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草甘膦抗性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抗性基因的克隆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草甘膦污染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耐受400 mmol/L草甘膦的菌株S1536,该菌株在草甘膦浓度为100~400 mmol/L之间生长迅速,最适pH为6.0,最适生长温度为30℃,具有氨苄青霉素抗性。以S1536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通用引物进行扩增、测序获得其16S rDNA序列,在Gen Bank登录号为MG519831,在NCBI中经BLAST比对与泛菌属(Pantoea sp.)同源性达到99%。用ClustalW对S1536与泛菌属各个种模式菌的16S rDNA进行多重序列对比,该菌株与Pantoea rodasii同源性最为接近,达到99.2%,故将菌株S1536命名为Pantoea rodasii S1536。该菌株具有较高草甘膦抗性,对温度和pH适应性强,是优良的耐草甘膦菌株,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注释,获得抗除草剂基因aroA序列,为下一步明确基因功能,挖掘Pantoea rodasii S1536高抗草甘膦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LED光质对植物组培苗生长特性影响及在茶树组培上的应用展望
《南方农业 》 2017
摘要:光是植物生长中的重要因子之一。近年来,不同光质的LED光源在植物组培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且不少植物已开始大规模的工厂化应用。综述LED光源不同光质在植物组培苗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研究结果,LED光源不同光质条件在茶树组培研究上的应用,以期为LED光源在茶树组织培上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促进茶树组培技术的节能化、产业化发展。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