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Maize quality(模糊匹配)
95条记录
播期与密度对重庆山区玉米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为探明玉米新品种'渝单30'在重庆地区的最适播期及最佳种植密度,通过大田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重庆地区,播期延后,生育期天数缩短、百粒重及产量降低,株高、穗位高随播期的延后而增加,穗部性状变化不显著。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也随之增加,穗长、穗粗、茎粗、行数、行粒数等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百粒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到一定阀值后,密度增加,产量和百粒重则减少。3种播期下产量表现为A1>A2>A3,4种密度下产量表现为B3>B4>B2>B1,播期密度互作下产量表现为A1B3>A1B4>A2B3>A2B4>A3B3>A3B4>A2B2>A1B1>A2B1>A3B1。因此适当提前播种和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玉米单位面积产量,确定了A1B3是重庆地区的最佳种植配置。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2个玉米自交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摘要:利用10×12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对22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2个自交系中,11HN097、11HN099、11HN105、11HN110的产量GCA效应较高,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11HN110×11HN097、11HN110×11HN105、11HN112×11HN097、11HN106×11HN104产量居前4位,这4个组合可进一步通过试验来鉴定其丰产性、适应性、稳产性;10个性状的遗传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受非加性基因的作用较小;株高、穗位、穗行数、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的狭义遗传率大于50%,其变异由遗传引起的比重较大,易在早代进行选择;穗粗、秃尖和产量的狭义遗传率低,不宜在早代选择。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2个玉米自交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0×12按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对22个玉米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等10个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2个自交系中,11 HN097、11 HN099、11 HN105、11 HN110的产量GCA效应较高,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11HN110×11HN097、11HN110×11HN105、11HN112×11 HN 097、11 HN 106×11 HN 104产量居前4位,这4个组合可进一步通过试验来鉴定其丰产性、适应性、稳产性;10个性状的遗传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受非加性基因的作用较小;株高、穗位、穗行数、穗长、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的狭义遗传率大于50%,其变异由遗传引起的比重较大,易在早代进行选择;穗粗、秃尖和产量的狭义遗传率低,不宜在早代选择。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鲜穗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西南地区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糯玉米鲜穗产量的关系,为糯玉米育种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2012年国家西南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的14个组合的10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穗行数>穗粗>穗长>行粒数>出苗-采收>株高>秃尖长>出籽率>百粒重>穗位高。由此得出,穗行数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穗位高对产量影响较小。

关键词: 糯玉米 鲜穗产量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糯玉米新品种玉糯520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糯520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以EX 931为母本,D 518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种。2013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玉2013005)。该品种生产种植表现品质优、高产稳产、抗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

关键词: 糯玉米 玉糯520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份CIMMYT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国内不同玉米(Zea mays L.)杂种优势群的5份代表自交系与来自CIMMYT的6份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30个杂交组合,分析了6个自交系7个穗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结果表明,CIMBL98、GEMS13两份自交系性状综合表现较优,是组配强优势组合的优良自交系,CIMBL98×340、GEMS13×昌7-2是较好的杂交模式。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自交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个糯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重庆市选育的8个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自交系所表现的配合力不同,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不同自交系间的配合力存在一定差异;自交系S181和N805是较好的亲本,可配制出高产的优良组合。

关键词: 糯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糯玉米杂交新品种渝糯93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渝糯930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以Y407为母本、DN830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广、综合抗性好等优点,适宜在江苏中南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安徽中南部等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糯玉米 渝糯930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八个玉米新组合比对筛选试验初报

南方农业 2013

摘要:为加速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筛选出适宜西南地区种植,农艺性状好、抗逆、高产、品质优的玉米新品种,于2010—2011年对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普通玉米新品种(组合)PY1号、PY2号、PY3号、PY4号、PY5号、PY6号、PY7号、PY8号进行了品比试验。通过对新组合的产量性状、株型及抗逆性等进行分析评议,发现PY5号的产量、生育期、商品性、抗性等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重庆市及周边地区生产推广。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组合) 比对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市玉米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 2013

摘要:分析了重庆市当前玉米栽培现状及存在问题与差距,提出了发展对策:即围绕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量的目标,针对不同生态条件、不同生产水平,深入研究和推广超高产和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从理论上研究高产群体中个体间多器官相互关系、提高群体质量的途径、诊断技术和定性、定量促控措施,建立玉米超高产和高产技术体系。

关键词: 重庆市 玉米 栽培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