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南地区玉米抗非生物逆境品种选育及其对策(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7
摘要:玉米是中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不可替代的重要饲料原料和工业原料,市场需求量巨大。西南地区是中国第三大玉米主产区,受非生物逆境如干旱、高温、低温、荫湿等胁迫十分频繁,严重影响玉米生产发展,造成玉米单产低而不稳,严重制约西南地区玉米生产发展。该文初步介绍了西南玉米主要非生物气候逆境概况,以及育种实践中玉米抗逆品种选育方向和对策,以期为培育高产抗逆新品种,提高西南地区玉米抗逆育种水平提供参考。


玉米RIL群体SSR分子标记偏分离的遗传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热带玉米自交系B31-3与温带自交系黄早四杂交得到的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筛选出153个多态性SSR标记,以此为基础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这些多态性标记进行偏分离分析,发现48个表现为偏分离(P<0.05),这些偏分离标记中有30个标记位点偏向母本B31-3,占62.50%,18个标记位点偏向父本黄早四,占37.50%。这些偏分离标记在图谱上的分布有2种:成簇分布和孤立位点的偏分离。在10条不同染色体上共发现9个偏分离热点区域。这些偏分离热点区域的形成可能与配子体选择有关。


玉米RIL群体SSR分子标记偏分离的遗传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7
摘要:以热带玉米自交系B31-3与温带自交系黄早四杂交得到的F8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筛选出153个多态性SSR标记,以此为基础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对这些多态性标记进行偏分离分析,发现48个表现为偏分离(P<0.05),这些偏分离标记中有30个标记位点偏向母本B31-3,占62.50%,18个标记位点偏向父本黄早四,占37.50%。这些偏分离标记在图谱上的分布有2种:成簇分布和孤立位点的偏分离。在10条不同染色体上共发现9个偏分离热点区域。这些偏分离热点区域的形成可能与配子体选择有关。


根癌农杆菌介导GUS基因转化玉米芽尖生长点的研究
《植物生理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以玉米(Zea mays)杂交种‘郑单958’的芽尖生长点作为农杆菌侵染受体,以β-葡萄糖醛酸苷酶基因(GUS)作为转化基因,吸水链霉菌草丁膦乙酰转移酶基因(bar)作为筛选标记基因,通过GUS颜色反应,分别从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和真空处理时间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GUS基因转化率的因素,初步得出结论:当侵染液浓度(OD600)为0.6、侵染时间2 h、真空处理时间为10 min时,选用杂交种‘郑单958’作为受体材料将会达到较高的遗传转化率。
关键词: 玉米 芽尖生长点 GUS基因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转Cry1Ab-Ma基因抗虫玉米植株的获得及其后代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使用In-Fusion TM试剂盒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 TF101.1-P35S::Cry1Ab-Ma,以玉米杂交种HiⅡ幼胚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P35S驱动的抗虫基因Cry1Ab-Ma基因转入玉米,经双丙氨膦筛选后的抗性愈伤分化出43株玉米幼苗,经目的基因PCR及表达蛋白检测,其中的28株呈阳性。T1代植株叶片蛋白粗提物经Cry1Ab免疫试纸条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表现出分离,在部分转基因植株后代中获得了表达。本研究为培育优良的抗虫玉米自交系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玉米 Cry1Ab-Ma基因 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