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锦橙(模糊匹配)
4条记录
锦橙系列品种资源的遗传鉴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重庆地区的16份锦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资源进行遗传鉴定,结果显示:锦橙资源间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在16份锦橙的PCR扩增中,80对SRAP引物中只有30对引物扩增出了差异带,多态性引物比例为37.5%,共扩增出56份特征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87条差异带。聚类结果显示,八楞锦橙和长叶橙与其他锦橙类型遗传距离较远,而遗传关系最近的是BDQ222与BDM221、S26。SRAP的鉴定结果显示,此标记在鉴定锦橙这种亲缘关系非常近的芽变类型上具有较高的可应用性。进一步对部分差异片段测序分析,推测这些差异片段有可能与锦橙的变异性状相关。

关键词: 锦橙 品种资源 芽变 SRAP 遗传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纳他霉素复配制剂在锦橙采后保鲜上的应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平板抑制试验及贮藏保鲜试验对纳他霉素及复配制剂抑杀柑橘采后常见真菌性病害及锦橙贮藏保鲜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0.02%纳他霉素+0.01%咪鲜胺可有效抑杀锦橙采后常见青霉、绿霉病害,该配方处理锦橙,通风库常温贮藏3个月,腐果率仅为3.1%,比常用化学保鲜剂低2.1%,而空白对照腐果率高达19.38%。

关键词: 纳他霉素复配制剂 锦橙 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处理对锦橙贮藏效果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测定不同处理对柑橘的贮藏效果,以锦橙果实为材料,对经不同果蜡(402F、自备蜡A、自备虫胶蜡B、自备蜡A与虫胶蜡B混合蜡液(A∶B=3∶7))及单果包装处理后置于常温下贮藏果实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涂蜡和单果包装处理均能提高果实亮度、减少果实失重、降低腐烂率,其中以自备虫胶蜡B处理提高亮度最好,单果包装处理抑制果实失重显著优于其他处理,自备虫胶蜡B和自备蜡A与虫胶蜡B混合蜡液(A∶B=3∶7)降低腐烂率作用较为显著。

关键词: 锦橙 打蜡 单果包装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套袋处理对北碚447锦橙果实色泽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碚447锦橙为试材,采用7种果袋对果实进行套袋处理,分析套袋对果实色泽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加快果面退绿,提高果面亮度,有利于色泽呈现,但同时也抑制了类胡萝卜素积累,果实色泽偏黄;采收时,不套袋的果皮颜色比套袋后的好,单层果袋处理的果皮颜色比双层果袋处理好;双层果袋处理果皮颜色偏黄,果面亮度较高.亮度与黄色正相关系数为0.9887**,黄色与色饱和度正相关系数为0.9552**,红色与色调角负相关系数为-0.9586**;对橙色和红色果实的柑橘品种,可采用遮光率弱的单层果袋套袋栽培,并于采前30d左右摘袋增加光照,有利于改善果实外观色泽.不宜采用遮光性强的双层果袋对橙色或红色的柑橘品种套袋栽培.

关键词: 锦橙 套袋 色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