收割机。该专用收割机的割台包括切割机构、机架、偏移机构和升降机构。该收割机装备总重量120 kg,收割效率为400~534 m2/h,较人工收割效率提高8倍以上,可在20 cm深度的水田中正常行走收割稻谷。田间试验表明,本研究试制的专用收割机对头季稻稻桩的碾压率低于10%,较久保田PRO688Q型收割机对稻桩的碾压率降低35%。采用本研究试制的专用收割机收获的12.4 hm2渝香203再生稻示范片平均产量为3.54 t/hm2,较久保田PRO688Q型收割机收获的6.0 hm2渝香203再生稻示范片平均产量增加27.34%,在川渝中稻—再生稻种植区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1]重庆市永川区中稻-再生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邓世友,姚雄. 2020

[2]超级杂交稻深两优5814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姚雄,段秀建,李经勇,文明,肖人鹏,张现伟,唐永群. 2016

[3]优质高产高抗杂交水稻品种-冈优916. 阎应红. 2012

[4]三系杂交水稻不育系Q 2 A海南再生稻繁殖技术初探. 杨勋毅,王楚桃,李贤勇,刘希忠. 2008

[5]播期对早熟品种杂交籼稻广8优粤禾丝苗中稻-再生稻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巫军,段秀建,余泓洁,杭晓宁,姚雄,唐永群,刘强明,文明,李经勇. 2021

[6]中国再生稻研究与应用. 李经勇,张洪松,唐永群. 2009

[7]西南生态区再生稻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姚雄,唐永群,文明,张现伟,李经勇. 2013

[8]不同水肥运筹对再生季稻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陈鸿飞,庞晓敏,张仁,张志兴,徐倩华,方长旬,李经勇,林文雄. 2017

[9]我国西南生态区再生稻生产技术概述(英文). 姚雄,李经勇,唐永群,文明,肖人鹏. 2014

[10]优质高产杂交中稻Q优12中稻再生稻生产表现及栽培技术. 鲁远源,李贤勇,王楚桃,樊仕勇,李代林,凌家虎. 2012

[11]重庆地区直播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樊仕勇,李贤勇,鲁远源. 2018

[12]机械垄作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生产技术初探. 魏灵,尹学伟,王秋月,鲁远源,李清虎,张晓春. 2021

[13]缓控释肥组配对长江上游早熟杂交籼稻再生稻产量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张巫军,段秀建,杭晓宁,唐明瑜,姚雄,唐永群,刘强明,文明,肖人鹏,张现伟,李经勇. 2021

[14]适宜重庆地区直播中稻蓄留再生稻品种筛选及其丰产性分析. 肖人鹏,刘强明,张现伟,文明,姚雄,张巫军,段秀建,唐永群,李经勇. 2021

[15]~(15)N示踪研究再生稻施用氮肥的吸收分配和效应. 任天举,李经勇,唐永群,邹亚兰. 2009

[16]中国再生稻研究与应用. 李经勇,张洪松,唐永群. 2009

[17]杂交中稻机收蓄留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段秀建,张巫军,姚雄,李经勇,唐永群,佘小明,肖人鹏. 2019

[18]头季稻刈割时间对饲草产量、品质和再生稻产量的影响. 张巫军,段秀建,姚雄,刘强明,肖人鹏,张现伟,唐永群,李经勇. 2023

[19]收割时间和留桩高度对渝香203再生稻再生力及产量的影响. 段秀建,张巫军,姚雄,唐永群,文明,李经勇.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