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适宜重庆地区周年光温资源的玉米栽培技术
《分子植物育种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庆地区玉米生产,受前期"倒春寒,阴雨寡照",后期"极端气候,高温避熟"及常年的稀大行种植习惯影响致单产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研究选用广适、稳产玉米品种‘渝单30’,采用大田裂区试验设计,回顾、查阅近几年重庆地区光温资源资料,以适应气候变化及新形势下现代玉米种植模式要求,稳定并提升玉米产量,研究播期与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播期情况下提早10 d播种的产量>当地生产上采用播期>播期延后10d;52500株/hm~2产量>60000株/hm~2>45 000株/hm~2>37 500株/hm~2;‘渝单30’密度在52 500株/hm~2下播期提早10 d,产量最高。本研究为重庆地区的玉米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及科学依据。


“油菜+萝卜”机混播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南方农业 》 2019
摘要:采用"油菜+萝卜"机混播种植模式,可高效利用土地,增加土地产出和种植效益。油菜和萝卜同期播种,二者共生期短,在油菜开盘期前后即可收获萝卜,对油菜苗架影响较小。油菜苗期混种萝卜不仅阻止杂草生长,免去油菜除草工作,又可获得一季萝卜收入,同时,未采收的萝卜与油菜一起继续生长,成熟期一起收获,种子筛分后萝卜籽可作为中药出售,进一步增加种植收益,是一种费省效宏的生产方式。为大力推广该模式,特从品种选择、播种、肥水管理、病虫防治、收获等方面归纳总结出"油菜+萝卜"机混播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方便参考。


重庆半旱式稻菜轮作示范研究及技术推广建议
《耕作与栽培 》 2019
摘要:为提高重庆的稻田复种指数,保障以水稻为主的粮食安全和儿菜为特色的蔬菜供给,减少化肥和农药对稻田生态环境的污染,实现丘陵山区稻田绿色增产增收。基于近年来在重庆市璧山区半旱式稻菜轮作高效栽培示范,提出了品种选择、土壤耕作、水肥运筹、病虫管理等关键技术。2010—2017年的栽培示范表明,示范片面积在66.6hm~2以下的5年水稻实际产量介于10.28~13.77t/hm~2之间,儿菜实际产量介于34.70~48.51t/hm~2之间;示范片面积在66.6hm~2以上的3年水稻实际产量介于9.10~10.58t/hm~2之间,儿菜实际产量介于30.28~32.75t/hm~2之间,2季纯收益可达2 100元。由于儿菜季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半旱式水分管理,水稻季减少化肥投入25%左右,水稻纹枯病和儿菜软腐病明显减轻。半旱式稻菜轮作栽培模式可显著增加单位面积稻田的收益,实现稻田绿色增产增收,适宜在以重庆为代表的西南丘陵山区500m海拔以下地区大面积推广。


利用竹屑代替棉籽壳栽培秀珍菇的研究
《中国食用菌 》 2019
摘要:为了降低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生产成本,提高竹屑资源利用率,开展了以竹屑替代棉籽壳栽培秀珍菇的试验.结果 表明,竹屑最佳替代比例为90%,配方组成为木屑58%、竹屑27%、棉籽壳3%、麸皮10%、石灰2%.在该配方中,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为6.21 mm·d-1,接种至满袋时间为29 d,单袋产量274.5 g,生物学效率为65.4%;子实体菌盖厚度为7.5 mm,蛋白质含量为2.6 g·100-1g-1(鲜重),显著高于对照;子实体菌盖直径、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脂肪、粗纤维及灰分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单袋生产成本较对照降低0.06元,利润增加0.57元.在竹屑资源丰富的产区可应用此配方栽培秀珍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