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15条记录
干燥工艺对重庆沱茶及其毛茶风味品质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重庆地产茶鲜叶为原料加工重庆沱茶,比较60℃烘干(1号)、80℃烘干(2号)、晒3h+60℃C烘干(3号)、晒3h+80℃烘干(4号)4种干燥工艺对重庆沱茶及其毛茶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2号毛茶、沱茶综合感官品质好于3、4号毛茶、沱茶.3号毛茶茶多酚质量分数较低为31.3%,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香气物质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2.2%、43.9%、182.57 μg/L,烯、醇类较多分别为16、7种.1号毛茶香气种类数量和含量均最多分别为54种、190.27 μg/L,2、4号毛茶香气含量较少.经压制后,各沱茶游离氨基酸、醇、醛、烯、酸含量降低,咖啡碱含量升高,3号沱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变化,香气种类数量以及含量均最多分别为50种、252.11μg/L,酮类、酯类含量增加较多分别为64.6%、113%,1号沱茶酮类增加2种,2、4号沱茶香气种类、含量减少.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共识别出11种差异性香气物质,其中烯类5种,1、3号毛茶差异性香气物质种类较多,其对应的沱茶正二十一烷含量较高.6-紫罗酮在各茶样中的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e value,OAV)大于10,芳樟醇在1号、3号毛茶及沱茶中的OAV均大于1.综上所述,1号、3号毛茶及沱茶综合品质较好,其对应的干燥工艺更适合于重庆沱茶加工.

关键词: 干燥工艺 压制 重庆沱茶 风味品质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对萝卜幼苗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以耐热性较强的11162-3-1T-1和对热敏感的Wr129A2A1萝卜高代自交系为试材,对比分析40℃高温处理对萝卜幼苗的生长表型、光合特性、渗透调节、抗氧化能力以及热激胁迫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的影响,以揭示萝卜苗期对高温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在田间自然高温下,11162-3-1T-1长势正常,Wr129A2A1长势较弱、越夏死株率100%;人工40℃高温胁迫处理24 h后,11162-3-1T-1仍然保持绿色,在适温条件下恢复生长1周后全部成活,而Wr129A2A1脱水严重,植株萎蔫、干枯变黄、甚至整株枯死,适温下无法恢复.(2)两个萝卜品系苗期叶片光合系统Ⅱ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叶绿素含量在高温胁迫下均减少,但11162-3-1T-1的下降幅度明显较小.(3)在苗期高温胁迫下,两个品系叶片MDA和H2O2含量均升高,但11162-3-1T-1增幅明显较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不同程度增加,但11162-3-1T-1增幅更大;期间两个材料叶片中脯氨酸含量均未见明显变化.(4)在苗期高温胁迫下,两个品系叶片中热激胁迫相关基因RsHSP101、RsAPX2、RsSUS1、RsHSP25.3、RsHsfA2和RsGolS1表达量均呈不同程度增加,但11162-3-1T-1增幅更大.研究发现,耐热性萝卜品系11162-3-1T-1在苗期高温胁迫下的生长表型、光合特性、渗透调节能力、抗氧化能力以及热激胁迫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均比热敏感材料表现更佳,可作为培育优质早熟耐热萝卜新品种优良种质资源,该研究同时为萝卜耐高温机制解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萝卜 高温胁迫 苗期 耐热性 调控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市蔬菜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5-2020年,依托"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对重庆35个涉农区县进行普查征集与系统调查收集.通过对收集到的蔬菜资源分布情况、生物学分类等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经田间初步鉴定.结果表明,本次资源调查共获得蔬菜种质资源428份,隶属14科,30属,35种.主要分布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及主城都市区,海拔800 m以上蔬菜资源占51.17%,多在人口密度500人/kn2以下地区分布,豆类、瓜类、芥菜类蔬菜资源数量占比最大.通过对各类蔬菜资源的鉴定评价,分别筛选出在高产、抗病虫、抗逆、优质等方面表现优异的资源64份,其中有6份适宜大面积推广,分别是三元丝瓜、冬寒菜、脚板苕、丁家儿菜、青草坝萝卜、酒罐萝卜.本研究结果将为重庆蔬菜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种质创新、新品种选育提供基础.

关键词: 蔬菜 种质资源 调查收集 重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庆地区辣椒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现状

植物保护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重庆地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交配型分布及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情况,对2019年-2020年分离的辣椒疫霉进行交配型和敏感性测定.研究发现重庆地区存在A1和A2两种交配型,且两者在大部分地区同时存在,测定的102株菌株中,24株菌株为A1交配型,78株为A2交配型,2种交配型的发生频率分别为23.53%和76.47%.采自重庆潼南、巴南、石柱等地的102株辣椒疫霉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其EC50分布在0.107 5~0.438 3 μg/mL之间,最不敏感菌株是最敏感菌株的4.1倍,平均EC50为(0.296 2±0.005 3)μg/mL.102株菌株对烯酰吗啉的敏感性分布呈单峰曲线,未出现抗药性病原菌亚群体.

关键词: 辣椒疫霉;交配型;烯酰吗啉;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不同颜色模型定量预测永川秀芽在制品含水率

食品科学 202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定量预测永川秀芽在制品的含水率,基于不同颜色模型探究在制品的色泽变化,并结合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法建立含水率的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永川秀芽初制过程中,在制品的红绿度、蓝色通道均值增高,含水率和亮度、黄蓝度、红色通道均值、绿色通道均值、色调均值等15个颜色模型分量降低,即色泽表现为变暗、变黄;通过热图与聚类分析,可将在制品分为2个大类、4个亚类,且理条工序对在制品含水率、色泽的影响最为显著;利用17个颜色模型分量和PLS方法建立了含水率的定量预测模型,以校正集相关系数(Rc)、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RMSECV)、预测集相关系数(Rp)、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ercent deviation,RPD)为评价指标.模型的Rc、Rp、RMSECV、RMSEP分别为0.979、0.980、0.044 7、0.044 3.RMSECV、RMSEP的差值仅为0.000 4,且RPD达到5.04,表明模型具有极好的预测能力和泛化能力,为实现永川秀芽在制品含水率的在线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永川秀芽 在制品 含水率 颜色模型 偏最小二乘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种质尖孢炭疽菌抗性鉴定与评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年生辣椒中极度缺乏抗尖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cutatum)的育种材料,亟需开展抗炭疽病辣椒资源的发掘.采用室内果实离体接种结合田间病圃,对74份引自美国、西班牙等的辣椒种质进行了对尖孢炭疽菌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40008和30163经室内针刺接种后的发病率分别为4.37%和1.08%,病圃鉴定的病情指数为5.49和9.07,表现为高抗;11242和PI201234室内针刺接种后的发病率为8.63%和9.86%,病圃鉴定的病情指数为18.93和22.34,表现为抗病;10022和10062等17份种质表现为中抗;其余50份种质表现为感病.40008和30163均属晚熟类型,果实小,单株结果数少,可通过回交转育、花药培养及分子生物学技术改良后利用.这2份高抗种质的挖掘,可为抗炭疽病新品种的选育、QTL定位及分子标记的开发等奠定材料基础.

关键词: 辣椒 种质资源 尖孢炭疽菌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新品种'渝茄5号'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茄子新品种‘渝茄5号’是以高代优良自交系11-45-11-1-2-1为母本,194-1-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果实长棒状,平均纵径36 cm,横径5.8 cm,平均单果质量330 g。果皮黑紫色,有光泽,着色一致,萼片紫色,萼下浅紫红色。果肉较疏松,耐老熟,种子少,平均产量67.98 t·hm-2。抗倒伏、耐热、耐旱、采收期长,适宜于西南片区露地长采收嫁接栽培。

关键词: 茄子 露地栽培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茄子生长素响应因子SmARF5对分枝发育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茄子(Solanum melongena)'S12'为试验材料,同源克隆了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 ARF5)基因SmARF5,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2 793 bp,编码930个氨基酸,定位于细胞核.分别构建载体pGBKT7-SmARF5-Full和截短体pGBKT7-SmARF5-674aa进行酵母转化试验.结果表明,SmARF5具有转录激活活性,SmARF5全长可以与SmIAA16和SmIAA26蛋白互作,截短体SmARF5-674aa不与SmIAA16和SmIAA26互作.构建过表达载体pCAMBIA-2301G-SmARF5并转化入烟草.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SmARF5转基因烟草植株出现明显分枝,茎粗增大.以上结果表明SmARF5可能通过生长素信号转导途径在植物分枝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茄子 SmARF5 生长素 分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新品种'渝园春印'

园艺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晚冬脆甘蓝新品种‘渝园春印’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S-5-2-2-1BC5为母本,优良自交系SL-3-1-2-1-1为父本配制的一代杂交种。植株半直立,叶色绿,蜡粉少;叶球扁圆形,球色亮绿,口感甜脆;单球质量约3.0 kg;田间表现综合抗性较好。重庆平坝地区晚冬栽培,从播种至采收110 d左右,12月下旬至2月上旬上市,满足重庆地区春季蔬菜供应淡季市场需求。

关键词: 甘蓝 晚冬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一代杂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光谱反射特征的油菜角果成熟指数构建

遥感信息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油菜角果成熟程度定量化评估指标有利于促进油菜生产精准化管理.以不同成熟程度油菜角果为实验材料,采用ASD H H2地物光谱仪测定了不同成熟等级的油菜角果光谱反射率,通过角果光谱指数特征进行聚类,并基于连续统去除分析了不同成熟等级样本的光谱吸收特征,分别选择550 nm的绿峰和675 nm的红谷波位建立光谱反射背景基线,利用630 nm处的光谱反射突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评估油菜角果成熟度的高光谱指数(rape siliques maturity index,RSM I).结果表明,该指数与植被叶绿素及含水量等相关的光谱指数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能够对油菜角果的成熟程度进行合理的表达,可为油菜生长后期精准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光谱指数 成熟度 高光谱 油菜角果 连续统去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