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实地与网络调查的夏秋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南方农业 》 2023
摘要:以实地考察结合网络调研的形式,就夏秋茶生产现状进行走访调查,着重介绍了浙江、安徽、四川三个茶区的夏秋茶生产现状;网络问卷调查了夏秋茶加工现状,包括调查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性质、年茶叶加工量、经营产品类型)、企业夏秋茶生产现状(停采原因、产品类型、收购等级标准、鲜叶收购价、加工技术需求)、夏秋茶利用前景调查(利用价值评估、预期销售价格、产品目标销售群或渠道建议、原料利用途径、购买偏好度)、夏秋茶技术及政策需求调查.分析提炼出目前夏秋茶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产品质量低、生产成本高、结构单一、市场运行创新乏力、综合效益低、产业带动力不强).提出重庆市夏秋茶产业发展建议:高度重视,把握全局,制定全市夏秋茶利用中长期规划;加大夏秋茶科技创新,实现夏秋茶资源的多途径利用;加大夏秋茶加工企业的培养力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保障措施(领导组织保障、发展资金保障、政策扶持保障).


重庆市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与发展建议
《杂交水稻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2006-2018年重庆市的农业统计数据,总结分析了重庆市水稻生产的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稻谷总产量、水稻产值、生产成本和效益等变化动态,并与长江经济带的8个省(市)进行了优势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2006-2018年间重庆市水稻产能相对稳定,但比较优势不强.2018年重庆市水稻的主产品产值和总产值分别仅为1.98万元/hm2和2.04万元/hm2,均未达到长江经济带8个省(市)的平均水平.重庆市的水稻生产总成本逐年增长,水稻生产效益年际间变化较大,2011年高达4 662.3元/hm2, 2014年低至-736.5元/hm2.2018年重庆市的水稻生产效益为1 530.9元/hm2,较长江经济带8个省(市)平均水平低165.3元/hm2.为了稳定重庆的水稻产能,确保粮食供给安全,建议开展水稻生产功能区宜机化整治,提升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强化水稻绿色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增加水稻生产综合效益;优化水稻绿色发展惠农支农政策,创建绿色高档大米品牌.


重庆油菜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建议
《南方农业 》 2020
摘要:油菜是重庆市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将有助于保障重庆市油料供给安全.近年来,重庆市油菜产业逆势上扬,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油菜生产的比较效益仍然较低,油菜产业发展处于瓶颈期,面临着巨大挑战.2018年底,重庆市农科院组织专家赴重庆油菜生产大县实地调研,广泛收集一手资料,结合国内外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对重庆市油菜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开展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梳理,提出推进重庆市油菜产业发展的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产业竞争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发挥油菜多功能优势,全面提升效益;走山地特色油菜差异化发展之路.


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与发展建议
《生态环境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首先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国内外发展现状,指出我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技术创新研究不够,具有中国南方特色的稻田保护性耕作制度、模式及其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与南方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复杂的稻田耕作制度相匹配的保护性耕作机具研究亟待加强;技术推广保障体系薄弱,适合农村实际的推广机制有待进—步探索。其次,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生物学特性、节能减排效应和病虫害生态调控等4方面综述了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应最新研究进展。最后,针对我国南方稻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稻田保护性耕作的发展提出了3点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政策优惠、财政补贴、生态补偿等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重点开展技术攻关,深入研究中稻-再生稻优质、高产、高效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丘陵山区稻田周年高效农作制度创新与配套保护性耕作技术,以及以水旱轮作为中心的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节能减排效应的技术机理;进一步强化现有技术集成,扩大技术成果的示范,加快技术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