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甘薯全粉(模糊匹配)
3条记录
不同超微粉碎强度对甘薯全粉特性的影响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振动式超微粉碎技术制备甘薯全粉,分析不同超微粉碎时间(5、 10、 15、 20、 25、 30 min)对全粉的基本成分、结构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增加,甘薯全粉基本营养成分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或减少,尤其是蛋白、可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糖等含量有所增加,全粉粒径显著减小(p<0.05),颗粒形貌呈现碎片化,大小逐渐趋于一致,但其官能团结构并未发生改变,色泽、持水性、持油性及冻融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糊化温度、峰值黏度、最小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及回生值随着超微粉碎时间的增加呈显著降低趋势,说明甘薯全粉经超微粉碎后能够显著改善其热糊稳定性和凝胶的抗老化性。超微粉碎25 min的甘薯全粉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最高,粒径最小,颗粒大小均匀,且其色泽、持水性、持油性及冻融稳定性表现较好,具有最低的糊化温度、衰减值和回生值,相比其他粉碎强度条件下的甘薯全粉,具有更优异的功能性和更适宜的加工性。

关键词: 甘薯全粉 超微粉碎 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薯全粉的制备及特性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 2023

摘要:甘薯全粉基本包含了新鲜甘薯除薯皮外的全部干物质,不仅符合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期望,还可以延长原料的贮藏时间、便于运输及使用,且加工过程环保、无废料.现有的甘薯全粉加工普遍缺乏标准化的制备工艺和健全的产品质量标准,严重影响了甘薯全粉的产品品质及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介绍了甘薯全粉的制备工艺,并比较了现有常见的不同去皮和烘干工艺的特点,阐述了甘薯全粉的特性,重点梳理了甘薯全粉的基本成分、微观颗粒结构、色泽、碘蓝值、持油力、持水力、凝胶特性、吸水膨胀性及冻融稳定特性.最后,对甘薯全粉的研究方向及应用领域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旨在为甘薯全粉的标准化加工及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薯全粉 制备 特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燥工艺对甘薯全粉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 2023

摘要:干燥工艺在甘薯全粉加工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对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富含花青素等薯肉颜色较深的甘薯品种在全粉加工过程中通过热处理后保留较难.为了更好地促进甘薯全粉生产的标准化和品质化,尽可能地提升产品品质及加快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就不同干燥工艺对甘薯全粉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综述,分别探讨了热风干燥、滚筒干燥、微波干燥、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工艺及其他干燥工艺在甘薯全粉生产中的应用现状.最后,对甘薯全粉生产过程的干燥工艺进行了展望,以期获得最佳干燥工艺,为提高甘薯全粉生产的标准化和品质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干燥工艺 甘薯全粉 品质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